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饲养技术资料内容摘要:

注意的是乳房炎牛的初乳和近期用过氢链霉素的奶牛,初乳不能发酵初乳,否则发酵会发生变质变臭(图2-1) (三)犊牛的饲喂方法 喂养犊牛要做到定时、定次数、定温度、定数量、并一定要保持卫生。 1. 定时间定次数:喂犊牛的时间和次数应该固定下来。 每天可喂3次,每次喂的时间也不能随意变动。 遵守时间和次数有利于犊牛消化利用营养成份。 2. 定温度:喂奶的温度要固定在37-38℃,不可忽冷忽热。 在上述温度下,最有利于消化。 不定温易发生下痢;过高时,犊牛饥饿感会使其急速吃奶,易损伤粘膜。 每次挤完奶后应立即喂犊牛,此时温度正合适,放置后温度下降,反而麻烦。 3. 定数量:定数量并不是指喂量总是不变的,而是指要按标准量饲喂,不要忽多忽少。 当然要停奶时应在前10天左右逐渐减少喂奶量,然后停奶。 培育一头犊牛一共喂多少奶,每天喂多少量,这要根据不同断奶方法来定,不同的地区,不同地区,场家,奶牛户都有所不同。 一般的来讲 ,若以3个月断奶例,则第一个月每天 — 公斤,第二个月 — 公斤,第三个月 — 公斤,全期共用奶 430 公斤左右。 若两个月断奶,第一个月每天喂 — 公斤,第二个月— 公斤,全期共用奶 300 公斤。 现在提倡犊牛早期断奶,每天喂 — 公斤,生后 8 天补喂犊牛开食料 42天断奶,全期共用鲜奶 150 公斤,这种断奶方法可大大节省犊牛培育费用,并可促进犊牛瘤胃发良,使犊牛长成后利用粗料能力增强,应大力提倡。 4. 保证卫生:饲喂犊牛一定要注意卫生,否则犊牛易患下痢。 17 首先要注意奶的质 量,奶一定要保证没有问题。 乳房炎乳喂犊牛时一定要煮沸10分钟,以杀灭细菌,直接喂犊牛是错误的,被险出酒精阳性乳的奶(群众称之为“挂管奶”或“酸奶”)如果不是因保存不当导致的酸败奶,一般没有什么问题,可喂犊牛。 喂犊牛的奶桶,剩奶后一定要洗干净,最好用热碱水和毛刷刷洗2-3次,再用清洁水洗烫之后倒放,备下次使用。 吃完奶后,要用清洁抹布把犊牛口周围擦干净,以减少吃完奶后犊牛间相互吸吮动作,防止将毛吸入胃内,影响消化。 犊牛培育应提倡早期断奶。 所说的早期断奶是指在犊牛生后30-42天断奶。 通过近早饲喂替代奶的代 乳品和犊牛料,节省鲜奶消耗,降低消耗,降低培育费用,促进瘤胃发育。 为什么要提倡早期断奶 节约鲜奶:传统犊牛饲喂方法需要 600— 800 公斤的鲜奶,早期断奶只需要 150公斤的鲜奶可以节约大量的饲养费用。 可以促进瘤胃发育: 饲料类型 瘤胃乳头长度(毫米) 母乳 母乳 +粗饲料 母乳 +开口料 注:犊牛对乳的利用在前两个月比较有效,两个月以后,母乳就供应不上读牛的发育,而且对犊牛的瘤胃的发育还有影响。 前两个月最好不要给粗饲料。 .对于体重 50 公斤,日增重 公斤, 每天饲喂乳脂率为 母乳的犊牛,当18 蛋白达到犊牛所需要的水平,能量只能达到犊要求的 66%,而且铁和 VD 都远远达不到犊牛所需要的水平。 有的奶牛户也许会提出这样的疑问,给犊牛喂量奶,不是会影响犊牛发育吗。 确实,低奶量培育犊牛,早期发育会稍稍落后于高奶量培育,但慢慢会追上,而且不影响成年后的产奶量。 实际上,在奶牛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低奶量培育犊牛已经普及。 另外,奶牛产犊公母各占一半,公犊通过低奶量培育可做为肉牛肥育,它的肥育效果比当地的黄牛强。 