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全套习题解答1-12章内容摘要:

及近郊区条件,参考表 4- 2, 取 n=, n1=1/3, n2=2/3,代入 P91( 4- 22)得 12/54/1 3/23/110 2 8 1 sssnsnH HH HuHQnH  。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限值为 (年均),代入 P109( 4- 62) Hue QHyzbs  )( 20 = HHH s   310)()( 更多环评报告书、工程师考试资料来自中国环评网: 解得 mHHHH sss 12/5  于是 Hs=162m。 实际烟囱高度可取为 170m。 烟囱出口烟气流速不应低于该高度处平均风速的 ,即 uv= =。 但为保证烟气顺利抬升,出口流速应在 20~30m/s。 取 uv=20m/s,则有 muQDvv   ,实际直径可取为。 解: 高架连续点源出现浓度最大距离处,烟流中心线的浓度按 P88( 4- 7) Hzyzzyzy HzHzyu Q  ,02222221 ]}2 )(e x p []2 )() { e x p [2e x p (2  zyzy uQHHuQ  2 ]2/2 4e x p [1[2 2 2  (由 P89( 4- 11) Hz  ) 而地面轴线浓度yzeHu Q   2m a x2 2。 因此, 2)2(44)2/(22222221 eHeHeHeHuQuQzyzzy  得证。 作业习题解答 第五章 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 解: 在对数概率坐标纸上作出对数正态分布的质量累积频率分布曲线, 读出 = m 、 d50= m 、 d15。 9= m。 50  ddg。 作图略。 解: 更多环评报告书、工程师考试资料来自中国环评网: 绘图略。 解: 在对数概率坐标纸上作出对数正态分布的质量累积 频率分布曲线,读出质量中位直径 d50( MMD) = m 、 = m 、 d15。 9= m。 50  ddg。 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P129( 5- 24) mN M DN M DM M D g  2  ; P129( 5- 26) mdN M DdLgL  2 ; P129( 5- 29) mdN M Ddsvgsv  2 。 解: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P135( 5- 39)按质量表示 gcmdS Psvm / 23  P135( 5- 38)按净体积表示 323 / cmcmdS svV  P135( 5- 40)按堆积体积表示 323 /)1(6 cmcmdS svb  。 解: 气体流量按 P141( 5- 43) smQNNNN /11000)(21 321 ; 漏风率 P141( 5- 44) %20%100100002020%1001 21  N NN Q ; 除尘效率: 考虑漏风,按 P142( 5- 47) %1 0 0 0 1 2 0 0 11 22   NN NN  不考虑漏风,按 P143( 5- 48) % 4 12  NN 解: 由气体方程 RTMmPV  得 LgRTPMVm / 29)( 5    更多环评报告书、工程师考试资料来自中国环评网: smAQv / 2 734 231 000 0 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P142( 5- 45) PaP 1 31 28 2 。 解: 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P145( 5- 58) %99%)801% ) (951(1)1)(1(1 21   T 粉尘浓度为 33 /10/ mgmg ,排放浓度 10( 1- 99%) =; 排放量 =。 解: 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P144( 5- 52)iii ggP121 ( P=)计算,如下表所示: 粉尘间隔 / m ~ ~ ~ 1~2 2~3 3~4 质量频率 /% 进口 g1 出口 g2 %/i 93 95 90 92 粉尘间隔 / m 4~5 5~6 6~8 8~10 10~12 20~30 其他 质量频率 /% 进口 g1 出口 g2 0 %/i 98 98 100 据此可作出分级效率曲线。 解: 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P144( 5- 54)   % g。 解: 当空气温度为 53 ,/9 1   mkg。 当 dp= m 时,应处在 Stokes 区域。 首先进行坎宁汉修正: smMRTv / 3   , 更多环评报告书、工程师考试资料来自中国环评网: mv   , 2  pdKn 。 则 )] x p([1  KnKnC , smgCdu pps / 52  。 当 dp=4000 m 时,应处于牛顿区, smgdu pps /)(   。 5002 7 5 0 0 0Re 56    ud pp ,假设成立。 当 dp= m 时,忽略坎宁汉修正, smgdu pps /2 。 