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道路测量方案内容摘要:

等级 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 mm) 路线 长度 ( km) 水准仪型号 水准尺 观测次数 往返交叉闭合差 ( mm) 与已知点联测 附合或环线 三等 6 ≤ 50 DS3 双面 往返各一次 往一次 177。 12 L 注: L 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 km), n 为测站数 本工程高程测量采用水准仪及双面水准尺逐点往返进行观测。 每 站观测时,采用中丝法读尺。 为提高读数精度,前后视的距离应尽量不大于 40 m。 内业计算 检查外业观测成果符合规范要求后,可进行内业计算。 根据已知导线点的坐标及边的方位角和外业的导线观测成果,推算各导线点坐标,并评定测量精度。 若闭合差大于容许值时应分析原因后重测;若闭合差满足精度要求,应按要求进行平差计算。 内业计算中数字取值精度为:观测方向值及各项改正数为 1”,边长观测值及各项改正值为,函数位数 7 位,边长与坐标 ,方位角 1”。 对高程控制线路采用条件观测平差,并计算按千米高差全中误差。 内业计算最后成果取值应精确到。 内业计算结束后,将成果资料以图、表形式进行保存,作为施工放样或加密控制点的依据。 7 四 、施工定位放样 按照图纸中结构不同的施工部位,分别制定不同的测量方法,以满足不同精度的要求和不同的施工标准 ⑴ 现况调查及原地貌测量 在施工前,应先放出路基征地线(红线),并调查与记录征地线范围内需拆迁或改移的建(构)筑物、树木、文物古迹、各类地下管线等。 若征地线范围不能满足施工需要,应及时以书面形式报告监理及建设单位。 应放出设计图纸中过种管 线 等结构物的中心线位置,并调查其平面位置与高程是否与现况相符。 若不相符,应及时向监理及建设单位提出,经其确认后再由设计单位进行变更设计。 在现况调查结束后,应计算每一桩号中心坐标与对应的路基宽度,放出路基中线与边线。 为保证填方段路基边坡的压实度,在每侧路 面设计边线外加宽 3m 作为 征地 边线。 如遇到路基范围内有不适宜材料需挖除、换填,必须在开挖之前与换填之前测量其范围及深度,并经监理工程师确认。 路基清表前,均应按纵向 50m 测设一断面,横断方向 610 点测量原地面高程。 若地形复杂,可以按纵向 1020m 测设一断面, 所有点位及高程数据应记录在册。 在清表后,恢复所有点位并测量此时地面高程作为清表后的地面高程。 ⑵ 路基施工测量 填方段路基每填一层恢复一次中线、边线并进行高程测设。 在距路床顶 内,应按设计纵、横断面数据控制;达到路床设计高程后 8 应准确放样路基中心线及两侧边线,并将路基顶设计高程准确测设到中心及两侧桩位上,按设计中线、宽度、坡度、高程控制并自检,自检合格并报监理工程师确认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路基挖方段应按设计高程及边坡坡度计算并放出上口开槽线;每挖深一步恢复一次中线、边线并进行高程测设;高程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