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残疾人事业专项彩票公益金康复项目攀枝花市实施方案内容摘要:

目实施的组织管理与协调;协调卫生部门,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和资金分配使用方案;根据省残联 下达的任务指标确定项目实施 县(区) ;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本省出现的问题;上报项目实施情况,建立并完善本级项目管理数据库;指导项目 县(区) 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及相关制度;监督检查项目 县(区) 实施项目执行情况。 —— 县(区) 残联 负责本 县(区) 项目实施的组织管理与协调;协调卫生部门,制定本 县(区) 项目实施办法和相关管理办法,确定定点医院;根据上级下达的任务指标确定和审批救助对象;负责住院资金的审核、拨付并监督资金使用情况;负责解决 患者出院后门诊服药问题;负责统计、汇总、上报项目实施情况;监督检查本县项目执行情况。 (二)卫生部门 按照国家医保政策有关规定,报销 21 贫困精神病患者住院费用,切实减轻患者医药负担;协助残联制定项目实施办法和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确定项目定点医院;配合残联督导检查项目执行情况。 —— 定点医院 承担项目救助对象的住院治疗;执行项目实施办法和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执行医保政策,协助贫困精神病患者报销费用;最大限度地降低医疗成本,控制救助资金,提高治疗效果,惠泽救助对象;严格执行精神科住院医疗常规,保证医疗质量,接受残联 和卫生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配合完成项目执行情况的统计、上报。 (三)居(村)民委员会、社区精防医生及监护小组 协助做好贫困精神病患者住院医疗救助和住院费用报销的申请工作;配合患者法定监护人,护送救助对象入院;关心患者住院医疗期间的生活和治疗情况,并配合医疗机构的治疗;监督患者出院后的维持、巩固治疗。 四 、工作流程 —— 制定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执行 县(区) 残联要协调卫生部门,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成立由残联、卫生和项目定点医院联合组成的项目管理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制定工作制度。 —— 确定项目定点医院 项目 县(区) 残联要协调卫生部门确定定点医院,并与定点医院签订协议书。 22 —— 确定救助对象 凡符合救助条件的贫困精神病患者,经本人或法定监护人提出书面申请,居(村)民委员会或社区精防医生推荐,填写《贫困精神病患者住院医疗救助项目申请审批表》(附表 2),经乡镇 /街道审核符合条件后,上报 县(区) 残联审批并下发《残疾人事业专项彩票公益金贫困精神病患者住院医疗救助项目住院通知单》(附表 5)。 每份《残疾人事业专项彩票公益金贫困精神病患者住院医疗救助项目住院通知单》限 1 名救助对象,一次使用,半年内有效。 —— 住院就医 受助对象持有效的《残疾人事业专项彩票公益金贫困精神病患者住院医疗救助项目住院通知单》,到定点医院住院就医;受助对象入院应按医疗机构正常的入院程序办理,签署《残疾人事业专项彩票公益金贫困精神病患者住院医疗救助知情同意书》,入院过程中门诊发生的医疗费用可以计入住院救助费用统一结算;项目定点医院应及时安排救助对象入院,缩短等候时间,免收诊疗费, 收取挂号费 1 元, 填写《贫困精神病患者住院医疗救助项目住院疗效评估表》(附表 3);救助对象出院时,项目定点医院要配给至少可服用半个月的药物。 —— 费用结算 项目定点医院 应按照项目实施办法和 23 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如实记录住院医疗费用;患者出院后,按指定时间,凭救助对象的《残疾人事业专项彩票公益金贫困精神病患者医疗救助项目住院通知单》、医保报销单和费用明细清单,与项目执行 县(区) 残联结算。 确属因治疗需要超出本项目救助费用额度的,由承担项目实施和管理的 县(区) 残联负责协调解决。 —— 登记与统计 项目执行 县(区) 残联负责组织定点医院每年集中填写一次《残疾人事业专项彩票公益金贫困精神病患者住院医疗救助项目登记表》(附表 4),于当年12 月 15 日前上报至市残联, 市 残联于次年 1 月 15 日 前按要求统计汇总上报项目数据库数据。 由 县(区) 残联录入后, 市 残联统一汇总 报省残联。 —— 经费 标准及 拨付 市残联分配任务到 县(区) 残联。 由 县(区)残联负责贫困精神病患者一次性住院救助工作,救助标准为 4000 元 /人 .次,住院周期为三个月。 各项目执行县(区)残联,按照 上级补助 标准向当地财政部门申请匹配救助资金。 项目执行完成后, 由项目执行 县(区)残联拨付定点医院。 五 、工作要求 —— 严格项目管理 各 县(区) 残联要高度重视,与卫生部门 和医院 密切合作,共同做好项目组织和实施工作。 