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解放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整版内容摘要:

,到 2020 年,国内生产总值三产业的比例将调 整为 8: 47: 45。 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艺增加值比重25%;工贸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53%;信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6%;旅游业总收入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 8%。 城市总体规划城区向外拉大,消除瓶颈制约,拓展空间,中心城 规划建设用地 2020 年达到 130 平方公里。 加快中心城,卫星城和小城镇建设,形成以市区为中心,以卫星城,小城镇相烘托的现代化城市新格局。 为适应中心城向昌北,朝阳洲地区,向城东地区发展的要求,同时改善城市东西向交通分流城区机动车交通压力,解决城区内部的交通集散 和分配,拦截和分流穿越中心片区的车流。 城市道路概况 南昌市是全国 45 个公路主要枢纽城市之一,南北有 105 国道、昌九一级路和昌樟高速路纵贯境内,东西有 31 320 国道和温厚高速路横穿南昌市,形成了以干线路为井字形骨架,以县区为节点辐射全市及毗邻各区市的多层次衔接,并与铁路、水路、航空相联接的路运输网络。 全市 2020年末共有城市道路 622公里。 项目相关道路概况 解放路位于南昌市昌南城城东区南部,西起坛子口,东至昌东大道。 由西往东分别与洪都大道、上海路、青山湖大道、高新大道、昌东大道 相交。 洪都大道 概况: 位于南昌市昌南城城东区中部,是南北走向的Ⅱ级主干道, 行车速度 40km/h,设计荷载等级城 B级。 北起富大有堤,南到井冈山大道,全长 9426米。 富大有堤至青山路 890 米范围,道路于 2020 年建成,青山路至井冈山大道长 8536 米,路幅宽度 50 米。 该道路近期已实施拓宽改造。 高新大道概况:位于南昌市城东的内 ,北起富大有堤,南至解放东路 ,全长 公里 ,南北走向,是城市 Ⅱ 级主干道,行车速度 40 公里 /小时,设计荷载等级城 A 级。 根据南昌市总体规划 (19982020)及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城东 )规划 ,高新大道为南昌市的外环快速路 ,按城市 Ⅱ 级主干道修建。 昌东大道概况:位于昌南城的城东地区,是南北走向的城市Ⅰ级主干道,行车速度 50 公里 /小时,设计荷载等级城 — A 级,为外环快速路。 其北起富大有堤闸口王村,南至罗家镇梧岗山胡惠元堤止,全长 15公里。 该道路现正建设中。 现有解放路位于城市规划城东路网中心线的东南侧,坛子口至上海路大多数路面宽度为 60m,混凝土路面,平面线形多弯曲,线路横断面设计已不适应现状要求,尤其是机动车道较窄,容易形成交通堵塞。 由于解放路工程是沿老路按规划 拓宽,而原来的老路是在现在的规划以前修建的,线形及路面结构不能满足规范要求,也达不到现在规划的标准;老路两侧的建筑缺少规划性而随意布置建造,不少的建筑物均在解放路规划的红线范围内,拆迁量较大。 规划道路红线东段南侧为昌东工业区范围的规划用地块。 解放路 位于南昌市昌南城城东区南部, ,东西走向的Ⅰ级主干道。 西起坛子口,东至 昌东大道,全长 公里。 解放路分别与天估路、二七南路、洪都中大道、上海路、青山湖南大道、城南路、高新大道 相交,路经农机大厦、白支饭店、江南蓄电池厂、江西国药有限责任公司、草珊瑚集团公司、江西计 算机厂、江西涤沦厂、华泰酒家、辛家庵、市公交石油公司、省工艺美术厂、南昌制革厂、江西林业汽车运输公司等厂矿企业。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加快城镇化进程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加快城市化进程,加快小城镇发展的决议。 江西省委、省政府也对南昌市要做好“两篇文章”提出了建设现代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文明花园城市的要求。 南昌市委、市政府进一步解放思想,围绕富民强市的目标,为提高南昌的综合竞争力,在国内外经济活动中起到区域性资金流、商品流、信息流、技术流和人才流等方面的集散和枢纽功能 ,以强大的辐射力带动和影响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真正成为区域中心城市,适时提出优先拓展城市空间和扩大城市规模的要求。 南昌的发展目标,是将南昌建设成为繁荣、文明、整洁、优美、富有滨江、滨湖特色魅力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和现代花园城市。 