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标准员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内容摘要:

; B 能够对工程建设标准实施情况进行评价 ; C 能够收集、整理、分析对工程建设标准的意见,并提出建议 ; D 能够使用工程建设标准实施信息系统 ; 1 通用知识主要内容 不 包括:( D) A 熟悉国家工程建设相关法律法规 ; B 熟悉工程材料、建筑设备的基础知识 ; C 掌握施工图绘制、识读的基本知识 ; D 熟悉工程质量控制、检测分析的基本知识 ; 12 基础知识主要内容不包括( B)。 A 掌握建筑结构、建筑构造、建筑设 备的基本知识 ; B 熟悉国家工程建设相关法律法规 ; C熟悉工程建设标注体系的基本内容和国家、行业工程建设标准体系 ;D 了解施工方案、质量目标和质量保证措施编制及实施基本知识 ; 12 岗位知识主要内容不包括:( B) A 掌握与本岗位相关的标准和管理规定 ; B 了解施工方案、质量目标和质量保证措施编制及实施基本知识 ; C 熟悉工程建设标准化监督检查的基本知识 ; D 掌握标准实施执行情况记录及分析评价的方法 ; 12 标准员的作用不包括( C) A 为实现工程项目施工科学管理奠定基础 ; B 为保障工程安全质量提供支撑 ; C 促进了 施工现场的规范化管理 D 为提高标准科学性发挥重要作用 ; 12 当前,普遍认可的标准基本原理包括( B)、统一、协调、择优,这也是标准化工作的方针。 A 综合 B 简化 C 通用 D 专用 12 在实际标准化工作中,运用简化原理有两个界限:简化的必要性界限和( C)。 A 简化的合法性界限 B 简化的适度性界限 C 简化的合理性界限 D 简化的适时性界限 12 2运用统一原理,要把握以下原则:适时原则、( D)等效原则 A 层级原则 B 合法原则 C 合理原则 D 适度原则 12 《标准化法》将国家标准、( D)划分为强制性标准 和推荐性标准 A 地方标准 B 部门标准 C 企业标准 D 行业标准 12 不属于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化工作的任务的选项是 (D)。 A 制定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 B 组织工程建设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实施 ; C 对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 D 对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价 ; 12 产品标准是对产品结构、规格、质量( D)所做的技术规定,是保证产品适用性的依据,也是产品质量的衡量依据。 A 性能 B 品种 C 作用 D 检验方法 1 产品是过程的结果,从广义上说,产品可分为硬件、软件、服务、( D)。 A 制品 B 配件 C 成品 D 流 程性材料 13 (C)方案包括检验的条件、范围、内容、方法、数量、检查人员、检验组织及验收界限,保证了检查结果的真实性。 A 抽查检验 B 专项检验 C 结构实体检验 D 现场检验 13 ( A)主要内容有:术语、符号;试件取样频率的规定、 C60 及以上高强混凝土非标准尺寸试件确定折算系数的方法、评定方法中标准差已知方案中的标准差计算公式、评定方法中标准差未知方案的评定条文、评定方法中非统计方法的评定条文。 A《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B《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C《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D《 混凝土结构 工程 施工规范》 13 对于 建筑和市政工程施工现场( B)职业能力评价,采取专业学历、职业经历、和专业能力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 ( ) A 施工人员 B 专业人员 C 作业人员 D 标准员 13 标准员应具备的岗位知识不包括 ( D) A 掌握与本岗位相关的标准和管理规定; B 熟悉工程建设标准化监督检查的基本知识; C 掌握标准实施执行情况记录及分析评价的方法; D 掌握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13 ( B)是指一项活动,活动内容是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 A 标准实施 B 标准化 C 标准监督 D 标准执 行 13 标准化的本质是“统一”,是对 ( A) 和概念做出共同遵循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 A 重复性事物 B 单一性事物 C 复杂性事物 D 简单性事物 13 标准化的 ( C) 是“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就是要增加标准化对象的有序化程度,防止其无序化发展。 A 性质 B 本质 C 目的 D 作用 13按照标准体系的概念,( A)是工程建设某一领域的所有工程建设标准,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补充和衔接,构成一个科学的有机体。 A 工程建设标准体系 B 标准体系 C 技术标准体系 D 管理标准体系 13( D)复审是指对现行 工程建设标准的适用范围、技术水平、指标参数等内容进行复审和审议,以确认其继续有效、废止或予以修订的活动。 A 工程建设国家标准 B 工程建设行业标准 C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D 工程建设标准 1不符合( B)的产品,禁止生产、销售、进口。 A 推荐性 标准 B 强制性标准 C 国家 标准 D 地方 标准 14当前,普遍认可的( C)基本原理包括 “ 简化 ”、“ 统一 ”、“ 协调 ”、“ 择优 ”, 这也是标准化工作的方针。 A 国家标准 B 地方标准 C 标准 D 行业标准 14不是工程建设标准对经济社会的作用的选项是( D)。 A 促进科研 成果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B 保障社会公共利益; C 促进企业科学发展; D 有利于标准的不断改进; 14( B)由国务院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批准、发布、编号,涉及两个及以上国务院行政主管部门的行业标准一般联合批准发布,由一个行业主管部门的负责编号。 A 工程建设国家标准 B 工程建设行业标准 C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D 工程建设标准 14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快硬硅酸盐水泥出厂超过( B)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应按复验结果使用。 A 三 B 一 C 四 D 六 14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品种、同一 性能、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混凝土外加剂,不超过( A)为一批,每批抽样数量不应少于一次。 A 50t B 100t C 150t D 30t 146 不属于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化工作的任务的选项是 (D)。 