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工程支设方法内容摘要:
模板工程支设方法 模板工程支设方法1、柱模板方柱模板安装,先将柱子第一段四面模板就位组拼好,校正调整好对角线,要求模板竖直,位置准确,并用柱箍固定。 然后以第一段模板为基准,用同样方法组拼第二段模板,直到柱全高。 各段组拼时其水平接头和竖向接头要同时用 U 形卡正反交替连接,在安装到一定高度时,要进行支撑或搭结,以防倾倒,并用支撑式拉杆上的调节螺栓校正模板垂直度。 安装程序如下:搭设安装架子 第一段模板安装就位 检查对角线、竖直和位置 安装柱箍 第二、三等段模板及柱箍安装 安装有梁口的柱模板 全面校正检查 群体固定。 柱模安装注意事项(1)柱模与梁模连接处的处理方法:保证柱模长度符合模数,不符合部分放到节点部位处理,以梁底标高为准,由上往下配模,不符模数部分放到根部处理。 (2)支设的柱模,其标高、位置要准确,支设应牢固,高度在 4m 和 4m 以上时,一般应四面支撑。 (3)柱模板根部要用水泥砂浆堵严,防止跑浆。 (4)柱模的浇筑口和清扫口,在配模时应一并考虑留出。 (5)梁柱模板分两次支设时,在柱子混凝土浇筑达到拆模强度时拆下部模板,最上一段柱模先保留不拆,以便于与梁模板连接。 80×1木枋 14对 拉螺 杆 80×1木枋 每 柱 面 三根801木枋铁 介 子 柱 模 板 平 面 示 意 图 14对 拉 螺杆柱 模 板 安 装 示 意 图 板螺 母 18 板预 埋 撑 脚 板801080×1木枋 801080 14对 拉 螺杆杂 木 枋 斜 撑每 柱 面 二 根18 板 14对 拉 螺杆钢 开 边 斜 撑每 柱 面 二 根 1一80×1木枋 每 柱 面 三根2、梁模板复核梁底标高,校正轴线位置无误后,搭设和调平梁模支架,安装水平拉杆和剪刀撑,固定楞条和梁卡具,再在模楞上铺设梁底板,用钩头螺栓与楞条固定,拼接角模,然后绑扎梁钢筋,安装并固定两侧模板,插入对拉螺杆拧紧,最后调整梁平直,跨度大于 4m 时按设计要求起拱 L/400。 安装程序复核梁底板标高、校正轴线位置 搭设梁模支架 安装梁卡具 安装梁模底板 绑扎梁钢筋 安装两侧梁模 穿对拉螺栓 按设计要求起拱复核梁模尺寸位置 与相邻梁模连接固定梁模安装注意事项(1)梁口与柱头模板的连接特别重要,可采用方木、木条镶拼的方法。 (2)底层梁模支架下的土地面应夯实平整,并按要求设置垫木,排水通畅。 多层支设时,应使上下支柱在一条垂直线上。 (3)起拱应在侧模外楞连接前进行,起拱后再连接侧模内外楞,紧固对拉螺栓,调整梁模口平直,卡上梁口卡。 (4)使用扣件钢管脚手作支撑,扣件要拧紧,横杆间距不大于 柱间距不大于 2m。 3、剪力墙模板组装前检查安装门、窗口模板安装第一步模板(两侧)安装内龙骨调整模板平直安装第二步至顶部两侧模板安装内龙骨并调平直安装穿墙螺杆安装外龙骨加斜撑并调模板平直与墙、柱、楼板模板连接剪力墙模板支设详见剪力墙模板支设示意图所示。 4、电梯井道内模安装顺序如下:组装检查安装就位模板并调整平直安装穿墙螺拴安装横楞调整模板平直与柱、楼板模板连接。 具体如附图所示:剪 力 墙 模 板 支 设 示 意 图 14螺 杆8厚 胶 木 板0 2 48钢 管0 片电 梯 井 道 整 体 提 升 筒 模 示 意 图 筒 模 支 模 和 拆 模 示 意 图预 留 孔吊 钩铰 链 式 角 模方 钢 龙 骨 花 篮 螺 栓 脱 模 器托 架 平 台 拆 模 支 模托 架平 面 模 板5、梁模板(1)施工工艺流程:弹出梁轴线及水平线并复核搭设梁模支架安装梁底模龙骨或梁卡具安装梁底模板梁底起拱绑扎梁钢筋安装梁侧模安装上下锁口龙骨、斜龙骨及腰龙骨和对拉螺栓复核梁模尺寸、位置与相邻模板连接牢固(2)在柱混凝土或支架上弹出梁的轴线及水平线,并复核。 (3)安装梁模支架之前,在专用支架上要铺设通长脚手板,并且楼层间的上下支座应在一条直线上。 立杆采用双排,间距 1200杆上连固 100×100杆中间和下方加横杆或斜杆,立杆加可调支座。 (4)在立杆上调整预留梁底模板的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后,拉线安装梁底模并找直。 (5)在底模上绑扎钢筋,经验收合格后,清除杂物,安装梁侧模板,将梁侧模板与底板连接,用梁卡具或安装上下锁口龙骨及外竖龙骨,附以斜撑,其间距一般为 750梁高起过 600,需加腰撑,并穿对拉螺栓加固,梁侧模上口要拉线找直,用定型夹子固定。 (6)复核检查梁模尺寸,与相邻梁柱模板连接固定。 在楼板模板处时,在梁上连接木枋,与板模拼接固定。 6、楼板模板(1)施工工艺流程:搭设支架安装主次龙骨调整楼板下皮标高及起拱铺设楼板模板检查模板上皮标高、平整度(2)支架的立杆从边跨一侧开始,依次逐排安装,同时安装龙骨及横杆,立杆纵横间距 1200龙骨间距 1200龙骨间距 3003)支架搭设完毕,要认真检查板下龙骨与立杆连接及支架安装的牢固与稳定,根据给定的水平线,认真调节支模翼托的高度,将龙骨找平。 (4)铺设模板先与墙模或柱模连接,然后向跨中铺设平模,相邻两块模板用木枋龙骨连接,最后对于不够模数的模板和窄条缝,采用拼缝模或木方嵌补,但拼缝应严密。 (5)楼板模板安装注意事项:组拼时宜以每个节间从四周先用阴角模板与墙、梁模板连接,然后向中央铺设,相邻模板拼缝应严密、不漏浆。 满 堂 红 高 支 模 大 样 图 10*垫 木木 枋150钢 管扫 地 杆水 平 连 结 杆 )立 杆 6 120立 杆钢 管18夹 板 80*木 枋 810对 拉 螺 杆管 形 卡山 木 枋 30斜 撑 木 板梁 侧 板 固 定 示 意现浇楼板支撑7、坑洞吊模支设吊模全部采用木模,即用九层板加木枋加工,采用钢管内撑使坑洞在浇筑砼时成型,防止吊模移位,坑洞吊模支设示意图如下: 50×1吊 :2吊488、楼梯模板楼梯模板采用封闭式支模的方法,在踏面上进行模板封闭以确保踏步的几何尺寸准确、不变形。 同时也保证了楼梯钢筋不被踩坏,以及砼的振捣充分。 其工艺为:根据图纸设计的标高,搭设平台架、平台楼梯梁架,支好模板,然后计算出楼梯踏步的斜底板,搭设架子并在斜板下钉倒锲,以防斜板下滑。 在斜板和板侧确定楼梯的宽度和高度,弹线钉梯步侧板,用压条钉牢。 模板安装完毕检查尺寸无误后,用电钻在楼梯上对穿打眼,楼梯板上面用两对钢管沿斜面排放,用 12 对穿螺杆套上 160×100×10板垫块,用螺帽拧紧进行加固,因楼梯模板的支撑数量一般都比较少,为防止梯段模板在浇筑时发生踏陷,应适当起拱,拱高宜为跨度的(以斜长计)2。 如下图: 楼 梯 踏 步 定 型 模 板2 0吊 环三 角 垫 木 48双 钢 管 主 龙 骨501木 龙 骨间 距 竹 胶 模 板12对 拉 螺 栓 配 螺 帽 2 10槽 钢 50 1木 带2 梯 宽 度2 10槽 钢 梯 宽 度 2吊 环 碗 扣 脚 手 架 间 距 90楼 梯 支 模 图 L=楼梯宽度50 木 条长 同 楼 梯 宽三 角 垫 板 与 螺 栓 支 架 焊 牢 20钢 筋 固 定 卡焊 于 螺 栓 支 架 上2 0螺 栓 支 架4 254 25三 角 垫 板图。模板工程支设方法
