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质量实测实量操作指引内容摘要:

有 5 个实测点有一个不符合合格标准,则该实测区不合格;反之,则合格。 不合格实测区计算点均按“ 1”记录,合格实测区计算点均按“ 0”记录。 15 . 示例:( 1 户、 15 个实测区, 15 个实测点) . 砌筑工序(砌筑工程) . 指标说明:反映墙体砌筑过程中,墙体出现裂缝重要控制工序。 . 合格标准: ( 1) 无断砖、通缝、瞎缝; ( 2) 墙顶空隙的补砌挤紧或灌缝间隔不少于 7 天; ( 3) 不同基体(含各类线槽)镀锌钢丝网(规格为 10 10 )或耐碱玻纤网(需放置与两层抹灰 之间),基体搭接不小于 100MM;挂网前墙体高低差部分采用水泥砂浆填补。 ( 4) 砌体墙灰缝须双面勾缝。 . 测量工具:目测, 5 米钢卷尺,水泥钢钉、铁锤 .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 1) 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户内每一面砌体墙作为 1 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 20 个实测区。 所选 2 套房中砌筑节点的实测区不满足 20 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同一实测区,分别检查合格标准中的 4 个实测点是否符合合格标准;一个实测区有 4 个实测点。 一个实测区作为该指标合格率的 1 个计算点。 ( 2) 测量方法:采用目测、尺量、钉钉等方法;对于瞎缝,则每一个测区不同基体材料交接处 的水平或竖向灰缝随机选取 3 点,如有两点或三点用铁锤和水泥钉钉穿,则该测项不合格。 ( 3) 数据记录:同一实测区内,只要有 4 个实测点有一个不符合合格标准,则该实测区不合格;反之,则合格。 不合格实测区计算点均按“ 1”记录,合格实测区计算点均按“ 0”记录。 . 示例:( 1 户、 15 个实测区, 15 个实测点) 墙 1 墙 4 墙 5 墙 12 墙 11 墙 3 墙 2 墙 6 墙 7 墙 8 墙 10 墙 9 墙 13 墙 14 墙 15 墙 7 墙 8 墙 9 16 6. 设备安装 . 基本原则 . 实测前,根据同一标段内各楼栋进度随机选取处于抹灰或装修阶段 24 套房作为设备安装工程的实测套房。 户数最多的房型为必选。 . 同一套房内具备条件的设备安装工程实测指标需全部检 测。 当实测指标合格率计算点总数少于 6 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 座便预留排水管孔距偏差(设备安装) . 指标说明:本指标实测值为墙面装修完成面与座便器预留管外壁的距离。 通过控制此指标,避免因距离过小,造成座便器安装困难;或因距离过大,造成座便器水箱等与装修完成面的缝隙过大,影响观感。 . 合格标准: [0, 15]mm . 测量工具: 5 米钢卷尺 .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 1) 每一个座便预留排水管孔作为一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 6 个实测区。 所选 2 套房实测区不满足 6 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墙 1 墙 4 墙 5 墙 12 墙 11 墙 3 墙 2 墙 6 墙 10 墙 13 墙 14 墙 15 17 ( 2) 本指标在墙面打灰饼或抹灰完成或装饰面完成阶段,且 管孔填嵌固定后测量。 ( 3) 实测前,通过图纸确定座便器预留排水管孔距,并将其管孔中心距换算为管外壁距距墙体装修完成面距离。 如墙体装修面还未完成,现场测量值要减去 2cm(墙面瓷砖铺贴预留厚度),以此作为偏差计算的数值进行合格性判断。 ( 4) 每 1 个座便器预留排水管孔距的实测值与设计值之间的偏差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 1 个计算点。 . 示例: . 同一室内底盒标高差(设备安装) . 指标说明:该指标为同一房间内,各墙面相同标高位的电气底盒与同一水平线距离的极差。 主要反映观感质量。 . 合格标准: [0, 10]mm . 测量工 具:激光扫平仪、 5 米钢卷尺 .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 1) 本指标原则上在抹灰阶段或底盒标高调整并固定完成测量。 ( 2) 每一个功能房间作为 1 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 6 个实测区。 ( 3) 在所选套房的某一功能房间内,使用激光扫平仪在墙面打出一条水平线。 以该水平线为基准,用钢卷尺测量该房间内同一标高各电气底盒上口内壁至水平基准线的距离。 选取其与水平基准线之间实测值的极差,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 个计算点。 ( 4) 所选 2 套房中 同一室内底盒标高差的 实测区不满足 6 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 示例: 预留排水管第一尺墙体(灰饼面、抹灰面或装饰完成面)底盒第 尺第三尺第二尺水平线第一尺底盒标高测量示意 18 . 并列面板高度偏差 (设备安装) . 指标说明:该指标反映同一类型并列电气面板上边平直程度。 主要反映观感质量。 . 合格标准: [0, ]mm . 测量工具:钢尺或其他辅助工具(平直且刚度大)、塞尺 .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 1) 每一个功能房间作为 1 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 6 个实测区。 所选 2 套房中 并列面板高度偏差的 实测区不满足 6 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 2) 同一实测区内选全数同一类型并列的面板,以钢尺或其他辅助工具紧靠并列面板上边。 以 钢塞片插入钢尺与各面板之间的缝隙,如钢塞片能进入任一面板与钢尺之间的缝隙,则该测量点不合格。 反之则该测量点合 格。 每个实测值都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 1 个计算点。 ( 3) 为数据统计方便和提高实测效率,不合格点均按 记录,合格点均按 记录。 . 示例: 面板面板以0. 5M M钢塞 片插入钢尺与面板之间的缝隙,如钢塞片能插入,则该测量点不合格。 反之则该测量点合格。 钢尺面板并排面板高度差测量示意 19 . 砼楼板和砼墙面给水管暗埋(设备安装) . 指标说明:反映砼墙面、地面给水管暗埋过程中,避免破坏结构、产生空鼓裂缝的重要控制节点。 . 合格标准: ( 1) 线槽形式:线槽采用预留方式,严禁人工打凿; 砼楼板和墙面的给水管预留线槽不得损坏结构钢筋。 墙槽用水泥砂浆填补密实,且与砼面齐平;地槽用细石混凝土填补密实,并做出保护坎。 ( 2) 线槽尺寸:砼楼板和砼墙 面预留槽深≤ 15MM,槽宽≤dn+60 mm。 . 测量工具:目测, 5 米钢卷尺、游标卡尺 .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 1) 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所选户型内每一户设 2 个实测区,其中冷热水主管为一个实测区,冷热水支管为一个实测区。 1 个实测区取 1 个实测值, 1 个实测值作为 1 个合格率计算点。 所选 2 套房累计 20 个实测区,不满足 20 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 2) 测量方法:未采用压槽工艺可不测此指标。 采用目测检查其线槽形式是否符合合格标准;同一个实测区选取疑似尺寸最大值,用钢卷尺或游标卡尺测量检查线槽尺寸等是否符合合格标准。 ( 3) 数据记录:同一实 测区,线槽形式或线槽尺寸有任何一项不符合合格标准,则该 20 实测区的实测值不合格;反之,则该实测区的实测值合格。 不合格实测值均按“ 1”记录,合格是实测值均按“ 0”记录。 . 示例:(节点构造尺寸示意图,实测区参照第 节砌筑节点) . 砌体墙面给水管暗埋(设备安装) . 指标说明:反映砌体墙面给水管暗埋过程中,避免空鼓、裂缝的重要控制节点。 . 合格标准: ( 1) 线槽形式:采用预留、预埋或机械开槽和开洞,严禁人工打凿;墙槽用水泥砂浆填补密实,且与砌体墙平;小型空心砌块墙体的竖向管线应随墙体砌 筑埋设在孔洞内,并在安装完后用水泥砂浆或细石砼灌实,如采用开槽工艺,线槽部位必须用细石砼灌注密实。 ( 2) 线槽尺寸:砌体墙槽深度≤dn+ 10mm,槽宽≤dn+60 mm;空心砌块外墙水平沟槽长度小于390mm。 . 测量工具:目测, 5 米钢卷尺,游标卡尺 .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 1) 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所选户型内每一面暗埋给水管的墙面作为 1 个实测区。 1 个实测区取 1 个实测值。 1 个实测值作为 1 个合格率计算点。 所选 2 套房累计20 个实测区,不满足 20 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 2) 测量方法:未采用砌体内暗埋工艺可不测此指标。 每一面砌体墙面 暗埋给水线槽全检。 采用目测检查其线槽形式是否符合合格标准;同一个实测区选取疑似尺寸最大值,用钢卷尺或游标卡尺测量检查线槽尺寸等是否符合合格标准。 ( 3) 数据记录:同一实测区,线槽形式或线槽尺寸有任何一项不符合合格标准,则该实测区的实测值不合格;反之,则该实测区的实测值合格。 不合格实测值均按“ 1” 21 记录,合格是实测值均按“ 0”记录。 . 示例:(节点构造尺寸示意图,实测区参照第 节砌筑节点) . 砌体墙电线管暗埋(设备安装) . 指标说明:反映砌体墙面电线管暗埋过程中,避免空鼓、裂缝的重要控制节点。 . 合格标准: ( 1) 线槽形式 :砌体墙面电线管应采用预留、预埋或机械开槽与开洞,严禁人工打凿;墙槽用水泥砂浆填补密实,且与砌体墙平;小型空心砌块墙体的竖向电管线应随墙体砌筑埋设在小砌块孔洞内,并在安装完后用水泥砂浆或细石砼灌实; ( 2) 线槽尺寸:砌体墙槽深度≤dn+ 20mm,墙槽宽度≤dn+60 mm,墙槽用水泥砂浆填补密实。 