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山羊最新技术大全内容摘要:

防苗和口蹄疫苗。 从外地引种时,应加强检疫,切实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防患于未然。 对寄生虫要坚持定期驱虫,每季度注射左旋咪唑或口服敌百虫,每年春、秋季各药浴1次,必要时注射阿维菌素,以消灭羊体内的寄生虫。 养羊新技术点 6 圈养羊技术要点 农民如将羊只圈养,可解决日益突出的农牧矛盾,又可开辟饲草资源,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减少因焚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与放牧相比,羊只生长快、出栏早、膘情好、出肉率较高,经济效益好。 其具体做法是: 一、羊舍建造:羊舍可建成单坡敞棚式或全封闭式。 单坡敞棚式一般后墙高度为1.8米,棚顶倾斜度为15度。 全封闭式墙高2.3 — 2.5米,门宽1.5— 2米。 羊舍地面高出舍外地面20 — 30厘米,铺成斜坡以利排水。 一般成年羊每只约占1.5 — 2平方米,怀孕母羊、哺乳羊、种公羊所占面积稍大些。 舍内要保持干燥、通风,尽量做到冬暖夏凉,舍外设运动场,面积约为羊舍面积的2倍。 二、粗饲料制作。 1、秸秆青贮。 将采收后的玉米秸秆割倒晾晒一天,铡成0.5 — 2厘米的小节后青贮。 2、微生物使酵。 利用“百宝利 ”或“EM菌”使酵菌种,喷湿拌均粉碎好的农作物秸秆或农副产品如麦秸、玉米秸、花生秧、花生壳、玉米芯粉等,装入缸、桶或塑料袋内封存,经厌氧发酵后,即可食用。 三、饲喂方式。 将青贮玉米秸或发酵饲料放入饲槽中让羊自由采食,一天饲喂2次,水槽中不能断水,注意每天换水。 同时按照羊只不同生长阶段配置精料适当补充。 一般育肥羊秸秆饲草与精料比例为4:1,妊娠羊为5:1,种公羊为4:1。 养羊新技术点 7 六项技术提高养羊效益 当前,养羊业正从牧区养羊为主逐渐向农区发展,而农区传统的粗放饲养方式很难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因此,随着农 区养羊业的规模化发展和优良品种的引进,大力推广以下 6 种便于操作的实用技术,可大大提高养羊的经济效益。 人工授精技术 优良种公羊不仅价格昂贵,而且采用本交方式配种,容易导致某些疾病的交叉感染和蔓延,使种公羊失去配种能力,基础母羊也会失去种用价值。 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可以较好地利用种公羊的配种能力,发挥其最大效益。 经济杂交技术 利用优良种公羊与 本地母羊开展二元或三元杂交,可以生产优良杂交羔羊,育肥生产商品肉羊。 杂交羊不仅生长快,饲料报酬高,而且肉质好,售价高,经济效益好。 羔羊补饲和早期断奶技术 羔羊长至几周龄后,母羊的奶水已不能满足其营养需要,要早期训练羔羊吃草吃料进行补饲。 一般从 7 日龄 ~10 日龄开始诱食,15 日龄 ~30 日龄日喂 50 克 ~70 克饲料, 30 日龄 ~60 日龄日喂 100 克饲料, 60 日龄 ~90 日龄日喂 200 克饲料,保证羔羊快速生长,为其早期断奶和后期育肥打好基础。 羔羊早期断奶在 l00 日龄进行,最迟不要超过 4 月龄,这样可缩短产羔间隔,增加 母羊利用年限内所产的胎数。 饲草加工调制技术 传统养羊所喂饲草往往不经过任何加工调制,像玉米秸多数以整株干秸喂养,饲喂后羊的消化利用率低,不仅造成饲草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羊只生长慢、饲养周期长、出栏率低。 因此,应大力推广青贮、氨化、发酵等饲料调制加工技术,提高养羊的经济效益。 舍饲技术 农户养羊以往多采用木桩拴系露天饲养,羊群往往出现夏壮、秋肥、冬瘦、春乏的状况。 要想增加养羊效益,就应推广舍饲,建造布局结构合理的羊舍或暖棚,给羊群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促其快速生长与增重。 疾病综合防治技术 疾 病是养羊生产的一大威胁,应重点搞好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工作。 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定期驱除羊体内外的寄生虫。 注意圈舍的卫生消毒,在日常管理中经常观察羊的精神、饮食、粪便等是否正常,做到没病早防,有病早发现,早治疗。 养羊新技术点 8 肉羊常见病及防治 瘤胃膨胀 (臌气 )。 病因是过食豆科植物、霉变草料、豆饼及精料等易导致此病。 防治:①穿刺放气,常规消毒后,用套管针缓慢放气。 ②制酵。 甲醛 35毫升加水 300500 毫升,或用鱼石脂 3 毫升、松节油 10 毫升、酒精 20 毫升,混合加水 200 毫升灌服。 羊肺炎。 病因是多由寒冷或吸 入异物及刺激性气体引起。 防治:①青霉素 80 万、链霉素 100 万肌注 23 次/天。 ② 10%磺胺咪啶钠 2030 毫升肌注,每天 2 次,连用 35 天。 有机磷中毒。 病因是吃了有机磷杀虫剂 (160 105乐果、敌百虫、敌敌畏等 )污染的草料所致。 防治:① 1%阿托品 23 毫升皮下注射或肌注,病重时1 小时注射 1 次。 ②解磷定 2050 毫升/千克体重,加入 300 毫升 5%糖水静脉注射。 有机氟中毒。 有机氟农药多为氟乙酰胺,剧毒、残效期长。 防治;①解氟灵 (50%乙酰胺 )肌注,用量每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