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63万吨薄板连轧车间工艺设计内容摘要:
,实现回转臂的精确定位。 电机输出轴上设有 1 气动抱闸系统,以便回转臂停在合适的位置上。 在事故情况下可以用副驱动即气动驱动,来实现回转台的转动。 在任何时刻,均可实现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转换,甚至在大包回转台正在转动时也可以。 装满钢水的大包由天车吊运到回转台的双叉臂上,然后转动到浇铸位置。 设备的布局设计时就考虑到,当中间包液面处于最高位置时,大包、中间包车和中间包之间不会发生任何干涉。 中间包车为半门式结构 , 主要 组成为:行走系统、升降系统、水口对中机构、称重系统、塞棒液压控制机构、侵入式水口的事故闸板液压机构、连续测温系统机械手和大包长水口机械臂。 中间包车升降机构由电动 机械螺旋千斤顶实现升降,有接近开关实现控制,升降行程为 600mm,升降速度最大为 30mm/s。 通过编码器实现对中间包位置和速度进行控制,能使侵入式水口自动地上下移动,均衡弯月面处的水口侵蚀,提高侵入式水口的寿命。 中间包行走驱动系统,主要由 2 个带变频器和编码器的电机、 2 个正交轴齿轮减速机和 4个车轮(其中两个带驱动)组成。 中间包车负载能力为 80t,最 小行走速度为 2m/min,最大行走速度为 20m/min,可实现紧急制动和紧急事故行走。 通过液压装置实现中间包位置的横向调整和水口对中,通过流量分配器保持液压缸同步运动,调整行程为 +75/75mm。 通过传动拖链向电机供电,传递流体和电信号。 称重系统主要由 4 个带放大器和空冷的称重单元组成,侵入式水口事故滑动闸板用于紧急切断中间包流出的钢水,切断速度为 300mm/s。 带液压缸、伺服阀和位置传感器的液压驱动机构,用来驱动塞棒,可手动也可自动,垂直行程手动为 140mm,自动时为 100mm,最大速度大于 100mm/s,塞棒液压控制机构和结晶器液位检测系统形成闭环控制,通过 PID 调节稳定控制结晶器液面。 连续测温系统机械手把持连续测温探头,用于浇注过程中中间包钢水温度连续测量。 大包长水口机械臂夹持大包长水口,带氩气封闭,机械臂可以实现旋转、水平移动和升降动作,升降由气动驱动,以保证大包长水口和大包滑动水口的准确严密啮合及更换水口。 每个中间包烘烤装置烧嘴数量为 3个。 最高预热温度为 1200177。 100℃,所用燃料为转炉煤气。 烘烤时间为 90min,燃料消耗为 1800m3/h,采用自动点火, PLC自动控 制温度,加热曲线(可编程)存于 PLC 中,盖上的热电偶提供反馈。 水口烘烤装置为负压抽风式,一个文式管由气动产生负压,通过水口将中间包内的热量吸入烘烤炉,能把中间包水口预热到合适的温度。 二冷室位于浇铸平台下。 包括一个封闭室和一套蒸汽排出装置,连铸平台和其下镀 锌钢板制成的二冷室墙组成大型整体封闭室,用来容纳从浇铸平台到拉矫装置末端的水和蒸汽。 蒸汽排出系统包括 2 台离心风机用来排出二冷室的蒸汽。 H2 漏斗型结晶器 H2( high speed,high quality)漏斗 型结晶器主要包括:两个漏斗型宽面铜板、两个多锥度窄面铜板、铜板背板、足辊、在线调宽装置。 结晶器支撑框架是焊接钢结构,安装在振动台上,结晶器冷却水自动进行连接,结晶器水套和振动台接水板通过 O 型密封圈进行密封。 冷却水的连接方式和对中销的设计,可以实现快速更换结晶器。 结晶器的固定面和松动面通过拉杆连接,带有弹簧的拉杆可以保证一套液压缸实现宽面打开。 铜板和背板设计成快速更换的结构,以实现磨损铜板的快速更换。 铜板材质为铜银合金,宽面铜板表面镀 Ni,铜板长度 1200mm,结晶器冷却方式为在铜板上钻孔通水冷却。 结晶器预留 安装电磁制动( EMBR)的空间。 足辊区冷却构成二次冷却的 3 环路。 结晶器的作用和基本组成 : 结晶器是连铸机的心脏,中间包内的钢水注入到结晶器后,在结晶器内初步骤固成具有一定外形的铸坯,生成一定厚度的坯壳,并被连续地从结晶器下口拉出,进入二冷区。 结晶器的主要作用: (1)在尽可能高的拉速下,保证出结晶器时形成足够厚度的坯壳,以抵抗钢水静压力而不拉漏。 (2)保证结晶器周边坯壳厚度均匀稳定地生长。 (3)结晶器内的钢水 —— 渣相 —— 坯壳 —— 铜板之间的相互作用,对铸坯表面质量有决定性的影响。 上述第 (1)个作用决定了铸机的生产率,而第 (2)、 (3)个作用决定了铸坯的表面质量。 结晶器的基本组成 : 结晶器宽边安装有六个液压缸用来打开和关闭结晶器铜板。 其中固定侧有两个液压缸,由单向阀和压力开关进行控制。 松动侧有四个液压缸,由带有压力传感器的单向阀和比例进行控制。 当掉电和液压失效时有一个蓄能器进行结晶器的事故关闭。 松动策顶部的压力为120bar,底部的压力为 140bar。 当进行结晶器在线调节时松动侧的压力将减小以阻止铜板表面刮伤。 当松动侧的压力降为 63bar 时自动尾出。 窄边的主要功能是进行结晶器宽度 和锥度的调节,以保证板坯尺寸和浇注安全。 