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与发酵工程考题与答案内容摘要:
O C 甲醇 D 葡萄糖 12.下列关于生长因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长因子是指微生物生长不可能缺少的微量有机物。 B.自身不能合成,必须有外界补充。 C.一般是酶、核酸的组成部分 D.主要包括维生素,氨基酸和碱基等 13.糖类是微生物最常用的碳源,因此在配制培养基时( ) A.糖类越多越好 B.糖类越少越好 C.异养型微生物尽可能多供应糖 D.自养型微生物不用供应糖 ,微生物的 生长速率会急剧下降,是由于细胞内哪些物质发生了不可逆的破坏( ) A.蛋白质和核酸 B.蛋白质和磷脂 C.核酸和核膜 D.载体和 DNA 1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酶合成的调节和酶活动的调节不能同 时存在 B.诱导酶一旦产生,其活性产生一直保持下去 C.与酶合成的调节相比,酶活性的调节是一种快速、精细的调节方式 D.次级代谢产物是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所必需的 16.关于微生物代谢的调节,正确的一项是( )。 A.环境中存在某种物质时,微生物才能合成分解此物质的酶,该酶一定是组成酶 B.某种代谢产物在细胞内的积累,将直接导致形成此物质的酶活性下降 C.只有改变微生物的遗传特性,才能实现对微生物代谢的人工控制 D.一般情况下,增大细胞膜的通透性,可解除代谢产物对酶活性的抑制 17.工业上利用谷氨酸棒壮杆菌大 量积累谷氨酸,应采用( )。 A.加入葡萄糖的投放量 B.加大菌种的密度 C.改变菌种细胞膜通透性 D.改变培养基碳源很氮源的比例 18.测定 3 类细菌对氧的需要,让它们在 3 个不同的试管中生长,下图显示了细菌的生长层。 据此判断:只能在需氧培养基中繁殖、只能在无氧培养基中繁殖、在有氧和无氧的培养基中都能繁殖的细菌依次是( )。 5 A. Ⅲ Ⅰ Ⅱ B Ⅲ Ⅱ Ⅰ C Ⅰ Ⅱ Ⅲ D Ⅰ Ⅲ Ⅱ 19.生物学家 将大肠杆菌的质粒取出,连接上人生长激素的基因以后,重新置于大肠杆菌细胞内,然后用这种带有人生长激素基因的大肠杆菌进行发酵,该处理过程在发酵工程中属于 ( ) A 菌种选育 B 扩大培养 C 接种 D 诱变育种 20.分离提纯是制取发酵产品不可缺少的阶段,产品不同分离提纯的方法不同,若产品是代谢产物常采用的提取方法是 ( ) ①蒸馏 ②萃取 ③过滤 ④离子交换 ⑤沉淀 A ①③⑤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③④⑤ 二、多项选择题 21. 掌握微生物群体的生长规律,目的是更好地研究和利用它们。 下列有关描述中正确的是 A、 生产上常常用对数期的细菌作为菌种 B、 在稳定期中适当补充营养物质有利于提高产量 C、 连续培养延长了培养周期,从而提高产量 D、 调整期细菌的代谢活跃,体积增长快 22. 关于病毒增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合成一种蛋白质 B 病毒的繁殖只在宿主的活细胞中进行 C 病毒繁殖时以核衣壳为单位 D 在普通的培养基上能培养病毒 23. 下列关于初级代谢产物和次级代谢产物的比较,其中正确的是 ( ) A.初级代谢产物只是在微生物生长初期产生,次级代谢产物在微生物生长到一定阶段才产生 B.不同的种类微生物的细胞中初级代谢产物基本相同、次级代谢产物不相同 C.初级代谢产物始终产生,次级代谢产物在微生物生长到一定阶段才产生 D.初级代谢产物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需的、次级代谢产物对自身无明显的生理作用 24.实验室用于分离出与大肠杆菌混杂的酵母菌,培养基的要求是 A.添加琼脂 B.不加氮源 C.添加青霉素 D. pH 值调节到 7. 0~8. 0 25.右图是谷氨酸棒状杆菌合成谷氨酸 葡萄糖 的途径。 下列对这一图解的叙述中,正 确的是 中间产物 A、当谷氨酸过量时,谷氨酸脱氢酶 的活性会下降 α 酮戊二酸 抑制 B、当谷氨酸过量时,谷氨酸脱氢酶 谷氨酸脱氢酶 的合成会受阻 NH4+ C、这种调节是快速、精细的 谷氨酸 D、如能把 谷氨酸及时排出细胞,细胞内的谷氨酸合成量会增加 二. 非选择题 : 1982 年美国神经学、病毒学和化学教授斯坦利普鲁辛纳提出,导致人传染性痴呆症瘙痒病、疯牛病的病因是传染性蛋白质颗粒。 普鲁辛纳的工作一方面使人 6 们首次意识到除了细菌、病菌、霉菌、寄生虫外,变异的蛋白质亦可传播疾病;另一方面,也为现代医学了解和掌握与传染性老年痴呆症有关的其他闹疾病的生物学机制奠定了基础。 ( 1) 请根据上述材料中疯牛病病原体的特点在课本中心法则内容的基础上设计出更为完善的中心法则示意 ( 2)上述材料证明了。 ,蛋白质起着遗传物质的作用E.在寄主细胞内,朊病毒可以复制增殖 27. 人工种植蘑菇是一项具有很高实用价值的农业技术,合一些具体。微生物与发酵工程考题与答案
相关推荐
准确性和在各实验室间的可比性。 为检验结果在省内的互通互认提供了客观依据。 全面执行室内质量控制, 定期分析质控结果 总结, 保持资料完备。 认真作好院内感染控制检测工作,对全院各手术间、治疗室、换药室等房间的空气进行定期的培养检测工作,为我院院内感染控制工作提供了详实的资料。 并积极与院感科沟通,接受他们的指导,使这项工作全面走向正规化。 做 好各实验 仪器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对出现各类故障
转移,逐步提高吸附剂表面的水蒸气压力直至平衡,这就是吸附过程。 压缩空气压力下降时,水蒸汽的分压力相应地降低,在遇到水蒸汽分压力较高的吸附剂表面时,水份便由吸附剂转向空气, 吸附剂表面水蒸气的分压力逐步降低 并趋向 平衡,这就是脱附(再生)过程。 变温吸附原理是利用干燥剂的吸附水量随温度升高而减少的原理使其在常温下吸附在较高温度下解吸。 因此在运行时应尽可能使吸 附的压力高,温度低,解吸时压力低
电压传输系数 21 jT S e 输入驻波比 11111 SS 213 解: 由 0[]0ja j 可知 0[]0jS j 由 1212U jII jU 可得 12210 ( )( )( ) 0U j IU j I 即 0[] 0jZ j 由 1221I jUI jU 得 0[]
总 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核分人 得分 得分 得分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密………………………………封………………………………线…………………………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密………………………………封………………………………线………………………… 《 微波技术与天线 》试卷 第 2 页(共 3 页) (本题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