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设备科器械科各种制度内容摘要:

用。 3.每月一次定期深入科室对所管辖的设备进行巡检,及时发现 问题,及时处理。 巡检单上必顶由护士长或仪器使用人签字。 4.对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 临床科室应填写设备请修单,经院长审批后,委托厂方工程师协助解决。 5.积极创造条件,开展预防性维修,降低设备故障率。 保证安全性、有效性,提高设备使用率。 6.对保修期内和购置保修合同的设备,应掌握使用情况,出现故障时,通知厂方应立即响应,根据合同上的条款执行。 如果有违背合同条款的事项,应及时提出向厂商索赔。 对维修结果应做好相应的维修记录,并检查保修合同的执行情况。 7.医疗设备出现故障,一时不能修复或等配件的,必须挂上停止使用 牌子。 8.做好维修记录工作及个人工作量记录。 院长 日期 类别 设备管理制度 编号 SB— 01 题目 生效日期 页数 3 医疗设备报损制度 1.凡符合医疗设备报损条件的不能用于临床使用,应予以报损。 2.申请报损的医疗设备由使用科室提出,填写设备报损表并说明详细理由,由技术鉴定部门进行技术鉴定,设备管理负责人签字,报院长审 批及上级部门同意,财务科办理相关手续。 3.万元以上医疗设备必须按政府固有资产管理局有关规定,以医院文件形式并附报损设备清单,上报卫生局及国资局审批。 5.对已批准报损的医疗设备应及时办理财务销账手续。 6.经批准报损的医疗设备,使用科室和个人不得自行处理。 一律交回设备管理部门,由医院指定部门进行处理。 院长 日期 类别 设备管理制度 编号 SB— 01 题目 生效日期 页数 3 临床使用医疗设备器械安全管理制度 为贯彻执行卫生部《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试行)》,加强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工作,降低医疗器械临床使用风险。 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患双方合法权益,成立由院领导,设备科、医务科、感染科等相关科室成员组成的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委员会,特制定本制度; 医疗设备的安全管理: 1.医院所有设备必须由厂家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安装、调试,设备科工程人和临床使用人员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大型医用设备必须办理大型医疗设备配置许可证。 3.医疗设备的操作人员应由厂方进行培训后方可上机操作,大型医疗设备的操作人员须持有上岗证,并严格按照每台医疗设备操作规程执行。 4.医疗设备操作人员及器械仓库保管员必须每年体检一次。 5.医疗没备维修人员应定期到临床科室维护、检修医疗设备,对设备使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风险评估,以保证在用医疗没备处于完好待用状态、保障所获临床信息的质量。 特别是对生命支持和急救设备,必须定期进行预防性维护、安全性能检测与校准,保证设备的完好率达到 100%。 6.计量人员及维修技术人员应定期对大型设备性能指标、计(剂)量、安全防护、接地等进行检查和监测,对存在问题的医疗设备应根据情况部分停用或全部停用。 7.对于压力容器、高压氧、 X 线机、 CT、 B 超、等特殊医疗设备及其他国家规定强制检定的设备,应由设备科计量人员联系质量技术监督局指定的专职人员定期检定,取得合格证书。 8.制定医疗设备故障和意外事件的应急预案,定期考核实施的有效性。 院长 日期 类别 设备管理制度 编号 SB— 01 题目 生效日期 页数 3 医疗设备临床使用安全检测制度 1.外观检查:包括被检测设备的外观有无破损,各个开关、按钮等部位是否正常及灵活,线头是否松动,各指示表是否在零位。 2.清洁保养:对设备表面及内部进行清洁,包括机械及电气部分。 机械部分主要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