调宽是通过 4 个用于上下主轴驱动的伺服电机、 4 个齿轮装置、 4 个蜗轮装置、 4个螺旋主轴实现的。 结晶器液位控制系统安装在结晶器上,液位控制系统包括:射线型和涡流型两种。 射线型液位控制系统:是在射线吸收和传递原理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来自放射源的一束射线经过结晶器和板坯,到达检测器表面。 在这个过程中,一部分射线被它经过的物质吸收,一部分传递到检测器表面。 结晶器液位与吸收量成正比,与传递量成反比。 结晶器液位控制系统嵌入到结晶器宽面。 自动化系统可 根据结晶器液位实现自动开浇。 同时,也可以进行液位控制(高低液位事故处理及停浇等)。 射线结晶器液位控制系统 :包括 1个线状放射源、 1个闪烁计数器,带有特殊电缆、 1 个用于系统控制的电器和电子系统。 涡流型液位控制系统:是建立在涡流原理上的。 检测器主线圈通电产生一个高频磁场。 相应地在结晶器内的钢液中产生一个涡流,在检测器的两个次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压。 结晶器内钢水液位的变化引起感应电压的变化。 因此,次级线圈电压可以衡量结晶器液位。 用两个次级线圈而不用一个,是为了减小结晶器两侧的影响。 为了能承受钢水的高温,主线圈和次级线 圈都用空气冷却,并用耐火材料进行保护。 检测器头安装在半自动操作臂上,手动移动,气动锁定。 在发生事故,例如溢钢时,检测器头可以通过转动从结晶器内取出。 检测器通过特殊电缆连接到电子系统。 当检测器不使用时,存放在安全位置。 进入工作位置之前,检测器自动进行校准。 液压振动台包括:固定框架、振动台、润滑系统、液压系统。 振动系统包括一个固定框架,通过一个平行四边形装置(短杆型)连接到振动台上。 在这种条件下,结晶器只能沿竖直方向运动。 振动台由 2 个液压缸驱动,每个液压缸有 2个伺服阀,一旦一个发 生故障,另一个可自动投入工作,每个液压缸都带有位置传感器用于位置反馈。 所有的振动参数(频率、振幅和波形)在线自动调整,以保证合适的负滑脱。 可实现正弦和非正弦振动。 振动装置通过冷却薄钢板与二冷室隔离,使所有的机械部件,如轴承、液压缸和伺服阀等都处在一个冷却和干净的环境中。 (拉出单元) 旋转除鳞机位于拉矫装置的出口。 用于铸坯表面除鳞和拉出铸坯。 主要包括: 3 对夹持辊、旋转除鳞机。 夹持辊包括一对装在入口,两对装在出口的传动辊,用来拉出铸坯,遏制高压水在铸坯表面的飞溅,夹持辊为分节辊形式,由 旋转接头通内冷水冷却。 旋转除鳞机包括 4 个带喷嘴的旋转除鳞臂, 2 套除鳞臂转动驱动系统(顶部和底部各一套),每一套驱动两个转动臂。 每个转动臂用一个可调速的液压马达驱动,以便根据拉速改变喷嘴的转速。 这两个速度从一个线形的数学规律。 在铸坯除鳞机上,支撑转动臂的顶部框架可以用液压缸倾翻,以便在维修和发生事故时容易进入。 喷头在转动臂上的布置应该保证当水冲击氧化铁皮时效率最高,进而保证完美的铸坯除鳞。 旋转喷嘴允许铸机以非常低的拉速拉坯,当除鳞速度很高时,而水量非常小,从而对铸坯表面的冷却降到最低。 水和氧化铁皮通过一个布置 在底部与排渣系统相连的斜槽。年产63万吨薄板连轧车间工艺设计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年产五万吨面粉生产线项目立项申报建议书
电、水、煤气等供应紧张的问题。 镇区所需供电、通讯、给排水等基础设施的管线 (道 ),均已沿道路 (铺 )架设。 项目从建设投入到使用均可直接接入镇区现有各系统。 七、施工条件 项目选址滨海县五汛镇民营创业园内 ,交通便利。 施工用水可取附近河流中水使用。 用电可从镇区供电母线上连接。 第五章 技术方案和设备方案 第一节 生产技术方案 一、工艺流程 麦间工艺流程
平面设计试用期转正工作总结(共9篇)
感才是我们最大的快乐。 最后,祝我们的公司能像巨龙般腾飞,像磐石般坚强稳固。 也祝愿 xx的每一个人身体健 康,幸福快乐。 总结人: xxx xxxx年 xx月 xx日星期 x篇二:设计工作人员转正工作总结工作总结及心得体会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间到公司已经三个多月了。 这是我人生中弥足 珍贵的一段经历,在这段时间里领导及同事在工作上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在生活上给予了 我极大的关心
年小学骨干班主任培训实施方案
班主任工作个案研究 3 路书红 副教授 专家讲座 学校工作创新与班主任工作 3 张萍 小教高级 经验交流 班级文化建设与班主任工作 3 马涛 小教高级 经验 介绍 班级环境文化设计 3 指导教师 案例研讨 班级文化建设研讨会 3 指导教师 学员论坛 班级活动方案设计 3 于伟利 小教高级 经验交流 主题班会的设计与实施 3 郑立平 副教授 经验交流 优秀班会课实录与点评 3 臧晓霞 小教高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