相关推荐
模板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常见模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根据目前*工程高层建筑地下室、主体模板制作安装质量的现状,模板尺寸错误、支设不牢而造成工程质量问题时有发生,为保证砼、钢筋的混凝土结构与构件的外观平整和几何尺寸的准确,以及结构的强度和刚度等。 因此特编制以下模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望引起各方高度的重视。 (一) 象:由于模板间接缝不严有间隙,混凝土浇筑时产生漏浆,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
计法 • 全新设计法从根本上重新考虑产品或服务的提供方式,零起点设计新流程,其驱动因素主要是由于经营环境的变化或者客户价值的重新定义。 •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能够抛开现有流程中所隐含的全部假设,从根本上重新思考企业开展业务的方式, • 由于新设计从目标开始,因此提供了绩效飞跃的可能性。 其缺点是实现所要求的组织变革相当困难,且风险高,对企业正常运营干扰大。 47 全新设计法特征 • 战略与全局性
,然后安装背楞和支撑,校正后固定。 ( 3) 待钢筋保护层垫块及钢筋间的内部撑铁安装完毕后,支另一侧模板,墙身较高时要合理设置混凝土浇筑口。 ( 4)为了控制墙的厚度,内外模板之间用 8 号铁丝或螺栓紧固,加外模支撑,防止模板外倾。 ( 5)模板底部应留清扫口。 2采用定型组合钢模板支墙板时,钢模板下端应垫平,并紧靠定位基准线,用钢管作立楞及背楞,用 U 形卡上下左右连接成整体。
作工序流程图 目的:明确怎样、何时、在何处我们应对工序进行衡量以保证客户满意。 流程图的标记: 代表工序的开始和结束 包含以动词开始的一句话,代表一个行动 表示在次序中从一个行为到下一行为的主要流程方向 代表判断 这是什么 步骤 6 拟定实施计划 为什么要这样做 如何做 密切注意事项: •培训 •征求客户对程序目的的认同 •获取支持,以确保新的优化程序的顺利实施 进展计划(下一步行动计划)
故 预防控制措施 1 支撑系统搭设不规范 坍 塌 1.必须编制施工方案,方案中包括模板 支撑设计计算书,且必须经过上级部门审批后方可施工。 模板施工事故应急预案 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6 2.进场的支撑杆件必须为合格品。 2 模板吊装 不规范 起重伤害 1.吊装司机和信号工必须持证上岗; 2.吊装区域设置禁戒线,严禁人员进入; 3.经常检查吊索具,保持安全有效; 4.严禁在大雨
性 流程的结构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如串联、并联、反馈等。 但表现形式的不同,给流程的输出效果带来很大的影响 如何划分一个流程 如果一个流程没有让三个不同岗位感到很烦恼的话,你就不要把它作为一个流程 ---哈默博士 (流程重组概念指出者) 流程管理与其他管理体系的关系( 1) “流程管理 ” 是 “ 管理丛林 ” 中的一棵树木 流程管理 瓶颈管理 质量管理 其他管理 如何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