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安装和拆除施工工艺标准内容摘要:

,然后安装背楞和支撑,校正后固定。 ( 3) 待钢筋保护层垫块及钢筋间的内部撑铁安装完毕后,支另一侧模板,墙身较高时要合理设置混凝土浇筑口。 ( 4)为了控制墙的厚度,内外模板之间用 8 号铁丝或螺栓紧固,加外模支撑,防止模板外倾。 ( 5)模板底部应留清扫口。 2采用定型组合钢模板支墙板时,钢模板下端应垫平,并紧靠定位基准线,用钢管作立楞及背楞,用 U 形卡上下左右连接成整体。 内外模板用对技螺栓及“ 3”形扣件紧固,用斜撑调整固定其垂直度。 定型组合钢模板不够模数时,用板材作定型板。 钢管均用φ 48 规格,以便用脚手架组合扣件。 2圆形池壁用定型组合 钢模板支模时,首先应根据圆池直径大小,合理地选择钢模板宽度,并画出模板组装图。 拼装模板时,应在钢模板缝中夹马粪纸或φ 3 橡皮条,以满足模板的圆弧度要求。 2为了保证圆形池壁位置的准确性,应采取以下措施。 ( 1)在浇注池底垫层时,在池壁外模及内斜脚处理好预埋件,一般间距500mm,组焊成固定架,用以支承池壁内外模板,并在固定架上按圆池内外模板弧度,焊上φ 16 左右环形钢筋,用以固定池壁模板位置。 ( 2)在池壁内侧垫层上同时应预埋有拉、顶内侧池壁模板的预埋件,一般距离池壁约 2/3~ 1 的池壁高度,外模拉、顶支撑可 用木桩或废短角钢打入土层中。 ( 3)安装曲面可变桁架或用 [8~ [12槽钢加工成圆形钢楞,间距一般 750mm,再背以 2φ 48 钢管,间距一般 600mm,按高度为每 750mm 穿φ 12 对拉螺栓,壁下部用支撑,上部用φ 12 钢筋加紧线器对拉。 ( 4)为了及时检测弧度和半径,应在池中心预埋控制点。 ( 5)池壁模板支撑不得顶支在脚手架上。 2模板拆除应符合以下规定。 ( 1)拆模顺序一般应后支的先拆,先支的后拆。 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 重大,复杂的模板拆除应有拆模方案。 ( 2)承重摸板及 其支架拆除,如无设计要求时,应符合 的规定。 ( 3)不承重的侧模板应在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模。 2多层楼板模板支柱的拆除,应按下列规定进行: ( 1)当上层楼板正在浇灌混凝土时,下层楼板的模板和支柱不得拆除。 再下一层楼板的模板和支柱应视浇混凝土楼层荷载和本楼层混凝土强度而定,如荷载很大,拆除应通过计算确定。 一般荷载时,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即可拆除。 达到设计强废 70%时,保留部分跨度 4m 以上大梁底模及支柱,其支柱间距一般不得大于 3m。 ( 2)在拆除模板过程中,如发现混凝土有影 响结构、安全、质量问题时,应暂停拆除,经过处理后,方可继续拆模。 五、质量标准 模板安装 ( 1)主控项目 〈 1〉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对照模板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方案观察。 〈 2〉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砼接槎处。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 1)一般项目 〈 1〉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1]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砼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 板内不应有积水; [2]模板与砼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 [3]浇筑砼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4]对清水砼工程及装饰砼工程,应使用能达到设计效果的模板。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 2〉用作模板的地坪、胎模等应平整光洁,不得产生影响构件质量的下沉、裂缝、起砂或起鼓。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 3〉对跨度不小于 4m 的现浇砼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 1/1000~ 3/1000。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应抽查构件数量的 10%,且不少于 3 件;对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 10%,且不少于 3 间;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