2020年规划中心城城市人口为 260 万人,中心城建成区面积 240 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达到 60%左右。 中心城规划布局对道路交通的需求 南昌的规划布局结构为一江两岸组团式城市布局,布局形态概括 “一心五片”的布局结构。 以中心城为核心,交通线为主轴线,点轴结合,以点带轴,依次 推进,全面发展。 中心城城市空间结构的扩展采取轴向生长的带状扩展方式,以赣江为主轴跨江发展组团布局,形成核心区,核心区沿城市对外交通线带状扩展,通过便利的对外交通条件引导和带动沿道路两侧的用地的建设发展,以满足城市扩展的需求。 中心城即城市连片区,是城市建设设施直接关联的核心区。 核心区是由昌南、昌北两部分组成,包括中心片区(旧城中心区)、城东片区、城南片区、朝阳洲片区、红谷滩中心区、前湖片区、凤凰洲居住区、长 堎 片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片区。 道路网基本形成了以南北向的八一大道、井冈山大道、沿江路、洪都大道为主轴,但 向东西向辐射的树状布局没有形成系统,成为昌南中心城路网中的“瓶颈”。 昌东工业园位于城东片区内,在城市中环快速道的东面,外环线的西面,外环快速道紧靠工业区北界而过,工业区通过昌东一路、昌东二路与解放路连接进入中心城区,经外环线与朝阳洲片区连接,未来经外环东线与城南片区连接。 解放路是井冈山大道与外环(东)线(即昌东大道)的连接线,增加东西向城市交通主干道,完善城市路网结构。 改造旧城,调整城市用地结构 创建昌东工业区是实施城市总体规划中调整城市用地结构的重要步骤之一,要调整城市用地结构,先要对旧城 实行改造,疏散旧城人口,降低建筑密度,旧城区的工业实行“退二进三,退市进郊”措 施。 新建项目向新区转移,腾出的用地用于建设绿地,广场及完善旧城功能的公共服务设施。 成片改造低洼危旧房,实行异地安置,控制旧城的建筑总量,改善旧城的居住环境,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城市品味,增强城市特色风貌。 完善昌东工业园道路网络 昌东工业区规划道路骨架为方格网结构,由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和工业区内的支路组成。 工业区东界的昌东大道是城市外环快速路,由市级市政部门实施,工业区北界是城市次干道,为本次研究建设的项目。 解放路在工业 区内有 2处交叉口,是工业区道路骨架的骨干道路,在工业区启动建设阶段是工业区对内对外重要的交通通道。 随着工业园的开发建设招商引资工作的展开,六通一平工程的进展,工业区的道路基础设施急待完善,因此有必要加速建设解放路工程。 第三章 工程建设条件 材料供应 筑路材料的供应在市域范围较为充足,路用砂砾、碎石、片石、石灰石均有供应, 赣江沿线及其支流有大量的河沙、砾石材料,贮藏丰富,采取方便;昌北梅岭山麓下有符合设计要求的碎石材料; 地方水泥制造业发达, 南昌市水泥工业较发达,质量良好,随时供应各种标号的水泥; 路 用粉煤灰存量较大,可低价供应。 路用沥青需外购,其他各类建筑材料均可就近购置。 运输条件 工程场地位置在市区内环线与外环线之间,运输能力和材料进场均无约束影响。 解放路南北走向有 8条现状道路与相交,由西向东分别为天佑路、二七南路、洪都中大道、上海路、青山湖南大道、城南路、高新大道和昌东大道。 解放路向西通至南昌大桥,向东通至昌东大道。 现有车行道宽 21 米,交通运输十分便利,施工中外购材料可由以上各路运入工地。 工程场地地势平坦,拆迁清场完成,为建材的堆放和构件的预制加工提供了理想的场地。 施工车辆可从上述道 路进入施工场地时,必须服从交警部门的城市交通管制要求。 由于工地处于城区,施工用电,用水可引自城市电网和自来水网,十分方便。 第四章 交通量预测 解放路在城市路网中的作用 解放路作为南昌市东西走向的城市主干道,其主要作用有如下几方面: ⑴ 为解决南昌市中长距离的汽车快速通行和过境交通而设置的快速通道; ⑵ 是昌东、昌南城几片区的分界线,在城市中部形成了一个各片区的快速交通干路系统,分流城区机动车交通压力,联系城市各片区的交通集散点,解决城 区内部的交通集散和分配,拦截和分流穿越中心片区的车流。 ⑶ 为配合花园式城市建设,解放路应建成一条集风光带、景观路、特色街、标志道为一体的城市道路。 现有道路技术状况及适应程度分析 现有道路技术状况 解放路西起南昌市坛子口立交桥,东至昌东大道,是昌东城东西向的交通要道。 解放路分别与天佑路、二七南路、铁路、洪都中大道、上海路、青山湖南大道、城南路、高新大道相交,途经农机大厦、三波电机总厂、白云饭店、江南蓄电池厂、江西国药有限责任公司、草珊瑚集团公司、江西计算机 厂、江西涤纶厂、华泰酒家、辛家庵、市 公交石油公司、市公交第二修理厂、省工艺美术厂、南昌制革厂和江西林业汽车运输公司等厂矿企业。 