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住院综合楼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改)内容摘要:
式中: ε y(t)—— 非标准状态下混凝土任意龄期 (d)的收缩变形值; ε 0y—— 标准状态下的最终收缩值(即极限收缩值),取 104; e—— 常数,为 ; t—— 混凝土浇筑后至计算时的天数 (d); M M M3„„ M10—— 考虑各种非标准 条件的修正系数 E(t)=Ec() εαy(t) T=y(t) ( 公式四 ) δ= SR(t)ET 1(t)αΔυ (公式五) titininti STE2Lc o s h111 (公式六) (二)、养护保温计算 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其主要作用是为了保温和保湿,尽可能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贯穿性裂缝。 为便于施工和提高养护效率,采用 1层塑料薄膜加 2~ 3 层麻袋的复合养护方法。 塑料薄膜的密封性能改变了麻袋易于通风透气的问题。 麻袋养护材料的厚度由下式计算可得: δ = (TnTh)K/λ 1(TmaxTn) 式中:δ为麻袋厚度; H 为大体积混凝土厚度,本工程为 ,λ为麻袋的导热系数, ();λ 1 为混凝土的导热系数, (); Tn 为混凝土与养护材料接触面温度,当混凝土内外温差控制在 25℃时, Tn=Tmax25; Th 施工时大气平均气温; K 传热系数修正值, K=。 大体积混凝土计算详见计算书 八、质量及安全措施 (一) 主控项目 a、配合比及其它原材料必须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砼养护必须 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规定;随机对混凝土均进行现场坍落度试验,达不到要求的按退场处理。 b、砼强度的试块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应符合《砼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2020)的规定。 c、结构裂缝允许宽度应符合设计规范的规定。 (二) 一般项目 混凝土振捣均匀密实,不得出现孔洞、露筋、缝隙夹渣等质量缺陷。 其他部分的实测误差要小于规范要求。 允许偏差项目及检验方法 序号 项 目 允许偏差 (mm) 检验方法 1 轴线 筏板基础 5 尺量 2 标高 基础 +5 水准仪 3 表面平整度 8 用 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5 预留洞中心线位置偏移 15 尺查检查 (三)、施工注意事项及安全措施 施工注意事项 ⑴、砼搅拌车卸料前应检查拌筒内拌合物是否搅拌均匀。 砼搅拌车在现场交货地点抽检的坍落度超过允许偏差值 20mm时应及时处理。 砼搅拌车卸车前已超过配比中规定的缓凝时间应及时处理。 ⑵、砼输送管经过的位置要平整,管道应用支架或木垫枋等垫固,不得直接与模 板、钢筋接触。 ⑶、如发现商品砼坍落度损失过大(超过 2cm),经试验员同意,可以向搅拌车内加入与砼水灰比相同的水泥浆,或与砼配比相同的水泥砂浆,经充分 搅拌后才能卸入泵机内,严禁向搅拌车或输送泵储料斗内加水。 ⑷、最初泵出的砂浆应均匀分布到较大的工作面上,不能集中一处浇筑。 ⑸、现场适当储备与砼配比相同的水泥,以便制砂浆或自拌少量砼。 ⑹、泵送过程中,要做好开泵记录、机械运行记录、压力表压力记录、塞管及处理记录、泵送砼量记录、清洗记录、检修时做检修记录,做好商品砼坍落度抽查记录。 (四)安全措施 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应做好安全及技术交底,并通知监理进行旁站。 浇筑前,应对振动器进行试运转,使用振动器的作业人员,应穿胶鞋,戴绝缘手套,使用带有漏电保护的 开关箱。 振捣器的电源胶皮线要经常检查,防止破损。 振动器不能挂在钢筋上,湿手不能接触电源开关。 所有人员应戴好安全帽,夜间施工应保证足够的照明,并防止眩光。 拆除管道接头时,应先进行多次反抽,卸除管道内砼压力,以防砼喷出伤人。 夜间施工前,应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 九、成品保护 ⑴、大体积砼浇筑时,必须密切注意保护好温度监控点,做好醒目标志,同时进行监测,专人检测表面温度及结构中心温度,测温过程中如发现温差大于 25℃时,要采取有效措施,如加厚覆盖保温等。 ⑵、大体积砼浇筑时,易使钢筋产生位移,因此浇 筑砼过程中应随时复核钢筋的位置,并采取措施,以保证位置正确。 ⑶、砼养护强度达到 后,才允许下一工序施工,并应在砼表面覆盖麻袋等防止施工损伤。 ⑷、为了减少收缩裂缝,待砼表面无水渍时,宜用电动收光机进行第二次研压抹光。 ⑸、使用振动棒时,注意不要触碰钢筋与埋件、预埋螺栓、暗管等,如发现变形应及时校正。 ⑹、雨期施工应备有足够的防御措施,及时对已浇筑的部位进行遮盖。 下雨期间,应避免露天作业。 十、施工注意事项: 混凝土浇筑要根据施工条件、设计要求合理选择浇筑方案,根据每次浇筑量,确定搅拌、运输、 振捣能力,配备机械人员,确保均匀、连续浇筑,避免出现施工缝和薄弱层面,影响结构抗渗性和耐久性。 底板混凝土浇筑应在全部钢筋绑扎完,包括插筋、预埋铁件、各种预埋穿墙管道敷设完毕,模板尺寸正确,支撑牢固安全,经全面细致检查无误,各专业汇签办理预检后进行,避免错误和遗漏。 因地下室在雨季施工,基坑排水必须持续到全部混凝土浇筑完成,基坑四周回填土完毕后,方可停止排水,以避免地基浸泡,造成不均匀沉陷。 雨期施工要做好应有的防雨预防措施,及时对已浇筑砼的部位进行遮盖,避免淋雨、冲刷,降低砼强度。 下大雨时应停 止露天作业。 浇注砼前,应提前与供电部门联系,避免出现紧急停电突发情况,确保大体积砼的顺利浇注。 