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热力学(ii)教案内容摘要:

设计 启发式、讨论式、举例式 教学 手段 课堂讲授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 1)复习上次课内容( 10’ ) ( 2) 一元稳定流动基本方程( 20’ ) ( 3) 喷管中气流参数变化和喷管截面变化的关系( 30’ ) ( 4)气体流经喷管的流速流量计算 ( 30’ ) 作业或思考题 P133 , , 教学 后记 课程 工程热力学( II) 课题(章节) 编号 16/36 内容 分析 重点 活塞式压气机工作原理,余隙容积影响,压气机耗功计算 难点 余隙容积影响,压气机耗功计算 关键 活塞式压气机工作原理,压气机耗功计算 教学 目的 理解活塞式压气机工作原理,余隙容积影响,单级、多级压气机耗功计算 教法 设计 启发式、讨论式、举例式 教学 手段 课堂讲授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 1)复习上次课内容( 10’ ) ( 2) 单级活塞式压气机的压气过程( 20’ ) ( 3) 活塞式压气机余隙容积的影响( 20’ ) ( 4)单级、多级压气机的耗功计算( 30’ ) ( 5) 叶轮式压气机压气过程( 10’ ) 作业或思考题 P133 , 教学 后记 课程 工程热力学( II) 课题(章节) 编号 17/36 内容 分析 重点 内燃机三种 典型动力循环的特点 、 计算 及比较 难点 混合加热循环 关键 内燃机三种 典型动力循环的特点 、 计算 及比较 教学 目的 掌握内燃机三种 典型动力循环的 工作过程、过程 特点 、 计算 及效率比较 教法 设计 启发式、讨论式、举例式 教学 手段 课堂讲授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 1)复习上次课内容( 10’ ) ( 2) 动力循环概论 ( 10’ ) ( 3) 内燃机混合加热循环 ( 30’ ) ( 4)内燃机定容、定压加热循环( 25’ ) ( 5) 三种循环比较 ( 15’ ) 作业或思考题 P149 61, , 教学 后记 课程 工程热力学( II) 课题(章节) 编号 18/36 内容 分析 重点 燃气轮机循环热力过程组成及特点,循环热力计算 难点 实际燃气轮机循环 关键 燃气轮机 循环热力过程组成及特点,循环热力计算 教学 目的 掌握 燃气轮机理论、实际循环工作过程、过程特点及热力计算 教法 设计 启发式、讨论式、举例式 教学 手段 课堂讲授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 1)复习上次课内容( 10’ ) ( 2) 燃气轮机工作过程 ( 15’ ) ( 3) 燃气轮机理论循环 ( 20’ ) ( 4)燃气轮机实际循环( 20’ ) ( 5) 提高燃气轮机效率的途径 ( 25’ ) 作业或思考题 P149 66, 教学 后记 课程 工程热力学( II) 课题(章节) 编号 19/36 内容 分析 重点 水蒸气的特性及水蒸气图表的使用 难点 由水蒸气特性了解一般气体的特性 关键 水蒸气图表的使用方法及确定实际气体基本状态参数的常用方法 教学 目的 通过研究水蒸气特性,了解实际气体与理想气体的区别。 掌握确定实际气体基本状态参数关系的方法 教法 设计 启发式、举 例式 教学 手段 课堂讲授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 1)复习上次课内容( 10’ ) ( 2) 水蒸气的饱和状态( 20’ ) ( 3) 水蒸气的产生( 20’ ) ( 4)水蒸气图表( 20’ ) ( 5) 实际气体状态方程的常用确定方法( 20’ ) 作业或思考题 P169 , 教学 后记 课程 工程热力学( II) 课题(章节) 实验 2 编 号 20/36 内容 分析 重点 增加工质热力状态、凝结、汽化、饱和状态等基本概念的理解 ; 掌握CO2 的 pvt 关系的测定方法 ; 学会用实验测定实际气体状态变化规律的方法和技巧。 难点 临界点的确定及现象观察 关键 增加工质热力状态等基本概念的理解 , 掌握 CO2 的 pvt 关系的测定方法 教学 目的 通过实验, 增加工质热力状态、凝结、汽化、饱和状态等基本概念的理解 ; 掌握 CO2的 pvt 关系的测定方法 ; 学会用实验测定实际气体状态变化规律的方法和技巧 教法 设计 演示式 教学 手段 实验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 1)介绍实验装置及实验过程( 30’ ) ( 2) 测定 CO2 的 pvt 关系 ( 30’ ) ( 3) 测定 CO2 在低于临界温度( t=20℃、 27℃)饱和温度和饱和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 ( 30’ ) 作业或思考题 实验报告 教学 后记 课程 工程热力学( II) 课题(章节) 编号 21/36 内容 分析 重点 空气压缩制冷循环特点及计算 难点 关键 掌握 空气压缩制冷循环特点及计算 方法 教学 目的 掌握 空气压缩制冷循环特点及计算 方法 教法 设计 启发式,举例式 教学 手段 课堂讲授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 1)逆向卡诺循环 ( 30’ ) ( 2) 空气压缩制冷循环热力过程组成及特点 ( 30’ ) ( 3) 空气压缩制冷循环热力过程计算 ( 30’ ) 作业或思考题 P184 , , 教学 后记 课程 工程热力学( II) 课题(章节) 编号 22/36 内容 分析 重点 蒸汽压缩制冷循环 难点 蒸汽喷射式制冷,吸收式制冷 关键 蒸汽压缩制冷循环计算,了解 蒸汽喷射式制冷,吸收式制冷热力过程 教学 目的 掌握蒸汽压缩制冷循环特点、计算,了解 制冷剂 热力性质,了解 蒸汽喷射式制冷,吸收式制冷热力过程 教法 设计 启发式,举例式 教学 手段 课堂讲授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 1)复习前次课内容( 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