目前各地肉牛肥育事业,已开始逐渐热起来,过去生下公犊卖掉采血至死的情 况会逐渐改变,浪费奶公犊这样的宝贵肥育牛源是十分可惜的。 因此说对犊牛实行低奶量培育是有把握的,同时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2.犊牛低奶量培育方法较多,这里向奶牛户介绍一种经过我们实践研究可行的方法。 这种方法是,利用犊牛料,在产后 8 天开始补料,由少到多,产后 42 天断奶,全期共用鲜奶150公斤。 具体的断奶方法是(远大牧业犊牛饲养程序): 、犊牛开食料(犊赛虎 6615): 5— 7 日龄,对犊牛进行诱导采食,使之熟悉开食料的口感。 8 日龄时,开始正式饲喂开食料。 从 2 两开始喂起,每天加半两料,当犊牛 每天可以采食到 — 2 斤(大约是 42— 45 天)时即可断奶。 8 天内可喂初乳、鲜奶 10 斤,之后可遵循犊牛多吃进 2 两开食料,减掉 1 斤奶的原则。 ,每天坚持加 1 两料,连加 10 天,使每天采食量达到 — 3 斤,坚持这个料量喂到 90 日龄,犊牛哺育阶段即告结束。 (五)犊牛饮水 犊牛饮水要用温开水(37-38 ℃ ),以防止发生下痢。 19 饮水次数每天最少2次,否则每天只饮一次水,犊牛一次饮水量过大,易发生下痢。 大体上2个月龄的犊牛,喂奶的每天饮水2-3公斤,断奶的6-8公斤。 3月龄的犊牛,喂奶的每天饮 水4-5公斤,停奶的9-11公斤,另外夏季饮水量高,冬季低。 (六)保证犊牛的健康 饲养犊牛最关键的问题是保证健康,避免损失。 保证犊牛健康的措施之一是上述饲养技术要求去做,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每天多观察,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⑪ 观察精神状态:喂 奶时,当饲养人员接近犊牛时,健康的犊牛会双耳伸前,抬头迎接,犊 牛双眼有神,呼吸有力,动作活泼,显示出强烈的食欲。 而有问题的犊牛则精神不振发蔫。 ⑫ 观察粪便状况:观察粪便可了解犊牛消化道的状态和饲养管理状况。 在清扫圈舍时要注意观察犊牛粪便是否正常。 正常的犊牛在哺 乳期内,粪便呈黄褐色,粘粥状。 若粪便稀,有恶臭味,有气泡,混有粘液则属不正常。 随犊牛补料和干草,犊牛粪便颜色变黑变硬并显盘状。 此时若饮水量不足则粪便变得非常干硬。 ⑬ 观察呼吸状况:有犊牛正常情况下,呼吸均匀,每分钟20-50次。 呼吸在胸和腹肋作用下完成。 若犊牛发喘、呼吸时胸部活动大,还伴有咳嗽,流鼻涕症状,应注意观察。 ⑭ 测体温和心跳:当发现异常情况后,应立即测体温和心跳,并坚持多测几次,做好记录,以便于兽医诊断。 犊牛正常体温在 ℃ 之间,比成牛高半度。 当犊牛体温达 40℃ 时称微烧, 4041℃ 时称中烧 ,4142℃ 时称高烧 . 犊牛心跳次数较快 ,每分钟 120— 190 次 ,以后随着生长发育,心跳次数减少,长成成牛后每分钟60-85次。 发现犊牛异常后应立即采取处理方法,不要拖拉,影响治疗效果。 20 2.控制犊牛下痢和肺炎 下痢和肺炎是犊牛常见病。 尤其是在第一周发病率最高。 上述两种病引起犊牛死亡占犊牛总死亡数的50%,因此控制这两种病的发病率十分重要。 ⑪ 下痢:下痢对犊牛危害最大,犊牛被病菌感染或饲养管理不当均会发生该症。 发病牛拉稀便,粪便恶臭,犊牛发蔫,脱水。 若处理不及时,最后常脱水死亡。 控制下痢也要 以预防为主。 