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线照相工艺规程内容摘要:

条件有一项发生改变时 ,应校正曝光曲线 ,每台在设的 X射线上均应有曝光曲线图表 . 根据所用 X 射线机的曝光曲线图表选择曝光规范 ,最低曝光应优选 X 机应先接通电源 ,并预热 5 分钟 ,并训机使之达到所需的曝光量 ,如选用的焦距 L1或 700mm时 ,应按平方反比定律修正曝光量 . 每张底片的照相日期要准确 ,如实地进行记录 ,当对射线照相工艺卡所提供的曝光规范有改变时 ,应作好记录 . 1暗室处理 暗室环境条件 (1) 暗室的安全灯应反发出暗红色的弱光并经胶片灰雾度试验到达校准要求方可使用 . (2) 暗室内的工作台和地面均必须保持清洁 ,尽量杜绝 “ 化学灰尘 ” 引起的底片假显示 . (3) 暗室的干区(工作台,切片刀)应始终保持干燥,不得溅上任何液体(包括水、药液、油等)。 暗室工作人员应经过考核 RTⅠ级或以上级别的人员上岗。 胶片暗示处理基本程序: ( 1) 胶片剪切及装入暗袋; ( 2) 已拍摄胶片显影; ( 3) 停影或水漂洗代替停影; ( 4) 定影; ( 5) 冲洗; ( 6) 初步观察及信息反馈; ( 7) 干燥。 17. 已拍摄的胶片不宜久放,应尽快进行显影处理,防止潜影衰退。 1 射线胶片、增感屏和药液的配制 无损检测( RT)采用 AB 级,应采用 T3类或更高类别胶片,胶片的本底灰雾度≤ . 铅箔增感屏 ﹤ PB≤ ,增感屏表面光洁无折痕。 ,或使用市场套装药粉(严格执行套内说明书)停影液是由 3%醋酸加入 93%的水配制而成。 1 按时操作过程 胶片剪切及装入暗袋 ( 1) 操作人员应保持手上清洁(或戴丝质手套)必须在平台裁切胶片。 胶片应按规定的尺寸,胶片隔离的状态下裁切。 ( 2) 暗袋要处理清洁,增减屏应事前检查,不合格品应废弃,再去工作台使用。 ( 3) 胶片在装暗袋时,不得弯折挤压,剧烈摩擦等 ( 1) 显影液的温度控制在 20177。 2℃之间,用手粘住胶片的一角,将其夹在洗片架上,显影中的胶片应作上、下垂直抖动,防止与桶壁相互粘连。 ( 2) 正常显影时间为 58分钟,这主要是取决于药剂的温度及老化程度,超过时间下限时应更换新液。 在相应结束后,将胶片侵入停影液里约半分钟,以中和遗留的显影 活性,如不能使用停影液,则应在清水中强行抖动,进行漂洗约 1 分钟 4.定影 胶片侵入定影液时,在第 1分钟内,要均匀做上下方的移动约 10 秒钟,然后让其在定影中 侵渍到定影结束(定影时间至少为达到底片通透时间的 2倍,定影时间不得超过 20分钟,否则应更换新液,整个定影过程中要注意胶片粘贴)。 5. 水洗 底片冲洗的效率与冲洗用水水温、水流量有关,冬季底片冲洗时间为30 分钟,夏季底片 冲洗 时间为 20 分钟,秋季为 25分钟。 6. 初步观察及信息反馈 在用水冲洗的过程中,暗定人员应初步观察底片的 质量情况,如发现底片黑度明显不足,明显的伪缺陷,定位标记和标识标记不全或掩盖被检焊缝影像,应记下这些底片的片号,并立即通知复照。 20 干燥 1 . 将冲洗的底片挂入底片干燥箱内烘干。 2 . 干燥后的底片应妥善放置,不得划伤、弄脏等,最后将全部底片用纸 包好交评片人员。 21 评定 1 . 评片人员须持有 RTⅡ或 RTⅡ以上资格人员担任。 2. 评片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公司的各种生产工艺,从严从实进行评定, 评 片依据 JB/。 第二章(适用于压力管道)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壁厚 T≥ 2mm 的碳素钢、低合金钢、奥氏体不锈钢、镍及镍合金、铜及铜合金制承压设备管子及压力管道的熔化焊环向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测。 2 具体要求 透照布置 ( 1) 应根据工件特点和技术条件 的要求选择适宜的透照方式。 小径管 (D0≤100mm)环向对接焊接接头倾斜透照和垂直透照方式见第一章图 3( a、 b)。 ( 2) 一次透照长度 一次透照长度应以透照厚度比 K 进行控制。 AB 级射线检测技术和环向对接焊接接头的透照厚度比应符合表 3 的规定。 整条环向对接焊接接头所需的透照次数可按 计算也可参照透照次数曲线图确定。 表 3 允许的透照厚度比 K 射线检测技术级别 AB 级 B 级 环向焊接接头 K≤ ) K≤ 对 100mm< DO≤ 400mm的环向对接焊接接头 (包括曲率相同的曲面焊接接头 ),AB、 B 级允许 采用 K≤。 ( 3) 透照次数曲线图 对外径 D0> 100mm 的环向对接焊接接头进行 100%检测,所需要的最少透照次数与透照方式和透照厚度比有关,这一数值可从图 2~ 图 5 中直接查出。 ( 4) 由图确定透照次数的方法从图中确定透照次数的步骤是:计算出 T/D0、D0/f,在横坐标上找到 T/D0值对应的点,过此点画一垂直于横坐标的直线;在纵坐标上找到 D0/f 对应的点,过此点画一垂直于纵坐标直线;从两直线交点所在区域确定所需透照次数;当交点在两区域的分界上时,应取较大数值作为所需的最少透照次数。 图 2 源在外单壁透照环向对接焊接接头,透照厚度比 K= 时的透照次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