24 救助对象要按照救助条件严格筛选,优先 照顾农村贫困精神病患者和关锁的精神病患者。 —— 严格资金管理 项目配套资金必须专项管理、单独建帐、专款专用。 项目 县(区) 残联对定点医院要进行动态管理和指导,严格审核医院各项费用单据和工作记录以备检查。 项目资金管理采取由定点医院垫付或项目 县(区) 残联部分预付的办法,待集中审核住院病历和住院凭据后再进行结算,不允许一次性提前拨付医院,更不允许将救助资金直接发放救助对象。 —— 严格质量管理 定点医院应切实承担患者医疗质量责任,确保医疗质量。 定点医院要与项目 县(区) 残联签订责任书,对患者住院期间产生的医疗纠纷和 医疗事故承担责任。 医院应本着对患者负责的精神,选择精干的医师,并在经费允许的范围内取得最佳治疗效果。 —— 宣传动员 各 县(区) 残联要高度重视宣传发动工作,制定宣传工作计划,建立宣传工作档案,采取发放宣传材料、开展知识讲座、典型个案报道等多种形式,通过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渠道,宣传开展贫困精神病患者住院医疗救助项目的意义,号召全社会关注和支持贫困精神病患者康复工作。 25 附表: 评估表 疗救 助项目住院通知单 26 附表 1 贫困精神病患者住院医疗救助项目任务分配表 承担县(区) 5 年总任务数 年度 总 计 180 2020 年 东区残联 30 2020 年 仁和区残联 40 2020 年 仁和区残联 40 2020 年 西区残联 35 2020 年 西区残联 35 备 注 27 附表 2 贫困精神病患者住院医疗救助项目申请审批 表 省 市 县(区) ___年度 姓名 性别 男 □ 女 □ 民族 出生 年月 身份 证号 联系 电话 家庭 地址 邮政 编码 疾病诊断 诊断机构 名称 监护人姓名 与患者 关系 电 话 监护人家庭地址 邮 编 家庭经济状况 最低生活保障线 □ □ □ 户 口 类 别 农业户 口 □ 非农业户口 □ 享受医疗保险情况 □ □ □ □ □ □ 个人或 监护人 申 请 申请人: 年 月 日 居(村)委会 意见 审核人: 公 章 年 月 日 乡镇 (街道 )残联 意见 审核人: 公 章 年 月 日 县( 区)残联 审批 意见 审核人: 公 章 年 月 日 注: ,申请人为患者本人或其法定监护人。 、疾病诊断证明及复印件、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证明或农村社会救济金领取证明及复印件。 ( 区)残联存档。 28 附表 3 贫困精神病患者医疗救助项目住院疗效评估表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编号: 疾病诊断: 居住地址: 联系电话: 住院起始时间: 年 月 日 - 年 月 日 项 目 项目实施前 项目实施后 治疗情况 服药治疗情况 未服 □ 偶尔 □ 间断 □ 按时 □ 未服 □ 偶尔 □ 间断 □ 按时 □ 病情稳定情况 复发加重 □ 偶有波动 □ 稳定 □ 复发加重 □ 偶有波动 □ 稳定 □ 患者康复情况 生活自理能力 丧失 □ 差 □ 一般 □ 正常 □ 丧失 □ 差 □ 一般 □ 正常 □ 与人相处能力 丧失 □ 差 □ 一般 □ 正常 □ 丧失 □ 差 □ 一般 □ 正常 □ 参与家庭生活能力 丧失 □ 差 □ 一般 □ 正常 □ 丧失 □ 差 □ 一般 □ 正常 □ 学习工作能力 丧失 □ 差 □ 一般 □ 正常 □ 丧失 □ 差 □ 一般 □ 正常 □ 社会交往能力 丧失 □ 差 □ 一般 □ 正常 □ 丧失 □ 差 □ 一般 □ 正常 □ 职业劳动能力 丧失 □ 差 □ 一般 □ 正常 □ 丧失 □ 差 □ 一般 □ 正常 □ 肇事肇祸情况 无 □ 有 □ 无 □ 有 □ 是否关锁 是 □ 否 □ 是 □ 否 □ 家庭影响 家庭经济负担 加重 □ 无变化 □ 减轻 □ 加重 □ 无变化 □ 减轻 □ 家属对患者康复的信心 丧失 □ 有所丧失 □ 有所增强 □ 增强 □ 丧失 □ 有所丧失 □ 有所增强 □ 增强 □ 总体评估 改善很多 □ 稍有改善 □ 没变化 □ 有所下降 □ 建 议 医生签名: 医院(章) 年 月 日 说明: 1. 在“ □ ”中划“ √”; 2.本表由定点医院医生填写,并由定点医院统一保存,每年将受助的精神病患者评估结果上报 市 残联。 29 附表 4 贫困精神病患者住院医疗救助项目登记表 填表单位(公章): ___年度 姓名 性别 男 □ 女 □ 民族 出生 年月 身份证号 联系电话 家庭 地 址 邮政编码 疾病诊断 诊断机构 名称 监护人姓名 与患者 关系 电 话 监护人家庭地址 邮 编 家庭经济状况 最低生活保障线 □ □ □ 户 口 类 别 农业户口 □ 非农业户口 □ 享受医疗保险情况 □ □ 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 □ □ □ 救助类型 国家彩票公益金项目救助□ 其他救助□ (请注明) 救助时间 年 月 —— 月 住院总费用 元 医保报销金额 元 项目实际救助金额 元 疗效 改善很多□ 稍有改善□ 没变化□ 有所下降□ 填表人: 审核人: 填表日期: 30 附表 5 年 月 日 编号 残疾人事业专项彩票公益金 贫困精神病患者医疗救助项目住院通知单 医院(精神卫生中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