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复习内容摘要:

要求。 如何设置 灌浆孔和泌水孔。 作用:( 1)保护预应力筋,防止锈蚀;( 2)是预应力筋与混凝土能有效的粘结,以控制超载时裂缝的间距与宽度并减轻梁端锚具的负荷 状况 要求:孔道内水泥浆应饱满、密实,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 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水泥浆,其水灰比不应大于 ;搅拌后 3h 泌水率不宜大于 2%,且不应大于 3%。 泌水应能在 24h 内全部重新被水泥浆吸收。 为改善水泥浆性能,可掺 缓凝减水剂。 水泥浆应采用机械搅拌,以确保拌和均匀。 搅拌好的水泥必须过滤(网眼不大于 5mm)置于贮浆桶内,并不断搅拌以防水沉淀。 设置: 灌浆前应全面检查构件孔道及灌浆孔、泌水孔、排水孔是否畅通。 对抽拔管成孔,可采用压力水冲洗孔道;对预埋波纹管成孔,必要时可采用压缩空气清孔。 宜先灌下层 孔道,后灌上层孔道。 灌浆工作应缓慢 均匀地进行,不得中断,并应排气通顺,在出浆口出浓浆并封闭排气孔后,宜再继续加压至 ~,稳压 2min,再封闭灌浆孔。 当孔道直径较大且水泥浆不掺微膨胀剂或减水剂进行灌浆时,可采取二次压浆法或重力补浆法。 超长孔道、大曲率孔道、扁管孔道、腐蚀环境的孔道等可采用真空辅助灌浆。 ? 柱的校正:包括平面位置、垂直度和标高。 标高的校正应在与柱基杯底找平时同时进行。 平面位置的校正,要在对位时进行。 垂直度的校正,则应在柱临时固定后进行。 首先在脱钩 后电焊前进行初校;在柱接头电焊后进行第二次校正,观测焊接应力变形所 引起的偏差。 此外,在梁和楼板安装后还需检查一次,以消除焊接应力和荷载产生的偏差。 柱在校正时,力求下节柱准确,以免导致上层柱的积累偏差。 但当下节柱经最后校正仍存在偏差,若在允许范围内可以不再进行调整。 柱的固定:分为临时固定和最后固定, ⑴ 柱子对位后,应先将楔块略为打紧,待松钩后观察柱子沉至杯底后的对中情况,若已符合要求即可将楔块打紧,使之临时固定。 当柱基杯口深度与柱长之比小于 1/20,或具有较大的牛腿的重型柱,还应增设待花篮螺丝的缆风绳或加斜撑 措施来加强柱临时固定的稳定性。 ⑵柱校正后,应将楔块以每两个一组对称、均匀、分次地打紧,并立即进行最后固定。 在柱脚与杯口的空隙中浇筑比柱子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 混凝土的浇筑应分为两次进行,第一次浇至楔块底面,待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 25%时,即可拔去楔块,再将混凝土浇满杯口,进行养护,待第二天浇筑混凝土强度达到 70%后,方能安装上部构件。 ,其布置方式有哪几种。 试比较其优缺点。 布置方式:斜向布置、正反斜向布置及正反纵向布置 要求:优先考虑斜向布置,因此种布置 方式便于屋架的扶直就位。 只有当场地受限时,才采用其他两种形式。 在屋架预制布置时,还应考虑屋架扶直就为及扶直的先后顺序,应将先扶直后吊装的放在上层。 同时也要考虑屋架两端的朝向,要符合吊装时对朝向的要求。 对屋架绑扎有何要求。 在哪种情况下应采用横吊梁。 ⑴屋架的绑扎点应选在上弦节点处,左右对称,并高于屋架重心,使屋架起吊后基本保持水平,不晃动、倾翻。 吊索与水平线的夹角不宜小于 45176。 ,以免屋架承受过大的横向 压力;必要时,为了减少绑扎高度和所受的横向压力,可采用横吊梁。 吊点的数目及位置与屋架的形式和跨度有关,一般应经吊装验算确定。 在 屋架两端应加溜索,以控制屋架的转动。 ⑵当屋架跨度小于或等于 18m时,采用两点绑扎;屋架跨度为 18~24m时,采用四点绑扎;当跨度为 30~36 时,采用 9m横吊梁,四点绑扎;侧向刚度较差的屋架,必要时应进行临时加固;对于组合屋架,因刚性差、下弦不能承受压力,故绑扎时也应用横吊梁。 对起重机和构件平面布置有何要求。 吊装方案:( 1)采用自行式塔 式起重机吊装方案( 2)采用履带式起重机吊装方案 .(3)采用自升式塔式起重机吊装方案 起重机的布置: A单侧布置(当屋面宽度小,构件重量较轻时常采用单侧布置) B双侧布置(适用于房屋宽度较大或构件较重的情况下) C 跨内单行布置(场地狭窄,在房屋外侧不可能布置起重机;反之,则可用一台起重机环形吊装) D 跨内环形布置(当房屋较宽,构件较重,起重机跨内单行布置不能起吊全部构件,而受场地限制又不可能跨外环形布置时,宜采用跨内环形布置) 预制构件现场布置: 1..尽可能布置在起重半径的范围内,以免二次搬运; 型构件靠近起重机布置,中小型则布置在重型构件外侧; ,尽量减少吊装时起重机的移动和变幅; ,应满足安装顺序要求,先吊装的底层构建在上,后吊装的上层构件在下。 1卷材防水屋面找平层内为何要留分格缝。 如何留设。 设置目的在于: A:防止温度变形引起防水层开裂; B:防止结构变形将防水层拉坏。 应该设在温度变形允许范围以内和结构变形敏感部位。 分格缝间距不宜大于 6m,且应在预制板支承端、屋面转折处、现浇板与预制板交接处、泛水与立墙交接处等部位设缝,设计还应注意: (A)防水层内的钢筋在分格缝处应断开;( B)缝内用弹性材料填塞,油膏封口;( C)缝口表面宜用宽 200~300mm的防水卷材铺贴盖缝。 2 如何进行屋面卷材铺贴。 有哪些铺贴方法。 当屋面坡度小于 3%时,宜平行于屋脊铺贴;屋面坡度大于 15%或屋面受震动时,应垂直于屋脊铺贴;屋面坡度在 3%~15%之间时,可平行于或垂直于屋脊铺贴。 卷材铺贴方法有浇油法、刷油法、刮油法和撒由法等四种。 3试述防水混凝土的防水原理、配制方法及适用范围。 防水混凝土是以调整混凝土配合比或掺加外加剂等方法,来提高混凝土本身的密实性和 抗渗性,使其具有一定防水能力的特殊混凝土。 配置时水泥强度应不低于 级,石子粒径不宜大于 40mm,每立方米混凝土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不少于 300kg;含砂率以35%~40%为宜;灰砂比应为 1: 2~1: ;水灰比不大于。 4试述下管堵漏法和下线堵塞法的原理 下管堵漏:按以大变小原则,先剔洞并冲洗干净,插入胶管引流,用胶浆将洞堵住,不渗 漏水后,抹素灰和砂浆各一道,待砂浆有一定强度后拔出胶管。 再用上述直接堵塞法将胶管洞堵死。 下线堵塞法:剔槽洗净后,在槽内底部沿裂缝放置一根合 适的小绳,缝长可分段,段间留20mm空隙。 操作时,每段用胶浆压紧,抽出小绳后,使水从绳孔中流出。 段间空隙用下钉法缩小孔洞。 抹灰工程种类,按使用材料与装饰效果不同,可分为一般抹灰和装饰抹灰两大类。 抹灰的组成包括:基层、底层、中层、面层 试述一般抹灰的分层做法、操作要点及质量标准 基层:抹灰前必须对基层予以处理,并应清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