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及钢结构厂房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摘要:
45 调试电工 8 8 维护电工 6 4 4 14 气焊工 4 2 4 14 24 (人) 月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年 2020 2020 专 业一 本磨煤机安装工艺流程图一 19 起重工 5 6 31 运转工 5 2 14 29 油漆工 10 10 车洗工 26 普 工 30 8 5 22 53 测量工 6 6 钢筋工 234 134 砼 工 80 50 木 工 260 180 瓦工、抹灰工 45 45 架子工 45 45 各种司机 4 6 10 合 计 715 65 45 64 141 1030 第五章 施工用大型机械及主要器具分阶段 为使本工程保质、保量按期完成,使施工机械能得到充分发挥和有效使用,对所有机械进行统一管理调配使用。 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一机一人,专人操作。 严格按照施工机械操作规程定期进行检查、维护、保养,确保运行安全可靠,拟投入本工程主要机械见下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数量 国别 产地 制造 年份 额定功率 (KW) 生产 能力 用于 施工部位 备注 1 挖掘机 PC2206 2 小松 2020 土方工程 2 装载机 ZL50 3 徐州 2020 3m3 土方工程 3 自卸汽车 斯太尔 10 陕汽 重卡 2020 20t 土方、材料运输 4 推土机 TL160E 1 黄河 2020 115KW 土方工程 5 砼输送泵 HB48B 1 江苏 2020 75KW 2m3/h 砼输送 6 插入式振动器 ZR50 16 陕西 2020 砼振捣 20 7 平板式振动器 8 陕西 2020 砼振捣 8 砂浆搅拌机 UJZ750 2 陕西 2020 4KW 2 次 /min 砂浆生产 9 钢筋对焊机 VNT100 3 浙江 2020 40KVA 钢筋加工 10 钢筋调直机 TQ48 3 佛山 2020 钢筋加工 11 钢筋切断机 QJ40 3 佛山 2020 钢筋加工 12 钢筋弯曲机 WJ401 3 佛山 2020 钢筋加工 13 电渣压力焊机 ZHJ1500 4 天津 2020 45KVA 钢筋连接 14 滚压直螺纹机 GHG40 3 唐山 2020 12KW 钢筋连接 15 压刨机 MB106A 3 唐山 2020 模板加工 16 手提电锯 SJ— 120 6 北京 2020 3KW 模板加工 17 圆盘机 MJ104 3 北京 2020 模板加工 18 交流电焊机 BX1350 6 济南 2020 23KVA 材料连接 19 直流电焊机 ZX5630 2 济南 2020 44KVA 材料连接 20 摇臂钻 Z3040 2 沈阳 2020 钢 结构制作 21 塔吊 QTZ63 3 山东 2020 28kw 材料吊装 22 汽车吊 QY50 2 徐州 2020 50t 钢构安装 23 履带 吊 SCC1500 1 三一 2020 150t 钢构安装 24 打桩 机 SR200 2 江苏 2020 桩基施工 25 履带吊 SCC50 1 三一 2020 50t 钢构安装 26 汽车吊 QY25 3 徐州 2020 25t 钢构安装 根据本工程实际需要,为确保工程质量,拟配置如下检测设备及仪 器,详见下表。 序号 仪器设备 名称 型号 规格 数量 国别 产地 制造 年份 已使用 台时数 用途 备注 1 全站仪 QTS632 1 台 陕西 2020 51 定位、放线 2 经纬仪 FDT5GC 2 台 南京 2020 23 放线、复核 21 第六章 主要施工方案 本工程现场平面尺寸较大,施工时要求对平面控制、高程、细部放样上 要求 精度较高,为确保施工测量的精确,考虑到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及进度计划,采用如下方案进行测量放线。 ⑴施工测量准备工 作是保证施工测量全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环3 水准仪 DS3 2 台 苏州 2020 42 抄平、标高引测 4 铝合金塔尺 5m 2 根 无锡 2020 42 质量检测 5 多功能检测尺 2 套 无锡 2020 12 质量检测 6 钢卷尺 5 米 8 把 无锡 2020 12 尺寸丈量 7 钢卷 尺 50 米 2 把 无锡 2020 6 尺寸丈量 8 自制拖线板 5 根 山西 2020 12 质量检测 9 摇表 1 台 无锡 2020 10 电阻测试 10 温度计 4 个 徐州 2020 17 测温用 11 水平尺 3 只 徐州 2020 11 水平控制 12 电动试压泵 6Mpa 2 台 太原 2020 10 检测 13 手动葫芦 (1T) 4 个 西安 2020 6 检测 14 手动葫芦 (3T) 6 个 西安 2020 28 检测 15 平板拖车 (5T) 1 台 苏州 2020 12 检测 16 射线探伤仪 2300 1 台 北京 2020 19 检测 22 节,包括工程图纸的审核,测量定位依据点的交接与校核,测量仪器的检定与校核,测量方案的编制与数据准备,施工场地测量等; ⑵检查各专业图的平面位置、标高是否有矛盾,预留洞口是否有冲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人员反映。 ⑶人员组织:现场安排测量负责人 1名,测量员 2名。 ⑷为了保证建筑物楼层放线的测量精度,采用了全站仪、激光铅直仪、电子水准仪、自动安平水准仪、电子经纬仪等。 ⑴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 精度的原则;布设平面控制网首先要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 ⑵桩位必须用混凝土进行保护,必要时,需要用钢管进行围护,并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记。 ⑴场区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①首级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本工程平面控制网分两级布设,首级为总平面控制网,二级为建筑物轴线控制网。 首级平面控制网的测设是以业主提供的测量基准点为依据,测量人员使用全站仪进行角度和距离测量。 首级平面控制网共测设 P1~ P10 共 10 个控制点,组成附合导线总平面控制网。 二级控制网是依据首级总平面控制网,采用直 角坐标法和极坐标法来测设 23 建筑物的主轴线控制桩。 ②高程控制是根据业主提供的由测绘部门测设的水准基点为依据,联测首级平面控制网的控制点,并建立水准基准组。 然后使用高精度的水准仪进行数次往返闭合测量形成正式高程基准点资料,便于相互校核和满足分段施工的需要。 这样各控制点即可以组成测量总平面控制网,也可以作为施工及建筑物沉降观测的高程基准点。 ③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及精度指标详见平面控制网精度技术指标表。 等 级 测角中误差( mβ) 边长相对中误 差( k) Ⅱ 级 8″ 1/20200 ⑵建筑物主轴线控制网的 测设 首级控制网布设完成后,依据结构平面图上有关柱、墙体、洞口详细位置关系确定建筑物需要定位的主轴线控制线,然后根据总平面控制网控制点的坐标数据,采用极坐标法或直角坐标法,定出建筑物主轴控制线的控制桩。 经角度、距离校测符合点位限差要求后,作为该建筑物的轴线平面控制网。 根据场地情况及建筑物的结构形式来制定建筑物轴线的布网形式。 ①基础阶段采用“外控法” 利用外围轴线控制点进行投测;为保证投测精度,控制点前不许堆放材料和其它杂物,以保证其通视良好。 ②主体阶段采用“内控法” 根据主体结构施工轴线定位测量控制平面 ,控制点设在首层楼板上,(预埋 150mm 150mm 4mm 钢板,钢板面做永久性标志点为控制 24 点),主体施工时,每次安置激光铅垂仪于控制点向上投测,控制点垂直方向各层楼板处留 250*250mm 洞口,使垂准经纬仪通过孔洞投向各楼层,测出各正交轴线。 内控点根据流水段划分布设,间距不大于50m。 ③根据《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20 的技术要求,轴线控制网的精度技术指标详见轴线控制网精度技术指标表。 测角中误差 ( ″ ) 边长相对中误差 5 1/20200 ⑴ 为保证建筑物竖向 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场区内应建立高程控制网。 ⑵ 高程控制网的精度,不低于三等水准的精度。 ⑶ 高程控制网的建立是根据也业主提供的场区高程基准点,由测量工程师使用 级精度的数字式水准仪对业主所提供的高程基准点进行复测检查,校测合格后,测设一条闭合或附合水准路线,联测场区平面控制点,以此作为保证施工竖向精度控制的首要条件。 ⑷ 高程基准点距离建筑物应大于 25 米,距离回填土边线应不小于 15 米。 高程基准点埋设详见高程基准点埋设示意图。 ⑸ 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及观测技术要求详见下表。 高程控制网等级及观测技术要求表 等 级 高差全 中误差(mm/km) 路 线 长 度 (km) 仪器 型号 水准尺 与已知点联测次数 附合或闭合环线次数 平地 闭合差 (mm) 25 三等 6 50 DS1 DS3 铟瓦 双面 往返各 一 次 往返 各一次 12 L 注: L 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 (km) ⑴检定仪器和钢尺,保证精度。 ⑵基础验线。 根据提供的控制点,测设柱轴线,并闭合复核。 在测设柱轴线时,不宜在太阳暴晒下进行,钢尺应先平铺摊开,待钢尺与地面温度相近时再进行量距。 ⑶主轴线闭合,复 核检验主轴线应从基准点开始。 ⑷水准点施测、复核检验水准点用附合法,闭合差应小于允许偏差。 ⑸根据场地情况及设计与施工的要求,合理布置钢结构平面控制网和标高控制网。 吊装前在柱子表面弹出安装中心线,作为吊装对位、校正的依据 ,还要标出中心和绑扎点位置。 为了便于观察及避免视差,柱顶与牛腿上还应标出屋架及吊车车梁的安装中心线。 柱的校正包括平面位置测量校正。 垂直度校正和标高校正。 平面位置的校正:将经纬仪器架设在轴线控制桩上,向每个杯形基础投测轴线,在杯口上形成相互垂直的十字线。 