微生物工程课程论文内容摘要:

成不利于细胞之间彼此协调的环境 , 影响代 谢产物的生物合成 ;( 3) 大规模制备固定化细胞过程复杂 , 易引起杂菌污染 ;( 4) 细胞内有多种酶存在 , 会形成副产 3 物 ;( 5) 载体材料使成本提高 , 以至于固定化细胞技术难以在传统的发酵工业中推广 [4]。 固定化细胞在工业中的应用 在食品科学中的应用 ( 1) 生产果葡糖浆 利用微生物的α-淀粉酶和葡萄糖淀粉酶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再用葡萄糖异构酶将葡萄糖转变为较蔗糖更甜的果糖。 经提纯、浓缩,可制得替代蔗糖的新糖源,即含葡萄糖、果糖的果葡糖浆。 1996 年日本在工业规模上利用微生物菌体生产果葡糖浆,首次获得 成功,并投入生产。 1969 年又采用菌体热固法制成的固定化细胞,实现了生产的连续化,产量达1万 t, 1978 年产量超过 100t。 其制得的固定化异构酶微生物生物反应器,半衰期 289d。 ( 2)固定化细胞用于氨基酸的生产 L-天冬氨酸是最早用固定化细胞在工业上大规模生产的氨基酸。 Chihata 等人用固定化聚丙烯酰胺固定含天冬氨酸酶的大肠杆菌,生产L-天冬氨酸,使生产成本降低 40%。 日本田边制药厂用K-角叉菜糖凝胶包埋菌体,并用戊二醛、已二胺进行硬化处理,由此制得的固定化菌体半衰期达 630d,其生产能力比聚丙烯酰胺凝胶包埋的菌体提高 14 倍,从 1978 年投入工业化生产。 上海市工业微生物研究所应用固定化细胞生产的L-天冬氨酸的产品并已出口 [5]。 ( 3)固定化细胞用于调味品的生产 固定化细胞在调味品生产领域中应用广泛,如酱油发酵、酿醋、谷氨酸发酵、辣椒素、可乐饮料添加剂咖啡因和食用色素等。 酱油生产采用固定化细胞技术生产周期缩短,酱油风味改善 [6]。 在发酵工业中的应用 随着经济发展 , 作为主要能源的石油、煤的贮量趋于枯竭 , 高效、洁净的新能源急待开发。 生物法制备酒精、甲烷、氢气倍受青睐 , 其 中 , 固定化细胞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