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识图、构造讲稿内容摘要:
移去剖切面以上的房屋和基础回填土,向下作正投影而得到的水平投影图。 为了使基础平面图简洁明了,一般在图中只画出被剖切到的墙、柱轮廓线,用粗实线表示,投影所见到的基础底部轮廓线用细实线表示。 基础梁用 20 粗单点长画线表示,而对其他的细部如砖砌大放脚的轮廓线等均可省略不画。 由于基础平面图常采用 1: 100 的比例绘制.被剖切到的基础墙身可不画材料图例。 钢筋混凝土柱涂成黑色。 基础详图 在基础平面图中仅表示了基础的平面布置,而基础的形状、大小、构造、材料及埋置 深度等均没有表示,所以需要画出基础详图,作为基础施工依据。 (二)、结构平面布置图 柱布置、梁板布置、圈梁布置、过梁布置等。 (三)、构件配筋图 21 (四)、详图 四、 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简介 我国在 1996 年颁布了建筑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简称平法) 22 的国家标准图案,是对以往混凝土结构施工图设计方法的重大改革。 平法的表达形式,概括来说就是把结构构件的尺寸、配筋等按相应的制图规则,整体直接表达在各类构件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再与标准构造详图相结合,即成一套完整的结构施工图。 这种方法改变了传统 的那种将构件从结构平面布置图上索引出来,再逐个绘制配筋详图的繁琐方法,施工图的图纸量和 CAD 设计成本约为传统方法的 1/3,有利于设计和识图,提高工作效率。 在平面因上表示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值的方式有:平面注写方式、列表注写方式、截面注写方式。 无论何种方式, 构件尺寸均以毫米、标高均以米为单位。 附: 03G101 相关内容。 《建筑构造》 21 概述 一、 建筑及其分类分级概述: 定义:供人们居住和各项活动的空间。 建筑的三要素: ( 1)、建筑功能 ( 2)、物质技术条件 ( 3)、建 筑形象 二、 分类及分级 : 按照功能和用途 民用建筑:供人们居住和进行各项社会活动的建筑物。 工业建筑:为 工业生产 服务的 建筑物 和 构筑物 的总称。 23 农业建筑:为 农业生产 服务的 建筑物 和 构筑物 的总称。 其中 民用建筑包括: 居住建筑 :住宅、宿舍。 公共建筑 :旅馆、办公楼、邮电局、学校、幼儿园等。 思考: ( 1)、居住建筑仅指住宅建筑。 ( ) ( 2)、工业建筑有烟囱是与民用建筑的主要区别之一。 ( ) ( 3)、农村民居属于( )建筑。 按照结构所用材料不同: ( 1)、砖木结构 ( 2)、砖石混合结构 ( 3)、钢筋混凝土结构 ( 4)、钢结构 按照结构承重方式: ( 1)、墙承重结构 ( 2)、框架结构 ( 3)、半框架结构 ( 4)、空间结构(网架、悬索) 按照层数分: ( 1)、低层建筑: 1~3 层 ( 2)、多层建筑: 4~6 层 ( 3)、中高层建筑: 7~9 层 ( 4)、高层建筑: 10 层及 10 层以上 24 公共建筑总高度超过 24m 为高层 (不包括高度超过 24m 的单层主体建筑 )。 ( 5)、超高层:高度超过 100m的建筑物 按照建筑重要性分: 特级、甲级、乙级、丙级、丁级 按照 耐久年限 分: 耐 久年限 : 指的是建筑物从 建成交付 使用到最后 破坏 所经历的年限。 ( 1)、一级: 100 年以上 ( 2)、二级: 50~100 年 ( 3)、三级: 25~50 年 ( 4)、四级: 15 年以下 按照耐火等级分类: ( 1)、 耐火极限: 火灾发生后, 结构或构件背面温度达到 220186。 C ; 产生裂缝 ;失掉承载力。 满足上述三个条件之一的最 短 时间叫耐火极限。 ( 2)、材料按照耐火性能分类: 燃烧体、 难燃烧体、非燃烧体。 ( 3)、按照 耐火极限 、 材料燃烧性能 将建筑物分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四个耐火等级。 按照规模和数量: ( 1)、 大型性建筑 :规模较大、数量单一、耗资较大的建筑物。 如:体育馆等,主要指公共建筑较多。 ( 2)、 大量性建筑 :规模较小、数量多的建筑物。 如:住宅等,主要指居住建筑较多。 三、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 25 外力的影响 自然气候的影响 人为因素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四、建筑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及作用。 基础:埋在地下, 承受并传递建筑物荷载 的扩大构件。 (地基除外) 散水:位于建筑物底层墙体外围地面的构件(台阶除外)。 作用: ① 防止落水冲刷地面。 ② 保护墙下或者柱下地基与基础。 勒脚:位于建筑物底层外围墙体,常与窗台平 齐。 作用: ① 防止落水冲刷墙面。 ② 防止机械碰撞 (人体活动范围)。 防潮层:位于室内地坪以下一皮砖( 60)或室外地坪以上 150。 