坛子口立交桥至洪都大道立交桥段,路基宽 60 米,机动车道宽18 米,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有绿化隔离带,隔离带宽 米至3米,非机动车道宽 6米,人行道为 6米至 米,路面为水泥砼,年代较久,有些破损;洪都大道立交桥至上海路口段,路基宽 48 米,机动车道宽 18 米,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有绿化隔离带,隔离带宽 米,非机动车道同前,人行道宽为 6米,路面为水泥砼,路况一般;上海路口 至市公交第二修理厂段,路基宽 43 米,机动车道同前,分隔绿化带宽 米,非机动车道宽 米,人行道宽 米,路况一般;市公交第二修理厂至青山湖南大道段,路基宽 18 米,为机非混行,路面为沥青表处,路况一般;青山湖大道以东至昌东大道段,路基宽均为 12 米,为机非混行,路面为沥青表处,路况一般。 从上海路以东由于机非混行,不满足城市主干道的技术标准,交通事故较为频繁。 解放路与相关道路交叉处,只有与二七南路、铁路和洪都中大道相交处为分离立交桥,其余均为平面交叉。 现解放路上有三条公交线路在运营,分别为 206 路、 201 路和公交旅游精品线。 其中 206 路为老福山开往罗家集, 201 路为洪城大市场开往辛家庵,公交旅游精品线为青山湖风景区开往滕王阁风景区。 在解放路的东端为南昌市昌东工业区,南昌市昌东工业区是经南昌市委、市政府批准的一个多文化产业加工区。 工业区根据江西省委、 省政府提出的“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和南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七个基地”的战略部署,高度重视基础设施投入,着力提升自身品位,加快一批具有服务性、基础性、功能性、前瞻性的项目建设,使其成为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和省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为工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南昌昌东工业区依托大京九,地理位置优越,地处江西省省会南昌市的东郊,解放东路以南,高新大道以东。 工业区规划面积 平方公里,可控制范围 18 平方公里。 区内基础设施完善,实现“六通一平”,具备良好的通讯、供水、供电和雄厚的科技实力及人材优势。 工业区必将发展成为活跃江西经济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现有道路适应程度分析 1)现有道路行车条件难以适应日益增长的交通量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南昌市国民经济得到了持续稳定发展,同时运输车辆也得到了迅猛增长,由于汽车的快速增长,致使道路交通 量也有较快增长。 根据 2020 年 8月交通量调查资料可知,上海路以东段路段汽车交通量(折算值,以下同)已达 8538Pcu/d,混合交通量达10744Pcu/d,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CJJ 3790)一般城市道路计算行车速度为 40Km/h一条车道的道路通行能力为 1640Pcu,解放路为双向四车道,故道路通行能力为 6560Pcu。 解放路机动车道断面交通量已超过道路通行能力的 倍,解放路目前已不能满足交通量的需求。 南昌市历年的客货运输量和历年的民用汽车拥有量见表 3 32。 2)各种车辆混合行驶,交 通事故频繁 混合交能的特点是汽车、自行车、行人混合行驶。 随着南昌市的城市发展,解放路两侧的建筑发展迅速,随之而来就是:行人随意横穿马路、车辆随意停放、自行车随意行驶,再加上横向干扰,致使交通事故频繁发生。 2020 年南昌市市区由于交通事故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数百万元。 3)现有道路的适应程度分析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全市的交通运输事业得到蓬勃发展。 由于过境交通禁止穿城而过,同时南昌市由北向东、向南的交通基本都是经由解放路,且由于南昌市昌东工业区和学院区的兴建,因而解放路难以适应城市的发展。 综上所述,解 放路的现状与日益增长的交通量不相适应,随着国民经济和南昌市城市的发展,这种矛盾将日益突出,因此解放路的拓宽改造是十分必要的。 预测远景交通量组成 交通量预测是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它是确定项目计划、建设规划、标准的依据,是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的基础。 道路项目的开通,必然会促使它所覆盖的影响区内经济和交通体系的深刻变化,诱发经济、产业迅猛发展,因此必须考虑本项目建设对经济和交通运输的诱增影响。 解放路是南昌市总体规划中一条东西向城市主干道,行车道宽为,双向六车道,在南昌市的交通 路网中起着骨干作用。 解放路西接西湖区,往东连接城东片区和郊区,为昌东各片区一条便捷通道。 本项目纵使改造后,改善了道路的交通环境,诱发产生新的交通量,激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