A 制定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B 组织工程建设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实施; C 对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D 对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价; 14( A)由国务院工程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国务院工程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联合发布。 A 工程建设国家标准 B 工程建设行业标准 C 工程建设地方标 准 D 工程建设标准 14标准的( A)工作是标准化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标准在技术上的先进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安全上的可靠性、实施上的可操作性,都体现在这项工作中。 A 制定 B 编制 C 实施 D 执行 14工程建设标准化的管理机构包括两部分。 一是政府管理机构,二是非政府管理机构。 政府管理机构不包括:( C) A负责全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归口管理工作的国务院工程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B负责本部门或本行业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的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 C 政府主管部门委托的负责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机构; D 负责本 行政区域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的省、市、县人民政府的工程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150、模板的起拱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 的规定,并应符合设计及施工方案的要求。 跨度不小于( B)的梁、板,起拱高度宜为梁、板跨度的 1/1000~ 3/1000。 A 3m B 4m C 6m D 5m 15混凝土的稠度是混凝土( C)的重要指标。 A 保水性 B 黏聚性 C 和易性 D 工作性 15规范规定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块等效养护龄期不应小于( A)。 A 14d B 28d C 56d D 30d 15钢筋进场时,热轧钢筋和余热处理钢筋要求每批抽取( 5)个试件,先进行重量偏差检验,再取其中 2 个试件进行拉伸试验和弯曲试验。 A 5 B 3 C 6 D 4 15对同一配合比混凝土,连续浇筑超过( A) m3 时,每 200m3 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A 1000 B 500 C 2020 D 1500 15如遇冬期施工 ,尚应多留置不少于( D)组同条件养护试件。 A 4 B 3 C 1 D 2 15同条件养护试件数量不少于( B)组 及以上时用统计法进行强度评定。 A 15 B 10 C 3 D 5 15一类环境中,设计使用年限为 50 年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最低强度等级为( B)。 A C30 B C20 C C25 D C35 15混凝土有抗冻要求时,应在施工现场进行混凝土( D)检验,其检验结果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A 稠度 B 坍落度 C 含水量 D 含气量 15混凝土后浇带对避免混凝土结构的( A)和干缩裂缝有较大的作用。 A 温度缩收 B 沉降变形 C 地震变形 D 徐变裂缝 160、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应少于( A); A 7d B 14d C 28d D 42d 16( B)对结构构件的受力性能、耐久性能或安装、使用功能无决定性影响的缺陷。 A 缺陷 B 一般缺陷 C 严重缺陷 D 轻度缺陷 16当施工现场进行日平均温度测量时,可取每日( A) 时、 8 时、14 时、 20 时四个时刻的平均气温作为一天的平均气温(即四个气温相加除以 4 ),温度单位一般采用摄氏度标,记做“℃”。 A 2 B 4 C 1 D 3 16稠度包括坍落度、坍落扩展度、维勃稠度等。 可以根据混凝土的( A)来选择具体的稠度指标。 A 流动性 B 黏聚性 C 保水性 D 和易性 16圆形箍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其受拉锚固长度,且两末端弯钩的弯折角度不应小于 135176。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 D)倍; A 3 B 5 C 7 D 10 16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矿物掺合料,粉煤灰、矿渣粉、磷渣粉、钢铁渣粉和复合矿物掺合料不超过( B)为一批 ,每批抽样数量不应少于一次。 A 100t B 200t C 150t D 50t 16对有抗震设防要求或设计有专门要求的结构构件,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不应小 135176。 ,弯折后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 A)倍。 A 10 B 7 C 5 D 3 16混凝土拌合物的离析主要包括泌水和分层离析,将影响其( B)和匀质性,以及硬化后的强度和表面起灰等。 A 保水性 B 和易性 C 黏聚性 D 工作性 16对按一、二、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梯段)中的纵向受力普 通钢筋,其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 A)。 A B C D 16对一般结构构件,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不应小于( A),弯折后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 5 倍。 A 90176。 B 45176。 C 135176。 D 180176。 170、圆形箍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其受拉锚固长度,且两末端弯钩的弯折角度不应小于 135176。 ,弯折后平直段长度对一般结构构件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 A)倍。 A 5 B 10 C 7 D 3 17 对按一、二、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梯段)中的纵向受力普通钢筋,其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 B)。 A B C D 17钢筋接头的位置应符合设计和施工方案要求。 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梁端、柱端( A)范围内不应进行钢筋搭接。 A 箍筋加密区 B 挠度较小处 C 剪力较小处 D 弯矩较小处 17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跨度( B)及以上,施工单位应当组织专家对专项方案进行论证。 A 12m B 18m C 16m D 15m 17混凝土强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T 50107的规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