作用: 防止潮气上升,使墙体受潮。 26 门窗: 门:使室内室外、房间与房间之间既联系又分隔的构件。 窗: 通风、采光。 过梁: 位于门窗洞口上方 ,承受部分砌体荷载,并且传递给两侧的砌体。 圈梁: 位于基础顶面、楼层附近、屋顶。 作用: ① 加强整体刚度。 ② 防止不均匀沉降造成的墙 体 开裂。 ③ 有利于抗震。 楼层: 分隔竖向空间,加强整体刚度。 墙体: 承重、围护 、分隔。 屋面: 承重、围护、保温、隔热。 1 女儿墙: 装饰、辅助排水。 1 楼梯: 联系上下层垂直交通。 2地基、基础、地下室 一、地基 定义:基础之下, 承受基础传来荷载 并产生应力、应变的土层。 分类: 天然地基 :土层坚硬,不需人工改良加固的地基。 (岩石、碎石、砂土、粉土、粘土)。 人工地基 :土层软弱,需人工改良加固的地基。 人工地基的分类: ① 压实法 ② 换土法 ③ 桩 基 27 端承桩:软弱土层浅,通过桩尖承力的桩。 摩擦桩:软弱土层较深,通过桩身与土层摩擦力来传力的桩。 地耐力(地基容许承载力):单位面积地 基土的最大承载能力。 单位 N/M178。 ; KN/M178。 二、 基础 (一)、基础分类: 按照材料分:灰土基础、石基础、砖基础、混凝土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 按照构造特点分:条形基础、独立基础、联合基础、箱形基础 按照材料受力性能分: 刚性基础: 受 刚性角 限制的基础。 柔性基础: 不受 刚性角 限制的基础。 (二)、基础构造: 刚性基础:高宽比或者宽高比限制,具体查阅《结构手册》。 柔性基础: ① 材料:混凝土 C15 以上,钢筋 D≥ 8,间距不超过 200mm ② 钢筋保护层厚度:有垫层的 C=35,无垫层 C=70。 ③ 垫层厚度 70100, C10 以上混凝土,两边出挑各为 70100。 ④ 端部厚度不小于 200。 ⑤ 插筋:规格、数量同柱子。 28 (三)、基础埋深: 定义:从室 外 地坪到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 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 ① 地基土的影响。 ② 地下水位的影响:应埋置于最高水位以上,否则应埋置于最低地下水位以下 200。 ③ 冰冻线的影响:埋置于冰冻线以下,否则应做保温处理。 ④ 新老建筑物的影响:原则上新建建筑物应高于原有建筑物,但距离满足一定要求后,则不受此限。 如下图: 29 三、 地下室 (一)、地下室 的分类: 按照功能分 普通地下室 和 人防地下室。 按照墙体的形式分 砖墙地下室 和 钢筋混凝土地下室。 按照底板标高分 全地下室 和 半地下室。 (二)、地下室的基本组成: 由 顶板 、 底板 、 墙体 、 门窗 、 楼梯。建筑识图、构造讲稿
相关推荐
合体视图尺寸注法 (一)标注尺寸的基本要求 6 1.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即严格遵守国标所规定的尺寸标注规则。 2.尺寸齐全,即所标注的尺寸完整不遗漏、不多余、不重复。 3.尺寸布置清晰,即把尺寸标注在图中合适的地方,以便于看图。 总之,组合体的三视图上标注尺寸应该体现:正确、齐全、清晰、完整。 (二)尺寸分类和尺寸基准 1.尺寸分类:定形尺寸 —— 确定组合体中各组成部分的形体大小的尺寸。
有 5 个实测点有一个不符合合格标准,则该实测区不合格;反之,则合格。 不合格实测区计算点均按“ 1”记录,合格实测区计算点均按“ 0”记录。 15 . 示例:( 1 户、 15 个实测区, 15 个实测点) . 砌筑工序(砌筑工程) . 指标说明:反映墙体砌筑过程中,墙体出现裂缝重要控制工序。 . 合格标准: ( 1) 无断砖、通缝、瞎缝; ( 2) 墙顶空隙的补砌挤紧或灌缝间隔不少于 7 天
说对不对,一个人在踏入职场生涯的前期,最要看懂的不是工作待遇如何,也不是自己的获利收益,而是自己喜欢什么。 ” 五、实习总结 栀子花开,毕业季,一个载满收获又挥洒着悲伤的季节。 通过这次两个多月毕业实习生涯,收获了经验,体悟了人生,感慨颇多。 先总结如下: 打好基础是关键 许多实习生表示,离开了大学的围城生活,初入社会的感觉让他们有些措手不及。 “理论说起来谁都会,但真正到了实际操作的时候
梯工作时,应放稳靠妥,高空作业应系好安全带。 4. 清扫配电箱时,应注意所使用的工具的绝缘。 5. 需要配合电氧焊工作的,应认真做好防火工作、办好动火证、事后认真检查。 6. 到变电站工作时,应穿着绝缘服装并与值库人员密切配合,切实做好安全措施。 7. 线路拆除时,应包好线头。 8. 打墙孔必须戴好防护眼镜。 9. 开关开合时,尽量把配电箱门锁好,利用箱子手柄操作
管,混凝土管,钢筋混凝土管、石棉水泥管、耐酸陶土管、陶瓷管、玻璃钢管、玻璃管等。 四、 集中供热有何优缺点。 P72 答:集中供热和分散供热相比具有如下特点:热效率高,节省燃料,燃料燃烧比较充分,可利用本地劣质燃料高效地燃烧,大型锅炉有较完善的消烟除尘设施和脱硫装置,改善了环境卫生、减少了对空气的污染,集中供热的锅炉运行的机械,自动化程度高,管理先进,不仅改善了劳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