空心砌块外墙水平沟槽长度小于390mm。 . 测量工具:目测, 5 米钢卷尺,游标卡尺 .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 1) 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所选户型内每 一面暗埋电线管墙面作为 1 个实测区。 1个实测区取 1 个实测值。 1 个实测值作为 1 个合格率计算点。 所选 2 套房累计 20个实测区,不满足 20 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 2) 测量方法:未采用砌体内暗埋工艺可不测此指标。 每一面砌体墙面暗埋线槽全检。 采用目测检查其线槽形式是否符合合格标准;同一个实测区选取疑似尺寸最大值,用钢卷尺或游标卡尺测量检查线槽尺寸等是否符合合格标准。 ( 3) 数据记录:同一实测区,线槽形式或线槽尺寸有任何一项不符合合格标准,则该实测区的实测值不合格;反之,则该实测区的实测值合格。 不合格实测值均按“ 1”记录,合格是实 测值均按“ 0”记录。 . 示例:(节点构造尺寸示意图,实测区参照第 节砌筑节点) 22 7. 抹灰工程 . 基本原则 . 实测前,根据同一标段内各楼栋进度随机选取处于抹灰阶段 2- 4 套房作为抹灰工程的实测套房。 户数最多的房型为必选。 . 墙体表面平整度(抹灰工程) .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抹灰墙体表面平整程度。 . 合格标准: [0, 4]mm . 测量工具: 2 米靠尺、楔形塞尺 .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 1) 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每一面墙作为 1 个实测区,累计 15 个实测区。 所选 2套房实测区不满足 15 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每一测尺的实测值作为一个合格 计算点。 ( 2) 测量方法:同一实测区内  当墙面长度小于 3 米,在同一墙面顶部和根部 4 个角中,选取左上、右下 2 个角按 45 度角斜放靠尺分别测量 1 次,在距离地面 20CM 左右的位置水平测 1 次;  当墙面长度大于 3 米,在同一墙面 4 个角任选两个方向各测量 1 次,在墙长度中间位置增加 1 次水平测量,在距离地面 20CM 左右的位置水平测 1 次;  所选实测区墙面优先考虑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在各洞口 45 度斜测一次;  以上各实测值作为合格率 1 个计算点。 ( 3) 数据记录:同一实测区,一个实测值作为一个合格率计算点。 . 示例: 23 . 墙面垂直度( 抹灰工程) .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抹灰墙体垂直的程度。 . 合格标准: [0, 4]mm . 测量工具: 2 米靠尺 .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 1) 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每一面墙作为 1 个实测区,累计 15 个实测区;所选 2套房实测区不满足 15 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每一测尺的实测值作为一个合格计算点。 ( 2) 测量方法:同一实测区内  当墙长度小于 3 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 30CM 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 2 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 1 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 1 次垂直度;  当墙长度大于 3 米时,同一面墙距 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 30CM 和墙体中间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 3 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 1 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 1 次垂直度,三是在墙长度中间位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时测 1 次垂直度。  具备实测条件的门洞口墙体垂直度为必测项。 ( 3) 数据记录:同一实测区,一个实测值作为一个合格率计算点; . 示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