十一、应急预案: (一)机构及职责 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成员及职责 组长:周宗彬 副组长:朱其江 (电话: 13550399096) 成员:钟明 主要职责:负责事故救援的整体、全面指挥,负责向上级主管部门的汇报工作;负责成立事故调查处理小组,对事故调查处理工作进行监督;负责所需救援物资的落实;负责与相邻可依托力量的联络求救等。 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小组,其成员及职责如下: 组长;向泽安 成员:庞波 成员 :程飞 主要职责:负责指挥处理紧急情况,保证突发事件按应急救援预案顺利实施;负责事故现场的抢险、保护、救护及通讯工作;负责所需材料、人员的落实;负责事故现场的紧急抢险工作,包括恢复材料供应、质量抢救等。 (二)紧急处理程序 事故报告: 事故发生后,第一发现人应立即将事故发生地点、时间、基本情况报告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应急抢险救援 、混凝土原材料供应中断 预防措施: (1)、地下结构底板混凝土浇筑前 7 天通知各材料供应部门开始备料,组织人员及机械。 混凝土浇筑前 3 天联合项目部对施工现场搅拌站内各 机械进行检查保养。 (2)、控制好水灰比、减水剂等外加剂的应用。 (4)、必须将混凝土的初凝控制在 4~ 6 小时,以防在浇筑混凝土中出现混凝土供应停顿的现象。 (5)、联系一家距离工地较近的商品混凝土供应站,作为在浇筑混凝土中出现混凝土原材料供应不上时使用,使用时混凝土配合比、材料应一致。 、混凝土原材料运输受阻 预防措施: (1)、底板浇筑前项目部组织对施工道路,机械摆放位置。 (2)、底板浇筑时应尽量避开上下班高峰期。 (3)、其他施工班组、安装单位车辆注意避让混凝土运输车,保证混凝土供应速度。 应对措施: (1)、开辟一条紧急混凝土运输路线。 、混凝土浇筑机具故障 预防措施: (1)、底板混凝土浇筑前 7 天前开始备料,组织人员及机械。 混凝土浇筑前 3 天 项目部对搅拌机械,混凝土运输车辆进行检查保养。 (2)、施工用水用电,地泵、塔吊工作状态进行检查。 (3)、设备和易损配件要有备用,并及时维修。 应对方案: (1)、预备一台汽车泵、 10 台振动棒以备使用,机械出现故障立即组装检修人员抢修机械。 (2)、塔吊操作手保持值班状态,紧急情况下使用塔吊配合泵车浇筑混凝土。 (3)、发生堵管:轻微堵管时,加 大泵机泵送压力,加大压力无效果时组织人员检查堵管位置,快速疏通泵管,同时通知拌和站检查材料称量及搅拌机运行情况。 严重堵管时立即启用备用拖泵,和易性不合格混凝土不得倒入泵斗内。 放料手应密切注意混凝土流动性,当流动性过小时通知拌和站增加塌落度。 混凝土泵送过程中注意混凝土停留在泵管内时间不宜过长。 (4)、发生停电:立即启用柴油发电机及备用电缆,保证混凝土振捣及照明等不受影响;同时立即检查原电源线路,发现电线破皮、设备漏电情况立即进行处理。 通知业主电气专业协助保证供电设备正常运行。 、天气变化 预防措施: (1)、通过个种渠道,了解混凝土浇筑期天气预报,应安排在天气较好的时间段内浇筑底板混凝土。 (2)、为预防在浇筑混凝土时天气发生变化,应准备足够防雨工具。 应对方案: (1)、配备专人负责彩条布覆盖、排水等工作。 (2)、在必要时搭设雨棚。 (三)、事故调查、报告 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按照公司《质量管理办法》进行事故调查,写出书面调查报告上报。 (四)应急处理的反馈 对发生突发事故时迟报、瞒报、漏报、误报信息,造成重大损失的人员,或不听从指挥、不认真负责的由公司或上级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 同 时要认真分析原因,吸取教训,及时整改,对公司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充实和改进。 十二、计算书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裂缝控制的施工计算 裂缝控制原理 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前,根据施工拟采取的防裂措施和现有的施工条件,先 计算混凝土的水泥水化热的绝热最高温升值、各龄期收缩变形值、收缩当量 温差和弹性模量,然后通过计算,估量可能产生的最大温度收缩应力,如不 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则表示所采取的防裂措施能有效控制、预防裂缝的 出现;如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则可采取措施调整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降 低水化热温升值、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改善施工操作工艺和混凝土拌合物 性能、提高抗拉强度或改善约束等技术措施重新计算,直至计算的应力在允 许的范围。 计算参数 钢筋混凝土底板尺寸 长度 l (m) 宽度 b (m) 厚度 h (m) 94 54 混凝土标号 C P8 混凝土配合比 水泥 水 砂 石 粉煤灰 外加剂 矿渣硅酸盐 自来水 中砂 碎石 531 1 kg/m3 360 162 754 1054 60 10 大气温度 Tj (℃ ) 32 混凝土入模温度 T0 (℃ ) 24 混凝土的最终绝热温升 Tmax (℃ ) Tmax=W Q/(cρ )= 其中 W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 (kg/m3) 360 Q每公斤水泥水化热量 (kJ/kg) 377 c混凝土的比热 (J/kg∙K) ρ 混凝土的密度 (kg/m3) 2400。医院住院综合楼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