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行专业安全风险辩识防范手册内容摘要:
、作业前对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现场危险点告知、安全技术交底等; 作业 过程进行全过程安全监护,对违章人员进行及时纠正; 严格履行工作许可、监护制度、间断转移终结制; 对临时工参与的作业要切实作业现场监护,工作负责人离开现场必须与临时工同时离开。 变电案例 3 变电案例 11 变电案例 20 变电案例 40 变电案例 41 变电案例 42 变电案例 43 维护工作中工器具选择不当,造成人员触电。 如:清扫设备安全距离不够、没有使用安全工器具等。 作业前检查 作业人员使用绝缘或采取绝缘包扎措施的 工具; 工作中应站在干燥的绝缘物上进行,并戴手套和安全帽,穿工装。 变电案例 44 作业人员擅自扩大作业范围,误入(碰)带电设备造成触电伤害。 如:不了解现场运行方式,模拟系统运行方式与现场不符等。 作业前现场提问作业人员 作业人员经认定具备相应的资格;作业人员的身体条件满足工作条件; 作业人员明确现场设备的运行情况,知道作业过程的危险点; 临时工(含建筑、油漆、绿化等非电气人员)进行工作前应进行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培训合格。 变电案例 11 变电案例 41 变电案例 42 变电案例 43 变电案例 44 变电案例 45 变电运行专业安全风险辩识防范手册 11 序号 辩识项目 辩 识 内 容 辩 识 要 点 典 型 控 制 措 施 典型案例 运行高坠防 范 攀登构架 攀登爬梯方法不正 确造成坠落。 如:跳跃攀登、双手同时抓同一梯阶、脚未踩稳、手未抓牢。 攀登时全过程监视 工作前交待应逐级 攀登 ,双手交替抓牢主材,不得同时抓同一梯阶,用脚掌中部踩稳; 工作中加强监护,随时提醒; 有条件时可以采用防坠设施。 构架上工作 构架上移位方法不正确,失去防护造成坠落。 如:未正确使用双保险安全带,手未扶构件或手扶的构件不牢固,踩点不正确或踏空等。 移位前检查及全过程监视 人员在 移 位时,手扶牢固 的 构件,且不得失去后备保护绳的保护 ; 作业人员应穿工作鞋 ,脚应踩 在周围无障碍物的构件上,脚掌中部踩稳后方可移位; 工作中加强监护,随时提醒。 变电案例 53 变电案例 54 变电案例 55 使用梯子攀登或在梯子上工作 梯子本身不符合要求,使用中造成坠落。 如:构件连接松动、严重腐(锈)蚀,变形,防滑装置(金属尖角、橡胶套)损坏或缺失,无限高标志或不清晰;绝缘梯绝缘材料老化 、劈裂;升降梯控制爪损坏;人字梯铰链损坏,限制开度拉链损坏或缺失等。 每半年进行一次荷重试验,每月检查一次,使用前检查 发现问题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梯子放置不符合要求造成坠落。 如:角度不符合要求,不稳固,梯子架设在滑动的物体上;人字梯限制开度拉链未完全张开;升降梯控制爪未卡牢;靠在软母线上的梯子上端未固定等。 登梯前检查 升降梯伸出后,应将控制爪卡牢,升降绳必须牢固可靠绑扎在梯子的下部; 梯子与地面的夹角应为 65度左右 ; 工作前须把梯子安置稳固 , 禁止把梯子架设在木箱等不稳固的支 持物上或容易滑动的物体上使用 ; 人字梯的限制开度拉链应完全张开 ; 靠在 软母线上 使用的梯子,其上端须有挂钩或用绳索缚住。 变电案例 59 上 、 下梯子 防护措施不当造成坠落。 