早吊 装时按柱身上所弹中心线和杯形基础上所弹轴线位置关系进行校正。 柱标高的校正:主要是按实际柱长调整杯底标高的方法架设一台水准仪,测量每个杯形基础杯口内标高。 用 C25 细砼进行找平。 垂直度的校正:在柱临时固定后进行,垂直的校正直接影响吊车梁、屋架等安装的准确性。 柱垂直度校正方法采用钢管撑杆法和缆风 26 绳校正法。 架设两台经纬仪,分别观测每根柱子两个相邻的面。 垂直旋转经纬仪的目镜,用钢管或缆风绳调整柱子垂直度,使目镜中十字交叉线与柱身上中心线重合。 为保证施工测量精确度,必须对所有测 量标志进行标定和保护,包括轴线桩、水准基点等不能被碰动、误用或毁坏。 定时对控制点进行复测,以便及时纠正点位。 放线后采取闭合、联测等方式检验且必须经有关人员复测,相对精度符合规范要求后方可施工,控制网的建立必须精心施测,相互检验,确保施测角度控制在 2mm 以内,量距相对误差控制在 1/5000 以内。 所需测量放样器具必须经检验合格,精度与数量必须满足工程需要 ,测量工作配备专职人员。 依据现阶段总包部提供的资料 ,结合各厂房建筑概况知: 单层或多层砌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单层及多层混凝土框、排 架结构或钢结构采用柱下 独立基础。 大型设备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一般设备基础采用素混凝土结构。 对于较大厂房及大型设备基础采用桩基础,墙基础采用混凝土条型基础或钢筋混凝土基础梁。 因此土方开挖根据基础设计尺寸大小和类型,该大开挖的基础土方,进行大开挖;条形基础、砖基础,视基础尺寸和柱进行开挖,若开挖两基础中间未开挖的土方 小于 2m 采 用大开挖,大开挖采用反铲进行,在基础土方开挖前,准备好射流泵轻型井点降水采用的抽水泵机组,基础开挖采用一定的比例进行放坡。 开挖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方式施工。 机械选择采用反铲挖掘。建筑工程及钢结构厂房施工组织设计
相关推荐
Di/Σ D Vi, Vi=Σ Wi, 21 Wi— 第 i层楼面处集中风荷载标准值; Di-第 i层 m柱的抗侧移刚度。 框架柱反弯点高度比 y: y= y0+ y1+ y2+ y3 y0框架柱标准反弯点高度比; y1上、下层梁线刚度变化反弯点高度比修正值; y y3上、下层高度变化反弯点高度比修正值; 柱端弯矩: =1c ijM V y h上 =c ijM V y h下
事故发生;除尘降噪控制达到国家有关标准。 4.安全达标活动。 安全生产管理的内业和外业工作必须达到市关于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并达到“市安全文明工地”。 5.认真执行安全技术交底制度、班前检查制度、特种作业人员年审制度、安全隐患否决制度。 四、结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一)安全技术措施 吊装作业要建立统一的指挥信号,起重工要持证上岗。 对外部高压线要用杉槁支搭安全有效的护线安全防护架
排列顺序。 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项目以及邀请招标工程,招标人应当确定排名第一的中标候选人为中标人。 排名第一的中标候选人放弃中标,因不可抗力提出不能履行合同,或者招标文件规定应当提交履约担保而在规定期限内未能提交的,招标人可依序确定其他中标候选人为中标人。 招标人可授权评标委员会直接确定中标人。 开标到定标的期限一般不得超过十日。 第三十四条 建筑工程
( 3)技术交底文件。 脚手架使用中,应定期检查下列项目: ( 1)杆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件、支撑、门洞桁架等的构造是否符合要求; ( 2)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 ( 3)扣件螺栓是否松动; ( 4)高度在 24m 以上的脚手架,其立杆的沉降与垂直度的偏差是否符合规范规定; ( 5)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 6)是否超载。 脚手架搭设的技术要求、允许偏差与检验方法
前的基础工作。 工程开工前,项目经理、施工员必须反复认真的对工程设计图纸进行熟悉和分析,根据工程测定材料实际数量,提出材料申请计划,申请计划应做到准确无误。 各分项工程都要控制住材料的使用。 特别是石材材、木材、砂石等严格按定额供应,实行限额领料。 在材料领取、入库出库、投料、用料、补料、退料和废料回收等环节上尤其引起重视,严格管理。 对于材料操作消耗特别大的工序,由项目经理直接负责。
倾倒垃圾废物和剩饭剩菜,不得随地大小便,保持文明卫生整洁,垃圾倒入垃圾桶内,乱倒垃圾和随地大小便的违者罚款, 设有垃圾池, 并有卫生人员负责环境的卫生清理与监督。 七、 各组长要 每天进行 检查,并督促落实,各工地负责人进行不定期检查,公司每月检查不少于一次,检查时如发现宿舍内脏、乱、差 ,组长停工马上进行整理,严重者处以罚款。 八、 住宿工人发生下列情形之一者,即应取消其住宿资格 并处以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