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马坊小区住宅楼二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摘要:

子、掺合料计量精度为177。 5%,用机械搅拌,投料顺序为砂子→水泥→掺合料→水,搅拌时间不少于 ,砂浆应随拌随用,须在 3h之内用完,不允许使用过夜砂浆。 基础按一个楼层,每 250m3砌体做一组试块(一组六块)。 ( 3)组砌方法:组砌方法应正确,本工程采用满丁满条砌筑,里外咬槎,上下层错缝,用“三一”砌砖法(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揉挤),严禁用水冲砂浆方法灌缝。 施工组织设计 16 ( 4)排砖撂底: 基础大放脚的撂 底尺寸及收退方法必须符合设计图纸规定,本工程设计大放脚为“二一”收退,二层一退的放脚,第一层为条砖,第二层为丁砖,一层一退,里外均应砌丁砖,每次收退为 60mm,收退尺寸要均匀一致。 在大放脚的转角处,应按规定放七分头,其数量为一砖半厚墙放三块砖,二砖墙放四块,以此类推。 ( 5)基础墙体砌筑 1)砖墙基础砌筑之前,应将基底表面清扫干净,并洒水湿润,先盘大角,每次盘角高度为五层砖,随盘随靠平、吊直,然后再挂线砌筑, 24 墙应挂外线, 37 墙及 37 以下的墙双面挂线。 基础标高不一致或有局部加深部位,应从最低处往上砌筑。 2)基础大放脚砌至基础上部时,要拉线检查轴线及边线,保证基础墙身位置准确。 同时还要对照皮数杆的砖层及标高,如有偏差时,应在水平灰缝中逐渐调整,使墙的层数与皮数杆一致。 3)当基础墙身砌砖遇到暖气沟留洞和暖沟墙体时,暖沟留洞按设计尺寸留置,在暖沟墙的部位留外探 120mm 马牙槎。 4)各种预留洞埋件拉结筋都要按设计要求,规范规定准确预留和埋置,不准事后剔凿。 当墙身上需要预埋电气管线时,要随墙砌筑当中预埋,也不准事后剔凿墙体。 5)墙基砌筑到地圈梁时,要在地圈梁以下第二层砖上留 120179。 60 支模用的穿墙孔,每 1000mm 距离留一个。 基础墙砌筑到上端时要砌丁砖。 ( 6)砌筑质量标准要求 主控项目: 砖和砂浆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 80%。 砖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严禁无可靠措施的内外墙分砌施工。 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 2/3。 抗震设防裂度为 6 度、 7 度地区的临时间断处,当不能留斜槎时,除转角处外,可留直槎,但直槎必须做成凸槎。 留直槎处应加设拉结筋,拉结筋数量为每 120mm 墙厚放置 1φ 6 拉结筋 @500 压墙长≥ 1000mm 末端应有 90176。 弯钩。 砖砌体的位置及垂直度允许偏差应符合以下规定。 轴线位置偏移: 10mm 垂直度:单层 5mm,全高≤ 10m时为 10mm,≥ 10m 时为 20mm。 一般项目: 砖砌体组砌方法应正确,上下错缝,内外搭砌,砌柱不得采用包心施工组织设计 17 砌法。 砖砌体灰缝应横平竖直,厚薄均匀。 水平灰缝厚度宜为 10mm,但不应小于 8mm,也不应大于 12mm。 砖砌体的一般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基础顶面和楼面标高:177。 15mm;表面平整度: 8mm; 门窗洞口高宽:177。 5mm;外墙上下窗口偏移: 20mm; 水平灰缝平直度: 10mm。 ( 7)基础砌砖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砂浆配合比不准:使用散装水泥和砂,都要车车过磅,计量准确,使用袋装水泥要过磅检查袋装水泥重量,搅拌时间要达到规定要求。 基础墙身位移:大放脚两侧边收退要均匀,砌到基础墙身时,要拉线找正墙的轴线和边线,砌筑时保持墙身垂直。 预制过梁不座浆:按规范要求,过梁搭墙的部位必须铺 10mm 厚砂浆,不得干摆。 马牙槎内的砂浆未清干净:对散落到马牙槎内的砌筑砂浆必须清理干净。 皮数杆不平:少平放线时,要细致认真,钉皮数杆的木桩要牢固,防止碰 撞松动,皮数杆立完后要复验,确保皮数标标高一致。 墙面不平、灰缝厚度不一致:盘角砌筑灰缝厚度要掌握好,每层砖都要与皮数杆对平,灰缝厚度应控制为 812mm,不得出现 15mm厚大缝和瞎缝。 7. 4 基础房心回填土 7. 4. 1 施工作业条件 基础砌砖、地圈梁、构造柱砼全部浇筑完成,基础分段分部工程已作了检查验收评定,并验收合格,办好了隐检手续。 基础回填土所使用的土料,经检查符合要求,已取土样送试验室检验,确定了回填土干容重。 每层回填土的厚度已在基础墙面上弹线作好标志。 具备以上条件方可进行基础房 心回填土。 7. 4. 