经验证 Rep1,符合 Stokes公式。 考虑到颗粒在下降过程中速度在很短时间内就十 分接近 us,因此计算沉降高度时可近似按us计算。 dp= m h= 10- 5 30= 10- 4m; dp=40 m h= 30=; dp=4000 m h= 30=。 解: 设最大石英粒径 dp1,最小角闪石粒径 dp2。 由题意, gdgd pppp 2211  故  ppppdd 。 解: 在所给的空气压强和温度下, sPamkg   53 ,/2 0 。 dp=200 m 时, 考虑采用过渡区公式,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P150( 5- 82): smgdu pps /)( )10200()(    2 0 0 0Re 56   p ,符合过渡区公式。 阻力系数按 P147( 5- 62) Re  pPC。 阻力按 P146( 5- 59) 更多环评报告书、工程师考试资料来自中国环评网: NuACF pDp 82262 )10200(   。 解: 圆管面积 232 41 mdA  。 据此可求出空气与盐酸雾滴相对速度 smAQu s / 101 2 7 3 3    。 考虑利用过渡区公式: )(1 5   gdu pps  代入相关参数 sPamkgmkg p   5333 ,/,/  及 us=可解得 dp=66 m。 56   p ,符合过渡区条件。 故能被空气夹带的雾滴最大直径为 66 m。 解: 粒径为 25 m ,应处于 Stokes 区域,考虑忽略坎宁汉修正: smgdu pps / 22  。 竖直方向上颗粒物运动近似按匀速考虑,则下落时间suHt s 2  ,因此 L== 122m=171m。 解: 在给定条件下 sPamkg   53 ,/8 1 。 当 dp=10 m ,粉尘颗粒处于 Stokes 区域: smRudu tppc / 2 7 00)101(18 252622   。 dp=500 m ,粉尘颗粒处于牛顿区: Rudud tppcp2322  。 因此 smR udu tppc / 2  。 经验证, Rep=1307500,假设成立。 更多环评报告书、工程师考试资料来自中国环评网: 作业习题解答 第七章 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 解: 由亨利定律 P*=Ex, 500 2%= 105x, x= 10- 5。 由 y*=mx, m=y*/x= 10- 5=376。 因 x= 10- 5很小,故 CCO2=。 )/(%2500 343* Pamm olPCH   100g 与气体平衡的水中约含 44 100 10- 5/18=。 解: 在 1atm 下 O2在空气中含量约。 = 104x 解得 O2在水中摩尔分数为 x= 10- 6。 解: 20》 C 时 H2S E= 105kPa,分压 20atm %=。 P*=Ex, x=P*/E= 10- 5,故 C*H2S=。 H=C/P*=( 103) = 10- 3mol/( ) =115mol/( ) 由 ,108121611511  hKkkHK AllgAl。 )/()( 32* 2 hmm o lCCKN SHSHAlA 。 解: GB=5000 =4750m3N/h。 Y1=, 32 %547 50 )47 5050 00( Y; )( m a x 21m i n  X YYGL BS。 因此用水量 Ls= = 105m3N/h。 由图解法可解得传质单元数为。 解: GB=10 =, Y1=, Y2=。 作出最小用水时的操作线, xmax=。 故 0 6 2 )( m i n BsGL, Ls= =。 更多环评报告书、工程师考试资料来自中国环评网: 图解法可解得传质单元数为。 mLaH y )( 。 Hy= =。 解: 利用公式 0 KL ,将已知数据代入  0 KK ,解得   min65 min/28500mK 因此 m in2 7 8 56512 8 5 0m a x 。 解: mVaK b m in / 230)( 30    m 39。  KL , kgaSLxb )01 2 2 ( 2  。 解: XT cm3/g P atm lgXT lgP P/V 30 1 0 51 2 67 3 81 4 93 5 104 6 依据公式 nT kPX 1 ,对 lgXT~lgP 进行直线拟合:  ,即 K=30, n=; 依据公式mm VPBVVP  1 ,对 P ~P/V 进行直线拟合: PVP 00  , 即 Vm=200, B=。 解: 三氯乙烯的吸收量 V= 104 %=, M=。 由理想 气体方程 RTMmPV  得 hkgRTPVMm / 35   因此活性炭用量 kgm 430 ; 体积 340 5 7 mmV  。 更多环评报告书、工程师考试资料来自中国环评网: 解: Y1= 苯 /kg 干空气, 硅胶苯 kgkgYX /28 )16 ( 111 , Y2=0, X2=0。 故操作线方程为 X=。 当 Y=Yb= 苯 /kg 干空气时, X= = 苯 /kg 硅胶。 Y*= = 苯 /kg 干空气。 * YY ,由此可求得  YYb YYdY* 近似值; 同时,   WeWb a ba bWeWb AAb w wdwwY。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