如: 无人扶梯 、未 穿工作鞋 、 脚 未 踩稳,手 未 抓牢 ,面部朝向不正确等。 上、下梯子前检查,过程中监视。 作业人员应穿工作鞋 , 上下梯子时脚要踩稳,手要抓牢 ; 专人 扶 持 ,以防梯子滑动 ; 作业人员 上下梯子时,应面部朝内。 变电案例 59 变电运行专业安全风险辩识防范手册 12 序号 辩识项目 辩 识 内 容 辩 识 要 点 典 型 控 制 措 施 典型案例 在梯上 工作 时,梯子使用不当或在可能被误碰的场所使用梯子未采取措施造成坠落。 如:站位超高、总重量超载,梯上有人时 移动梯子 ; 在通道 、 门 (窗) 前使用梯子时 被误碰等。 工作前检查,全过程监视 工作人员必须在距梯顶不少于 2档的梯蹬上工作 ; 梯子一般 只准一个人 短时间 工作 ; 人在梯子上时,禁止移动梯子 ; 在通道上使用梯子时,应设监护人或设置临时围栏 ; 梯子不准放在门 (窗) 前使用,必 须使用 时,应采取防止门 (窗) 突然开启的措施。 变压器顶盖上工 作 变压器顶盖 工作面湿滑造成坠落。 如: 变压器顶盖 有 油污 、鞋底有 油污等。 上变压器顶盖前检查 穿工作鞋,登变压器前清除鞋底油污 ; 清除变压器顶盖油污 ; 在变压器顶盖 上 工作, 必要时 应系挂安全带。 在顶盖斜面或在顶盖的边缘上工作、移位防护不当造成坠落。 如:安全带挂点不正确,失去保护;变压器上无合适的安全带挂点;未使用专用登高器具或无系安全带挂点的专用设施。 工作前检查,全过程监视 安全带的挂点应选择正确,站位、移位均不得失去保护; 作业人员应穿工作鞋 ; 无 合适安全带挂点的,尽量使用专用登高器具,未使用专用登高器具时,工作前, 应设置系挂安全带 挂点 的专用设施。 其他工作 门禁制度不严格,造成他人进入变电站触电。 如 :外来人员随意进入 变电站 ,无人过问,误入带电间隔,人身与带电部位距离不满足安全要求。 检查门禁制度执行 变电站人员掌握门禁制度内容; 变电站门禁制度执行严格,严禁不相关人员进入。 变电案例 46 验收设备进行工作时,人员与带电部位距离保持不够 ,造成人员触电。 如 :贴示温蜡片等。 监护人对作业人员监护 设备验收进行工作(如帖示温蜡片)时,作业人员确认人体与带电部位的安全距离符合安规规定; 设备验收后,禁止任何人员上设备上进行工作。 运行巡视、操作与维护 生产 区域 内 地面不平整造成 踏空坠落。 如: 井、坑、孔、洞或沟道盖板掀开后,未及时恢复 等。 巡视、操作与维护 时检查 生产 区域 的井、坑、孔、洞或沟道,必须覆以与地面齐平的坚固的盖板 ; 在检修工作中如需将盖板取下 (打开) ,必须设临时围栏。 临时打的孔、洞 应 设临时围栏,施工结束后,必须 立即 恢复原 状。 变电案例 66 变电运行专业安全风险辩识防范手册 13 序号 辩识项目 辩 识 内 容 辩 识 要 点 典 型 控 制 措 施 典型案例 高层作业面 湿滑造成 滑跌 坠落。 如: 有 积 雪、 结 冰 (霜) 或油污等。 巡视 时 、操作与维护 前,检修工作间断及结束后检查 运行 巡视、操作与维护 人员应穿工作鞋; 应及时清除 高层平台、通 道等 积 雪、 结 冰 (霜)、油污 并采取防滑措施 ; 每日收工 及 全部工作完毕后,工作班应清扫、整理现场 , 清除 油污。 装拆接地线攀登、移位方法不正确造成坠落。 如:攀爬 构架 或利用构架移位 装 、 拆接地线。 全过程监视 告知工作人员 严禁 直接 攀登构架装 、 拆接地线 ; 使用直 梯装 、 拆接地线 应有人扶持; 严禁利用闸刀横梁作踩点装、拆接地线; 设备一侧有电时,应采用人字梯 装 、 拆接地线。 