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力学性能复习资料内容摘要:

2:使塑性材料强度增高,塑性降低缺口敏感度:金属材料对缺口的敏感性指标用缺口试样的抗拉强度σbn与等截面尺寸光滑试样的抗拉强度σb的比值作为材料的缺口敏感性指标,称为缺口敏感度应力状态软性系数:最大切应力τmax与最大正应力σmax的比值表示它们的相对大小HR洛氏硬度值HV维氏硬度值HK努氏硬度值HBW布氏硬度值NSR缺口敏感度σbb抗弯强度σbn缺口抗拉强度σbc脆性材料的抗压强度第三章冲击吸收功Ak:式样变形和断裂所消耗的功,单位J Ak=GH1-GH2低温脆性当试验温度低于某一温度tk时,材料由韧性状态变为脆性状态,冲击吸收功明显下降,断裂机理由微孔聚集型变为穿晶解理型,断口特征由纤维状变为结晶状,这即低温脆性,转变温度tk称为韧脆转变温度,亦称韧脆转变温度。 韧脆转变的物理本质 断裂强度σc随温度的变化较小,而屈服强度σs对温度十分敏感,随温度降低,屈服强度升高,两者的交点tk即为韧脆转变温度。 T>Tk σc>σs 韧性断裂T<Tk σc<σs 脆性断裂影响韧脆转变温度的冶金因素晶体结构:体心立方金属及合金存在低温脆性。 普通中低强度钢的基体都是体心立方点阵的铁素体化学成分的影响:1)间隙溶质元素↑→韧脆转变温度↑2) 置换型溶质元素一般也能提高韧脆转变温度,但Ni和一定量Mn例外。 3) 杂质元素S、P、As、Sn、Sb等使钢的韧性下降晶粒尺寸:细化晶粒使材料韧性增加金相组织 1) 对低强度钢:按tk由高到低的顺序:珠光体→上贝氏体→铁素体→下贝氏体→回火马氏体2) 对中碳合金钢且强度相同,tk:下贝氏体<回火马氏体;贝氏体马氏体混合组织>回火马氏体3) 低碳合金钢的韧性:贝氏体马氏体混合组织>单一马氏体或单一贝氏体4) 马氏体钢的韧性:奥氏体的存在将显著改善韧性钢中夹杂物、碳化物等第二相质点对钢的韧性有重要影响,影响的程度与第二相质点的大小、形状、分布、第二相的性质及其与基体的结合力等性质有关。 二、外界因素 温度 加载速率 试样尺寸和形状AK冲击吸收功AKVV形缺口试样冲击功FATT50-冲击试样断口中结晶区面积占整个断口面积50%时NDT无塑性转变温度,以低阶能开始上升的温度定义的韧脆转变温度第四章应力强度因子KI:表示应力场的强弱程度。 断裂韧度Kic的测试(式样的形状、尺寸及制备)试样的形状、尺寸及制备 四种试样:三点弯曲,紧凑拉伸,C型拉伸,圆形紧凑拉伸试样。 试样厚度、裂纹长度、韧带宽度有严格要求:预先估计KIC(类比法),再逼近。 试样材料、加工和热处理方法也要和实际工件相同;预制裂纹长度有一定要求,疲劳裂纹长度%W,。 影响断裂韧度的因素(1) 、内因化学成分 细化晶粒的元素→强度↑、塑性↑→KIC↑; 强烈固溶强化的元素→塑性↓→KIC↓; 形成金属间化合物并呈第二相析出的元素→塑性↓→KIC↓;基体相结构和晶粒大小的影响 基体相结构易于产生塑性变形→KIC↑,如对钢铁材料:面心立方的KIC高于体心立方的KIC。 晶粒大小对KIC的影响与对常规力学性能的影响不同,一般,晶粒细化→KIC↑,但某些情况下,粗晶粒的KIC反而较高。 夹杂和第二相的影响 非金属夹杂物→KIC↓; 脆性第二相的体积分数↑→KIC↓; 韧性第二相形态和数量适当时→KIC↑; 钢中微量杂质元素(Sb、Sn、As等) →KIC↓。 显微组织的影响 板条马氏体>针状马氏体。 回火索氏体>回火托氏体>回火马氏体下贝氏体>上贝氏体马氏体组织中存在一定的残余奥氏体→KIC↑(二)、 外界因素对断裂韧度的影响 温度一般大多数结构钢的断裂韧度随温度降低而下降,但随材料强度增加,KIC随温度变化的趋势趋于缓和。 应变速率 应变速率↑→KIC↓,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