一是卫生,要求注意各方面的卫生,对犊牛生活环境要定期消毒。 二是要严格按饲养技术饲养犊牛,喂奶量、饮水量不要过多,喂犊牛料要逐渐过渡,不要一开始就大量饲喂。 三是要给犊牛床敷没垫草。 四是要减少犊牛间相互传染的机会,应该单栏饲养犊 牛。 最好使用活动牛栏。 活动牛栏可每隔一段时间换一个地方,以保证卫生。 发现犊牛下痢后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要减少喂 奶量和犊牛料用量,或者暂停止喂犊牛料,使消化道暂休息。 同时要给犊牛补充体液。 因为一拉稀,犊牛损失大量体液,必得补充,否则脱水严重会引起犊牛死亡。 补液可请兽医处理, 也可以自己处理,处理方法是买回“人工盐”(各地兽医院均有),按说明书配成液体喂给犊牛,其中应加些葡萄糖果,不要加普通白糖,白糖小犊牛消化不好,最好加些维生素B 1 、B 2 和维生素C。 另外还可加些氯霉素和土霉素,酵母片和多酶片等抗细长素和助消化药物。 补液后一般的下痢都会得到控制,并逐渐恢复。 民间土方也可以采用。 如牛奶中添置入加盐的浓茶水,或加些米汤。 另外给犊牛腹部用热毛巾热敷也有好的效果。 ⑫肺炎发生肺炎的主要原因有环境温度突然变化,牛舍粉尘过大,通风不良,卫生差,尿氨味过大等。 病菌牛喘粗气,食欲差,喜卧、鼻 镜干、耳朵根热,咳嗽、流鼻涕。 预防要注意卫生和舍内环境。 对病菌牛可采用药物治疗与护理结合的方法,可请兽医处理。 轻度的可按每公斤体重注射 — 万单位的青霉素, — 万单位的链霉素,每日肌肉注射2-3次,病重者可静脉注磺胺二甲基嘧啶,每公斤体重70毫克;维生素C,每公斤体重10毫克;维生素B 1 每公斤体重30-50毫克,5%葡萄糖 5001500 毫升,每日2-3次。 3. 其它管理技术 21 ⑪犊牛栏:犊牛应单单栏饲养,并应该用活动的牛栏。 除特别寒冷的天气外,生后3-5天的犊牛都应该放在舍外犊牛栏内露天饲养。 犊牛栏可由小舍和围栏构成,可用水板、纤维板构成。 这种培育犊牛的方法在奶牛业发达的国家已相当普及, 这种培育方式可大大提高犊牛成活率,并有利于锻炼犊牛的生理机能,使犊牛强壮。 ⑫刷拭:刷拭可能使牛体清洁卫生,并可增强血液循环,使人牛亲近,犊牛温顺,便于管理。 每天可刷拭1-2次。 ⑬运动:生后20天内的犊牛不需要特别的运动,20天后可逐渐增加活动。 第一次放出时,要控制犊牛活动量,否则犊牛会狂奔乱跑,发生危险。 ⑭去角:犊牛10天左右可断角,断角有利于日后管理。 断角可用烙铁,破坏角的生长点,不可烙轻,也不可烙得过 重。 现在群众养的牛多不断角,这不好。 以后应该逐渐推广犊牛断角技术。 断角可减少牛角划份身体的机会,有些顶人的牛断角后,可减轻对人的威胁。 三、 育成牛的饲养管理 犊牛从断奶开始到第一胎产犊阶段称为育成牛。 在奶牛的育成阶段,饲养管理如何,直接影响到体型、体重和乳腺发育,影响奶牛的终身产奶性能。 因此对育成的培育决不能忽视。 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表明,那种认为育成牛不产奶,花太多饲料不合算的想法是错误的。 如果饲养管理不好,会使牛的发育不好,月龄达 1618 个月时也长的不大,群众管这种牛叫“疙瘩牛”。 这种牛体格小,乳腺发育不良。 那么是不是说营养水平越高越好呢。 当然也不是。 营养水平过高,又仅水平过高,不仅花钱多,还会使育成牛过肥,脂肪长到乳腺内,占据有效泌乳窨,同样不利于产奶,因此养好育成牛有个“适度”营养的问题。 