电气设备防 误装置 设备固有防误装置 防误闭锁装置 功能不正常,强行解锁造成误操作。 如:程序出错、逻辑关系错误、锁具或钥匙失灵等。 设备新建、更换投运前验证及定期维护检查,操作中监视 平时注意加强运行维护,出现问题后及时消缺。 变电案例 6 防误闭锁装置覆盖面 不 全 ,造成误操作。 如: 闭锁 有 漏点 ,没 加 挂机械 锁 等。 设备新建、更换投运前检查现场 防误闭锁装置的覆盖面全面、无漏点 ; 高压开关设备的防误闭锁装置安装有遗漏点 必须 加 挂机械 锁 ; 定期检查防误闭锁装置完好。 变电案例 6 变电案例 67 变电案例 68 变电案例 69 无法验电的 设备、 联络线设备 的 有电闭锁装置 不 可靠 ,造成误操作。 如:高压带电显示装置提示错误、高压带电显示闭锁装置闭锁失灵等。 日常巡视检查、定期维护检查及操作前检查 现场检查无法验电的设备、联络线设备的有电设备闭锁装置完好。 防误装置逻辑和软件 系统 防误装置有逻辑死区,造成误操作。 如:逻辑关系漏编等。 设备新建、更换投运前验证所有功能 审核一次设备防误装置逻辑满足现场要求。 计算机监控系统中 没 有防误闭锁功能或功能不完善,造成误操作。 如:操作程序漏编、错编等。 设备新建、更换投运前验证所有功能 根据逻辑条件逐步核对操作计算机监控系统。 变电案例 70 变电运行专业安全风险辩识防范手册 14 序号 辩识项目 辩 识 内 容 辩 识 要 点 典 型 控 制 措 施 典型案例 集控站 经计算机远方遥控操作 , 没 实现对受控站的远方防误操作 闭锁,造成误操作。 如:未配置闭锁、闭锁未连接、逻辑关系漏编、错编等。 设备新建、更换投运前验证所有功能 集控站 经计算机远方遥控操作系统 , 必须配置并接入防误操作闭锁装置; 检查闭锁系统与计算机监控系统闭锁关系一致,确保逻辑正确、齐全。 人员要求 操作人员、检修维护人 员未做到 三懂二会 (懂防误装置的原理、性能、结构;会操作、维护 ),造成误操作。 定期考问、操作前 现场考问 防误装置的管理应纳入站现场规程,明确技术要求、运行巡视内容,并定期维护; 防误装置的管理规定和实施细则应纳入站现场规程; 新上岗的运行的人员应进行使用防误装置的培训。 变电案例 8 变电案例 68 变电案例 71 调度值班员、操作人和监护人资质不具备要求,人员技术不满足要求 ,造成误操作。 如:调度值班员和监护人未经培训,未发文公布、操作人监护等。 按照文件现场核查 调度操作指令要由有权发布指令的、当值的调度值班员(所属调度单位发文公布)发布;操作人和监护人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并经上级领导批准公布的合格人员担任; 只有值长或正值班员才能接受调度操作命令;正值、值长均可担任倒闸操作的监护,正值或副值操作,值长或正值监护。 实习人员不得担任倒闸操作的操作人,一般不做操作中的实质性工作。 变电案例 6 变电案例 8 变电案例 72 变电案例 73 变电案例 74 操作及事故处理时注意力不集中、精力分散或过度紧张,造成误操作。 操作前 现场观察 在整个操作执行过程中,精力集中,不要进行与操作无关的交谈或工作; 处理事故时 ,需冷静、认真,不要惊慌失措,以免扩大事故。 变电案例 73 变电案例 75 现场倒闸操作基本条件 调度指令错误 ,造成误操作。 如:操作任务不清、漏项、错项等。 调度人员发令前、值班人员接受时核对 根据检修申请单,拟写调度指令票,并审核正确; 调度人员发令前、值班人员接受时核对 调度指令票正确。 变电案例 76 操作票错误 ,造成误操作。 如: 操作票漏项、错项等。 