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传统发展模式,向不超出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 清洁生产给人们以全新的概念,即把工业生产污染预防纳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可持续发展理论成为清洁生产的理论基础,清洁生产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实践,以保证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 清洁生产谋求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和产品设计过程中,防止污染空气、水和土壤,减少废弃物,以减少对人类的危害。 清洁生产也是一种认识世界的哲学思想,一般认为,伴随经济增长必然产生污染,但必须将污染控制在一种相对能接受的水平。 经济发展要考虑到自然生态环境的长期承载能力,使环境和资源既能满足经济发展目标的需要,又能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足以支持后代人的潜在需求。 与此同时,对环境保护要充分考虑到一定经济发展水平下的经济支持能力,采取积极可行的环境政策,配合和推进经济发展。 因此,清洁生产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方案。 二、实施清洁生产的途径、方法与步骤 清洁生产包括清洁的能源、清洁的生产过程和清洁的产品,是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行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一)可持续的生产 可持续生产的概念 可持续的生产是物质资料的生产、人类自身的生产和环境生产相互适应、相互平衡的生产。 物质资料的生产、人类自身的生产和环境的生产相互适应的理论对于指导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可持续生产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三种生产的协调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 协调需要具体的操作,协调操作就需要有能正确指导操作的理论、准则、方法和技术。 要使三种生产的运行关系从不和谐转变为和谐,关键在于协调三种生产之间的联系方式和内容,以确保整个系统的和谐运行,要协调各个生产环节内部运行的目标和机制,以保证三种生产的发展和三种生产之间的正确联系。 ( 1) 加强环境管理 深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加强环境管理的重要方面。 环境影响评价是对人类社会行为通过三种生产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 , 然后在此基础上去评价它们对三种生产和谐运行的贡献 ( 正负 、 大小 ) , 并据此对人类的社会行为进行调整。 ( 2) 开展环境建设 根据三种生产理论,应该开展环境建设。 具体来说就是调配人力资源和资金的投向,保证环境建设的投入。 环境建设不同于传统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它的根本任务不是为人的生产这个环节提供生活资料,而是协调三种生产之间的关系,保证环境能源源不断地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进而从根本上去解决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持续性的一个重大的基本措施。 ( 3) 协同社会行为 人类的社会行为由政府行为 、 市场行为和公众行为组成 , 其中政府行为处于主导地位。 政府可以把属于自己的各种手段结合成一个系统的整体行为 , 去提高公众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 从而去调控人口的增长 , 改变单纯追求物质享受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 , 并在注意向物质生产投放人力资源的同时 , 注意向环境生产投放人力资源 , 等等。 当然 , 政府也可能因为认识滞后或者短期利益的驱使 , 不顾环境生产的承受能力 , 去迎合物质资料生产单纯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倾向 , 去刺激公众追求高消费的倾向。 这就需要具有自觉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公众去约束政府的行为。 ( 二 ) 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资源的合理开发 、 持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为了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 ,首先要正确鉴别原材料 , 列出目前和将来能用的组成部分 , 制订将其转变为产品的方案。 实行跨行业协作 减少环境污染 二次资源综合利用 ( 三 ) 清洁生产的意识形成与技术推广 清洁生产意识培育 要深入有效地推行清洁生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