也就是说,营养水平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即可保证到第一次配种时体格体重达到要求,又不要过分。 (一) 育成牛发育到什么程度为好 前面已经提到,育成牛发育速度过慢过快都不好。 那么具体讲,育成牛发育到什么程度为好呢。 首先要考虑的指标是育成牛的日增重,也就是说首先要搞清育成牛一天增重多少为好。 22 育成牛生长指标 2 月龄 4 月龄 6 月龄 10月龄 14月龄 16月龄 24月龄 体高( cm) 88 100 110 122 127 129 137 体重 (Kg) 80 130 180 270 365 410 650 日增重 (Kg) 由于农村缺乏大秤,不好秤体重,可能通过目测膘情来估计日增重。 一般来讲,保证育成牛有八成膘,则其增重速度较合适。 总之,如果过肥,多余的脂肪会沉积在乳腺组织内,影响泌乳器官发育。 这样的奶牛乳房外观好看,但在挤奶前后乳房大小差异不太,手摸乳房 弹性差,乳腺内填充着脂肪。 人们将这样的乳房叫做“肉乳房”。 此外,育成牛骨盆狭窄,如果过肥,脂肪还易在骨盆部位沉积,因此往往初次产犊不顺利,难产、 胎衣不下多,产后食欲差。 育成牛的饲养管理 犊牛断奶后,瘤胃功能迅速发育,但牛的消化道容积仍然有限,吃进的饲料要精些,否则肚子吃得很大,但营养还是不足,因此这段时间的犊牛,配合精料不可缺少。 断奶后的犊牛可以开始放牧,放牧开始时要有一个过渡埋藏。 首先要让其习惯食入割下的青草和舍外活动,然后再逐渐增加放牧时间。 过渡时间可 1520 天之间,通过这种过渡,可以避免一些放 牧造成的麻烦,如可避免放牧休克症等。 在这段时间,仅靠放牧还不行,每天还应该补充 公斤配合精料。 具体喂量应该根据草地情况确定,如果草质好,喂量可少些;草质差,喂量应多些。 23 如果不是在放牧期,此时精料用量应根据粗料品质,每天喂 — 公斤左右。 粗料要用优质干草,有青贮时可喂些青贮,要使牛养成多吃粗料的习惯。 这段时间牛的饮水量增加,应保证饮水,此外防病灭病也要注意,这段时间牛的抗病力较差。 1. 7月龄到11月龄 育成牛到7月龄以后,如果是在放牧期,草质较好时,要以放牧为主,每天可另外再补 公斤配合精料。 若在非放牧期,在尽量利用粗饲料的基础上,精料喂量,大型品种应达 公斤,中小型品种应达 公斤。 如果有青贮,青贮喂量可按月龄除以2计算(公斤)。 如8月龄牛,每头每天可喂4公斤青贮。 到达 10— 14 月龄时,要注意母牛的发情情况。 在农牧区,有些公牛未实行阉割或输精管结札术,有的奶牛户养的小育成牛就在被子偷配上的,结果严惩影响了小母牛发育,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2. 14— 15 月龄到初次配种 到达 14 月龄时,育成牛已经进入性成熟阶段,有发情表现,同时乳房皮肤变薄变松,多稍稍隆起。 到初次配种阶段( 16— 18 月龄)乳房开始渐渐胀起来。 这段时间,喂精料量可参照 10— 14 月龄时的标准饲喂。 3. 初次配种到产头胎牛 在 1516 月龄时,育成牛已全面成熟,妊娠前半段时间,在放牧条件下,草场条件好时,可再给 公斤配合精料。 若舍饲时每天可喂 公斤精料, 1012 公斤干草。 若用青贮,青贮喂量可达 10 公斤,干草 56 公斤。 精料的具体喂量应根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