2 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基坑(槽)底地坪上清理→检验土质→分层铺土耙平→夯打密实→检验密实度→修整找平验收 基底清理:填土前应将地坪上的垃圾、杂物、≥ 50mm直径的硬土块都要彻底清理干净,把土料摊平夯实。 土质检验:检查回填土的土料有无杂物,粒径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回填土的含水率是否在控制的范围之内,亚粘土的适宜含水率为 15%,如含水率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掺入干土等措施,如含水率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施工组织设计 18 湿等措施。 回填土应分层摊铺,用蛙式打夯机夯实,每层铺土厚度为 250mm,用人工打夯,每 层铺土厚度为 200mm,回填土每层至少夯打三遍。 打夯时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 深浅两基坑相邻时,应先填深基础,填至浅基相同标高时,再与浅基一同填夯。 如必须分段填夯时,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梯形的高宽比为 1: 2,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小于。 回填房心及管沟时,为防止管道中心线位移或损坏管道,应用人工先在管子两侧填土,用手夯夯实,管顶。 相邻房间的回填土应同步进行,其高差不得大于 200mm,靠墙边 要用手夯夯实,手夯与机夯相连接的部位,应先进行手夯部位,然后 再进行机夯部位,同时对手夯也进行了挤压。 回填土每层填土夯实后,应按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回填土。 修整找平:填土全部完成后,应进行表面拉线找平,凡超过标准高程的地方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标准高程的地方,应补土夯实。 质量标准要求: 保证项目: ( 1)基底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的规定。 ( 2)回填土的土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规定。 ( 3)回填土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实,取样确定夯实后土的干密度合格率不应小于 90%,不合格的干土质量密度的最低值与设计值的差,不应 大于。 允许偏差:顶面标高 +0, 50mm;表面平整度 20mm 7. 5 主体结构 KP1 型多孔心砖墙体砌筑: 本小区设计砖混结构的承重墙均采用 KP1 多孔砖砌筑,内外墙的墙厚大部分为 240,局部内纵墙墙厚为 360。 KP1 砖规格尺寸及型状有四种可选用。 规格尺寸型状如下表: 型号 规格尺寸 型状 备注 KP11 240179。 115179。 90 圆孔 规格尺寸为长179。 宽179。 高宜优先选用长方型多孔砖 KP12 240179。 115179。 90 方型孔 KP13 240179。 115179。 90 长方型孔 KP1P 180179。 115179。 90 圆孔 为配砖,七分砖 模数多孔砖用几种不同规格的砖搭配组合砌筑不同尺寸的墙体,不宜砍 砖,在砌砖之前根据组砌方法把各种类型的砖数量计算准确,现场供砖须 分 规格按比例同时配送。 施工组织设计 19 设计要求:墙体留槽留洞、埋设管道位置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 ( 1)施工中应准确预留槽洞的标高位置尺寸,不得在已砌墙体上凿槽打洞。 ( 2)不应在墙体上留水平槽,斜槽或埋设水平暗管和斜暗管。 ( 3)墙体中竖向暗管应预埋,宽度小于 500 的小墙段内,不得埋设竖向暗管。 ( 4)顶层楼梯间顶层所有墙沿墙高每隔 500mm设置 2φ 6 通带钢筋。 施工前准备工作: ( 1)材料及主要机具:空心砖品种、规格、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证明、试验报告单。 ( 2)水泥: 325 号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有出厂证明、复试报告。 ( 3)砂:宜用中砂,过 5mm孔径筛子,配制 M5 混合砂浆,砂子含泥量不超过 5%。 ( 4)掺合料:选用石灰膏、磨细生石灰粉等。 生石灰熟化时不得少于7 天。 ( 5)其它材料:拉结钢筋、预埋件、木砖等提前作好防腐处理。 ( 6)搅拌机、翻斗车、磅称、吊斗、砖笼、 手推车等完全齐备。 ( 7)皮数杆已立好,在皮数杆上已注明门窗洞口、拉结筋、圈梁、过梁尺寸标高。 ( 8)根据最下面第一皮砖的标高,拉通线检查,如水平灰缝厚度超过20mm 用细石砼找平。 ( 9)砂浆配合比已经试验室确定,准备好砂浆试模。 施工工艺: 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排砖撂底→砌空心砖墙→验评 施工准备:砌筑前一天将砖浇水湿润,冬施应清除表面冰霜。 排砖撂底:根据设计图纸各部位尺寸,排砖撂底,使组砌方法合理,便于操作。 拌制砂浆:砂浆配合比应用重量比,计量精度为水泥177。 2%,砂及掺合料177。 5%。 用机械搅拌投 料顺序为砂→水泥→掺合料→水,搅拌时间不少于。 砂浆应随拌随用,拌合后在 3h内用完,严禁用过夜砂浆。 墙体砌筑: KP1 砖采用一顺一丁砌筑,内外搭砌,上下错缝,多孔砖必须竖砌,严禁卧砌。 砌筑方法为:“三一一灌缝”砌筑法,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揉压,再加一灌缝动作。 以保证竖向灰缝饱满度。 灰缝应横平竖直,宽度一致,宽度一般为 10mm,不应小于 8mm 或大于 12mm,水平灰缝饱满度不应小于 80%。 砌筑砂浆稠度宜控制在 7090mm。 施工组织设计 20 砌砖留槎:除构造柱部位外,砌体的转角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不能同时砌筑的临时间 断处应砌成斜槎,砌体长度不小于高度 1/2。 不能留斜槎时,应引出阳槎,并按规定放置拉结筋。 在构造柱的部位应留马牙槎,马牙槎高度为 200,进退为 60mm,在马牙槎内按规定每 500mm加 一道墙体拉结筋。 在墙体中心部位埋设的水电管应随砌随埋,在靠墙边侧的竖向暗管,亦可用开槽机开槽,槽口尺寸不大于 60179。 60mm,电管密集处可砌成马牙槎,并设拉结筋,后补浇 C20 细石砼。 不得临时剔凿大于 90179。 90mm的孔洞,不得使用射钉或膨胀螺栓。 墙体砌筑到上端要抹 10mm厚 1: 3 砂浆层,以防浇筑砼时灰浆跑入砖孔。 质量标准要求: 砂浆强度等级应以标养龄期为 28 天的试块抗压试验结果为准。 同品种、同强度等级的砂浆各组试块的平均强度不得小于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 任一组试块的强度不得小于设计要求强度等级的 75%。 在砌筑过程中,每步架至少应抽查 3 处(每处 3 块砖)砌体的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其平均值不得低于 80%。 砌筑的砌体不得出现透明缝。 构造柱砼应振捣密实,不应露筋或有较多的蜂窝、麻面。 砌体的尺寸和位置的允许偏差不得超过以下规定: 轴线位移: 10mm; 楼面标高:177。 10mm; 墙面垂直度:每层 5mm,全高 10mm;表 面平整度: 8mm; 水平灰缝平直度: 10mm;水平灰缝厚度( 10 破砖累积数): 8mm; 游丁走缝 :20mm。 门窗口宽度 :177。 5mm。 外墙上下窗口偏移 :20mm。 7. 6 构造柱、圈梁钢筋的加工绑扎: 按照设计要求和抗震构造要求,从基础到主体结构大角的部位和横纵墙交接的部位都设置有地圈梁和楼层圈梁和构造柱,圈梁钢筋从构造柱内穿过,圈梁钢筋在楼层整体连通形成带框的墙体,以利于抗震,增加结构的延性,达到抗震裂度设防 8 度的要求。 构造柱、圈梁钢筋的构造要求: 构造柱生根于地圈梁,构造柱竖向钢筋的锚固长度为 35d,构造柱 入顶层圈梁的锚固长度为 35d 构造柱与楼层圈梁交接的部位,柱箍筋上下部位应加密,加密区为柱净高的 1/6,且≥ 500mm,构造柱的配筋设计, 240179。 240构造柱 4Φ 14,箍筋为 φ 6@200, 360179。 240 构造柱 6Φ 14, φ 6@200, 360179。 360 构造柱 8Φ 14 箍筋 φ 6@200,其构造要求见下图: 施工组织设计 21 圈梁钢筋的构造要求:圈梁的截面尺寸大部分为 240179。 200、 360179。 200 圈梁的配筋构造要求见下图: 7. 7 构造柱 、圈梁支模 构造柱支模采用定型小钢模,用 L63179。 63179。 6 角钢支架加固,用 φ 12 拉结螺栓紧固支架,拉结螺栓设在墙体的水平缝内,其支模方法见下图: 施工组织设计 22 圈梁支梁采用 15mm 厚竹胶板,用 50179。 100 方木组拼成片模,再用上部为 50179。 100 截面,下部为 100179。 100 截面方木打夹,用 φ 12 螺栓紧固,螺栓间距为 600mm。 7. 8 楼层顶板支模 砖混结构楼层顶板的厚度为 120mm、 13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