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训练基础教程15章电工实训内容摘要:
步电动机空载运行时,三相绕组中通过的电流称为空载电流。 绝大部分的空载电流用来产生旋转磁场,称为空载激磁电流,是空载电流的无功分量。 一般小型电动机的空载电流约为额定电流的 30 % —70 % ,大中型电动机的空载电流约为额定电流的 20 % —40% , 估算出空载电流大小;根据铭牌确定额定负载电流大小。 其操作步骤如下: 1)检查钳形电流表是否完好,按下手柄,看钳口是否能够灵活开启。 2)测量前对钳形电流表进行机械调零。 3)按电路图连接三相异步电机。 4)根据铭牌示数确定空载电流及 额定电流,依此选择合适量程。 5)测量时,应使被测导线处在钳口的中央,并使钳口闭合紧密,以减少误差。 6)测量完毕,要将转换开关放在最大量程处。 (三)用功率表测量功率 单相功率表的选用及接线规则 功率表通常都是多量程的,一般有两个电流量程,两个或三个电压 量程。 现以 D26 一 W 型功率表为例说明其使用方法。 ( 1)、正确选择功率表的电流量程和电压量程。 电流量程不能低于负载 电流, 同时电压量程不能低于负载电压。 ( 2)、功率表上标有 “* ”号的电流端和电压端被称为同名端,这是为 了使 接线不致发生错误而标出的特殊标记。 功率表的正确接法必须遵守 “同名端 ” 的接线规则,即功率表标有 “* ”号的电流端必须接至电源的一端,而另 一电流端则接至负载端。 电流线圈是串联接人电路的。 功率表上标有 “*”号 的电压端可以接至电流端的任意一端,而另一个电压端则跨接至负载 的另一 端。 功率表的电压支路是并联接入被测电路的。 ( 3)、功率表接线方式的正确选择。 功率表有两种不同的接线方式,即电压线圈前接和电压线圈后接。 ① 电压线圈前接法。 如图 153(a)所示,适用于负载电阻远比电流线圈 电阻大得多的晴况。 因为这时电流线圈中的电流虽然等于负载电流,但电压支路两端的电压包含负载电压和电流线圈两端的电压,即功率表的读数中多出了电流线圈的功率消耗。 如果负载电阻远比电压线圈电阻大,那么引起的误差就比较小。 ② 电压线圈后接法。 如图 153(b)所示,适用于负载电阻远比电压支 路电阻小得多的情况。 此时与电压线圈前接法情况相反,虽然电压支路两端的电压与负载电压相等,但电流线圈中的电流却包括负载电流和电压支路电流。 如果电压线圈的电阻远比负载电阻大,则电压支路的功耗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就较小。 图 153 功率表接线方式 ( 4)、单相功率表测量三相功率。 在三相四线制电路中,若负载对称,可用一只单相功率表测量其中一相负载的功率,然后将该表读数乘以 3 即为三相对称负载总功率。 这种方法称为一表法,如图 154 所示。 在三相四线制电路中负载多数是不对称的,需用三个 单相功率表才能测其三相功率,三个单相功率表的接线如图 155 所示,每个功率表测量一相的功率,三个单相功率表测得的功率之和等于三相总功率。 这种方法称为三表法 在三相三线制电路中,不论负载对称还。工程训练基础教程15章电工实训
相关推荐
万元)。 . 项目经理部 . 负责经办单笔小于 5万元(含)的具体采购。 . 项目总经理 . 审核紧急工程的工程 议标采购 报告。 . 批准 单笔小于 5万元(含)的工程 议标采购 报告。 . 工程采购 /招标领导小组 . 批准单笔大于 5万元的工程 议标采购 报告。 5. 工作程序 . 议标采购 的范围 . 以下情况下,采取 议标采购 方式: a) 因市场垄断原因,供方不足三家的; b)
个设计单位为主体设计单位,主体设计 单位对建设项目设计的合理性和整体性负责。 第三,建设单位应当向设计单位提供开展设计所需的详细的基础资料,并进行有效的技术经济交流,避免因资料不完整造成设计保守、投资失控等问题。 第四,建立严格的初步设计审查和批准制度,通过严格的复核、专家评议等制度,层层把关,确保评审工作质量。 在初步设计审查中,技术方案是审查的核心和重点,重大技术方案必须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
计工作质量 的检查。 设计文件应包括:说明工程形象的各种文件,各种专业设计图、规范,设备清单和工程的各种技术经济指标说明,以及设计依据的说明文件、边界条件的说明等,设计文件应能够 为施工单位和各层次的管理人员所理解。 技术改造部 会同相关部门分析设计构思、设计工作内容、设计成果的正确性、全面性、安全性,识别系统错误和薄弱环节。 分析工程设计付诸实施和工程建成后能否安全、搞笑、 稳定、经济的运行
一律由分公司统一提供 ,各分包外联单位不准私购安全帽 。2)安全帽必须具有抗冲击 、抗侧压力 、绝缘 、耐穿刺等性能 ,使用中必须正确 佩 戴 ,安全帽使用期为 年 。 ②安全带 1)采购安全带必须要有劳动保护研究所认可合格的产品 。 2)安全带使用 2 年后 ,根据使用情况 ,必须通过抽验合格方可使用 。 3)安全带应高挂低用 (架子工除外 ),注意防止摆动碰撞 ,不准将绳打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