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复习内容摘要:

合体视图尺寸注法 (一)标注尺寸的基本要求 6 1.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即严格遵守国标所规定的尺寸标注规则。 2.尺寸齐全,即所标注的尺寸完整不遗漏、不多余、不重复。 3.尺寸布置清晰,即把尺寸标注在图中合适的地方,以便于看图。 总之,组合体的三视图上标注尺寸应该体现:正确、齐全、清晰、完整。 (二)尺寸分类和尺寸基准 1.尺寸分类:定形尺寸 —— 确定组合体中各组成部分的形体大小的尺寸。 定位尺寸 —— 确定组合体中各组成部分形体之间相对位置的尺 寸。 总体尺寸 —— 在组合体中除以上两类尺寸外,还常需要标注出组合体的总体尺寸:总长、总高、总宽尺寸。 2.尺寸基准:每一个尺寸都有起点和终点,标注尺寸的起点就是尺寸基准。 在组合体三视图中,常沿 x、 y、 z 轴方向,每个方向至少有一个尺寸基准。 一般采用对称中心线、轴线和重要的平面及端面作为尺寸基准。 (三)标注尺寸应注意的问题 对组合体进行尺寸标注时,尺寸布置应该整齐、清晰,便于阅读。 需主要以下几点: 1.定形尺寸尽量标注在反映该形体特征的视图上(例 V行槽的定形吃寻在主视图上)。 2.同一形体的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 应尽可能标注在同一视图上。 3.尺寸排列要整齐,平行的几个尺寸应按“大尺寸在外,小尺寸在内”的规律排列,以避免尺寸线与尺寸界线交叉。 4.内形尺寸和外形尺寸应分别标注在视图的两侧避免混合标注在视图的同一侧。 5.同轴回转体的直径,最好标注在非圆的视图上。 即避免在同心圆较多视图上标注过多的直径尺寸。 也避免用回转体的界限素线作为尺寸基准。 6.一般应尽量将尺寸注在视图外面,且布置在两视图之间。 一般也不在虚线轮廓线上标注尺寸。 7.不应在交线上注尺寸,因为交线是在加工过中的自然形成的。 十一、读图的基本方法 形体分 析法、线面分析法。 1.形体分析法 根据组合体的视图,假想把它分成若干个基本形体的视图,然后按照各视图的投影关系,想象出这些基本形体的几何形状和相对位置,最后确定该组合体的完整形状。 2.线面分析法 组合体读图应以形体分析法为主,但有时图形的某一部分难以看懂,可对这些部分作线面分析。 十二、 剖面图、断面图的识图(见书) 建筑构造部分 一、 基础与地下室 (一)基本概念 基础 —— 建筑物最下部的承重构件 地基 —— 基础下部承受建筑物全部荷载的土层 地基的形式: 天然地基 —— 岩石、碎石、砂土、粘土、人工填土。 人工地基 — — 压实、换土、桩基。 (二) 基础的埋置深度 基础埋深 : 室外地坪到基础底面距离。 ( 1) 浅基 —— 埋深< 4m。 7 ( 2) 深基 —— 埋深≥ 4m。 影响埋深的因素 : 上部荷载大小及性质 : .地基土层性质 : 地下水位 : 冰冻线深度 :相邻基础 (三)基础的形式 按材料及受力情况分 刚性基础 —— 砖、石、混凝土、毛石混凝土等。 柔性基础 —— 钢筋混凝土基础。 按构造形式分 条形基础 — 墙下条形基 、柱下条形基。 独立基础 —— 台阶形、锥形、杯形、薄壳等。 联合基础 —— 井格式 (十字交叉 )基础、片筏 (板式、梁板式 )基础、箱 形基础。 (四)地下室的防潮与防水构造 地下室防潮构造 设置要求 当最高地下水位在地下室地面之下时,地下室的墙体应做防潮处理。 墙身防潮做法 如下: 水泥砂浆砌墙;墙外表面水泥砂浆抹面; 刷冷底子油一道、热沥青两道; 外侧回填一道隔水层; 墙体底板和顶板处分别设置一道水平防潮层。 地下室防水构造 设置要求:当地下水位高于地下室地坪时,地下室的墙体及地坪应做防水处理 防水做法 (1)卷材 (油毡、涂料 )防水 —— 外包防水、内包防水。 (2)钢筋混凝土自防水 —— 采用防水混凝土,墙厚≥ 200,板厚≥ 150。 二、 楼板层与地坪 (一) 楼板层构造 楼板层的作用及组成 —— 承重、分隔竖向空间、水平支撑。 —— 面层、附加层、结构层、顶棚。 (二) 楼板的类型 (三) 楼板的设计要求 、防水要求 (四)钢筋混凝土楼板 按施工方式分为现浇整体式、预制装配式和装配整体式 8 (1)板式楼板 横墙间距在三米左右时,楼板直接支承 在墙体上,称为板式楼板。 板式楼板按受力不同分为单向板和双向板。 单向板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