填票后、操作前审查 根据调令认真填写操作票; 正值、值长严格 审核操作票; 操作人、监护人经审票并预演正确或经技术措施审票正确。 变电案例 73 一次系统模拟图(或计算机模拟系统图)与现场设备和运行方式不一致, 造成误操作。 如:运行方式改变时,设备或编号变更时未及时变更模拟图等。 日常巡视检查、定期检查及 操作前检查 操作前后检查一次系统模拟图(或计算机模拟系统图)与现 场设备和运行方式一致; 设备或编号变更时,及时变更一次系统模拟图(或计算机模拟系统图)。 操作录音 倒闸操作全过程没有进行录音 ,录音内容没有按照要求留存待查,易造成事故调查缺乏依据。 操作过程中检查录音笔完好 操作电话具备录音功能; 操作过程中配置录音笔等设备; 管理人员对。变电运行专业安全风险辩识防范手册
相关推荐
地线接线柱,所有强电箱均采用冷轧电解板制作,在表面处理前,需经甲方、监理到现场检验后方可。 配电箱总开关到分开关要用铜排连接(不能有裸导体)并符合规范验收要求,不能用铜线连接;总开关的出线导线截面和不能小于进线的截面;回路标注要用塑料条打字并固定牢靠。 第 23 页 共 64 页 接地及保护装置:所有的箱(柜)均应在箱(柜)结构上焊接有主接地端子,主接地端子应与接地箱(柜)内的最大接地导线匹配
二阶段: 8 月 20 日 — 9 月 30 日为隐患排查阶段。 我站 对照本次大检查方案,全面清理排查存在的安全隐患,彻底摸清隐患底数,做到不留盲区、不留死角。 第三阶段: 9月 30日 — 10 月 25 日为集中整治攻坚阶段。 配合公司各个部门,齐心协力 ,综合治理,全面开展交通安全集中整治大检查。 第四阶段: 10 月 25 日 11月 1 日为检查验收阶段。 我站
76 270500 0 30 滚水坝(坎线) 77 270500 0 31 滚水坝(虚线) 78 270101 1 30 直 立式干堤 79 270601 0 30 加固斜坡拦水坝坡顶线 80 270601 0 31 加固斜坡拦水坝坡脚线 81 270601 0 37 加固斜坡拦水坝长符号线 82 270601 0 38 加固斜坡拦水坝短符号线 83 270602 0 30
基槽、管沟、排水沟、路面基层每 20m取 1点,但不少于 5点; 地面基层每 30~ 50m2取 1点,但不少于 5点; 场地平整每 100~ 400m2取 1点,但不少于 10点。 检验方法:用水准仪测量回填后的表面标高,检查测量记录。 2.检查数量:柱基抽查总数的 10%,但不少于 5个; 基槽和管沟回填,每层按长度 20~ 50m取样 1组,但不少于 1组; 基坑和室内填土,每层按
按高压线最突出的外围部分防护。 在外防护脚手架外设置明排水沟。 ( 2) 杆件垂直相交处采用平插十字扣,绑扎时要适度拧紧,即不能杆件松动,又不使钢丝受伤或绞断。 杆件斜交时采用斜十字,搭接时采用顺扣。 ( 3) 杉杆搭接长度大于 8倍的直径或 ,绑扎不少于 3道,间距不小于 600mm。 相邻的立杆接头应错开一步,搭接部分横跨两根横杆;大横杆接头应靠近立杆,大头伸出立杆 200mm~300mm
员正确履行他 们的职责; 监护人 监护人必须受过专门培训。 他的职责是站在受限空间的外面, 与 进入受限空间的人员保持联系,并协助他们。 在必要或紧急情况下,报警并召集相关的人员。 职责:一直呆在受限空间的入口处;任何时候都要清楚受限空间内有谁在;对受限空间内,以及受限空间周围的活动进行监控;能够辨识可能对进入受限空间的人员造成伤害的危险情形;熟悉进入受限空间的人员面临的各种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