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制度内容摘要:

强烈传染性的病人应安置在单独病房,病室应事先进行消毒,且远离妇产科区域,出院时做好终末消毒。 地面清洁与消毒应达到以下要求:地面应湿式清扫,保持清洁,当地面没有明显污染情况下,用清水擦拖地,每日 12 次。 当有血迹、粪便、体液等污染时,应即时用有效氯 500mg/L 消毒剂拖地。 肝炎病毒污染的表面可用 1000mg/L 有效氯含量溶液。 对结核病人污染 的地面,可用 %过氧乙酸消毒液或含氯消毒剂擦洗。 拖洗工具使用后应先消毒、洗净,再晾干。 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医护人员的手部皮肤的清洁和消毒应达到以下要求: 10 ( 1)洗手设备:病房及各诊疗室应设有流水洗手设施,开关采用脚踏式、肘式或感应式;肥皂应保持清洁、干燥,可用液体皂;可选用纸巾、风干机、擦手毛巾等擦干双手。 擦干毛巾应保持清洁、干燥,每日消毒;不便于洗手时,应配备快速手 消毒剂。 ( 2)洗手指征:接触病人前后,特别是在接触有破损的皮肤粘膜和侵入性操作前后;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后,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ICU、母婴同室、新生儿病房等重点部门时,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脱手套后。 ( 3)洗手方法:用清洁剂揉搓掌心、指缝、手背、手指关节、指腹、指尖、拇指、腕部,时间不少于 1015秒,流动水洗净。 ( 4)手消毒指征: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穿脱隔离衣前后;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接触特殊感染病原体后。 ( 5)手消毒方法:用快速手消毒剂揉搓双手;用消 毒剂浸泡双手。 ( 6)外科刷手应用刷子蘸洗涤剂将指甲内污物刷净,并洗净双手臂,擦干,再用手消毒剂刷手或泡手。 刷手或泡手时间必须符合要求。 1保持检查室、治疗室、计生手术小区、产房小区地面整洁,每天通风换气,视情况用消毒液擦拭物品、台面和拖地,每天用紫外线作空气消毒,每周彻底大清扫一次,各室抹布、拖把等用具应分区专用,每月作空气细菌培养一次。 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保持室内外清洁,定时通风,采用湿式清扫,每日拖地两次,定期空气消毒。 体温表、压舌板等用品严格做到一人一份,一用一消毒。 其 11 他诊疗用具应根 据不同性质定期消毒。 定期更换诊疗床上被褥,传染病人使用后,按规定隔离消毒。 分诊、预诊工作中,发现传染病人,应及时采取有效隔离措施。 遇到病人血液、呕吐物、排泄物污染环境时,立即清除并进行消毒处理。 病员应在指定地区候诊、检查和治疗,不得在门诊各处活动,以防交叉感染。 医疗器械和消毒用具按各类病种专用,并定期做好消毒工作。 每天下班前,做好终末消毒工作。 护送传染病人的推车或担架应用隔离大单保护,如被污染,立即消毒处理。 按不同的季节和对象做好卫生宣教工作。 1发现传 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时,按规定上报疫情,就地隔离,进行消毒。 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工作制度 医疗废物产生地点贴有《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方法的示意图或文字说明》。 12 根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按医疗废物的类别,将医疗废物分置于符合医疗废物包装物、容器标准且有警示标识规定的包装物和容器内。 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物和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它缺陷。 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等高危险废物,应当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化学消毒处理。 隔离的 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排泄物,应按规定严格消毒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物,并及时密封。 放入包装物或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病理性废物不得取出。 盛装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容器的 3/4 时,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容器的封口紧密、严实。 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工作人员衣帽整洁,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医疗废物前后均应洗手,必要时用消毒液擦手。 各种无菌物品、器械、敷料、溶液消毒与更换制度 根据 物品的性能选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消毒灭菌。 耐热、耐湿物品灭菌首选物理灭菌法;手术器具及物品、各种穿刺针、注射器等首选压力蒸汽灭菌;油、粉、膏等首选干热灭菌。 不耐热物品如 13 各种导管、精密仪器、人工移植物等可选用化学灭菌法,如环氧乙烷等灭菌,内窥镜可选取用环氧乙烷或 2%戊二醛浸泡灭菌。 消毒首选物理方法,不能用物理方法消毒的方选化学方法。 化学灭菌或消毒,可根据不同情况选择灭菌、高效、中效、低效消毒剂。 使用化学消毒剂必须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影响灭菌或消毒效果的因素等,配制时注意有效浓度,并按规定定 期更换、监测。 更换灭菌剂时,必须对用浸泡灭菌物品的容器进行灭菌处理。 各种无菌物品、器械、敷料均应定位、定量、定人保管,随时检查,及时补充,一切抢救用物专用、专效、专人保管。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妇产科不得自行购入;使用前应检查包装有无破损、失效、产品有无不洁净等;使用时若发生热原反应、感染或其它异常情况时,必须留取样本送检,按规定详细记录,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药剂科和设备采购部门;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后,须进行消毒、毁形、并按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禁止重复使用和回流市场。 注:医 院必须从取得省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和卫生行政部门颁发卫生许可证件的生产企业或取得《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的经营企业(进口的一次性导管等无菌医疗用品应具有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统一集中购进合格产品。 每次购置,采购部门必须进行质量验收,订货合同、发货地点及货款汇寄帐号等应与生产企业 /经营企业相一致,并查验每箱(包)产品的检验合格证、生产日期、消毒或灭菌日期及产品标识和失效期等,进口的一次性导管等无菌 医疗用品应具灭菌日期和失效等中文标识。 医院保管部门专人负责建立登记帐册,记录每次订货与到货的时间、生产厂家、供货单位、产品名称、数量、规格、单价、产品批号、消毒或灭菌日期、失效期、出厂日期、卫生许可证、供需双方经办人姓名等。 物品存放于阴凉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