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标记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内容摘要:

数百个 RFLP标记图谱,而在西红柿中则建立了带有 1000个 RFLP标记遗传图谱 [2]。 分子 标记广泛存在于基因组 DNA的各个区域,数量巨大,通过对随机分布于整个基因组的分子标记的多态性进行比较,就能够全面评估研究对象的多样性,并揭示其遗传本质 [34]。 利用遗传多样性的结果可以对种质进行聚类分析,进而了解其系统发育与亲缘关系。 以分子标记为基础的比较基因组研究则有利于探明近缘物种间的遗传同源性以及物种起源等生命科学领域中的重要问题。 分子标记还可用于鉴别品种的混杂情况和真假杂种的判断等。 分子标记在作物育种中的另一用途之一就是通过绘制品种 (品系) 的指纹图谱来进行品种鉴定和新品种登记、 品种纯度和真实 性检验等工作。 作物的分子标记具有品种的特异性, 如小麦、 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以及马铃薯、 甘薯等无性繁殖作物,同一品种不同植株具有相同的遗传背景, 因而, 任何植株的分子标记都能代表其所属品种的特性。 选择是育种中的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所谓选择是指在一个群体中选择符合要求的基因型。 传统育种基于表型的选择方法存在许多缺点,效率较低。 分子标记为实现对基因型的直接选择提供了可能,如果目标基因与某个分子标记紧密连锁, 我们就可借助分子标记对目标性状的基因型进行选择, 这称为标记辅助选择 (marker assisted selection, MAS )。 近年来,随着近来大量分子标记的开发和遗传图谱以及定位软件的应用,使 MAS 成为育种中主要辅助选择手段 [5]。 Hense等利用 4个 RAPD标记,在 10个 BC1F2家系的 4 605个单株中快速选出 oguCMS恢复位点纯合的 906个单株 [6]。 此法大大节省了测交的工作量及时间,充分展现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