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互联网管理推进网络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内容摘要:

侦查业务的复合型人才,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 (五 )实际监管操作方面: 现有监管体制难以适应。 虚拟社会违法犯罪的实施往往是跨地域的,一方面导致了公安机关管辖不清,容易诱发不作为;另一方面加大了侦办难度和办案成本,客观上影响了对虚 拟社会违法犯罪的及时查处。 同时,网络易参与、难控制,在商业机制运作下,特别是部分商家受利益驱使,致使一些网站和网络运营 5 单位忽视自己的管理责任,虚拟 “ 公共场所 ” 无人管理、放任自流。 四、公安机关加强虚拟社会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周永康同志指出 “ 要明确职责、落实责任、理顺管理体制,创新工作机制,引导互联网业界实行行业自律,有效防范、打击利用和针对信息网络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做到既顺应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大势,又能有效解决 ‘ 虚拟社会 ’ 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 面对虚拟世界负面作用对现实社会造成的各种冲击,公 安机关必须顺应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努力引导、探索虚拟中自律、防范和管理的机制,严厉打击虚拟社会违法犯罪活动,积极在网络虚拟空间开辟公安工作的 “ 第二战场 ”。 (一 )加强信息情报管理。 在社会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只有取得信息控制的优势,才能掌握同犯罪作斗争的主动权。 广辟渠道,全面收集信息。 情报信息主导警务的起点是信息。 有无海量的信息库容量与内容反映准确、齐全的信息质量,是决定情报信息主导警务能否发挥最大效益的基础性因素。 为此,在实施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方面,要花大力气抓信息采集和录入工作,努力做大信息的活水源头。 在日常公开管理中,发挥安全检查、调查走访,工作交流、安全培训、行政备案、应急处置等管理手段的应用,加强情报 6 信息的收集,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使此项工作逐步日常化、规范化。 一是通过互联网接入单位、互联网数据中心获取过滤封堵的有害、敏感信息以及网络攻击、计算机病毒传播信息。 二是通过互联网网站收集论坛、留言版、聊天室、即时通信等重要信息服务栏目的热点话题,以及互联网网站实施先审后发、过滤封堵措施截取的信息。 三是通过重要信息网络使用单位安全员收集重要信息网络的安全状况等信息。 四是通过活跃网民收集互联网上有害、敏感信息和违法犯罪案件线索。 明确重点、深挖有价值情报。 结合新时期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打击违法犯罪工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