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西安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内容摘要:

依托我市在 半导体 及 光伏 产业领域的 人才、资源和产业优势, 重点在 多晶硅、光伏发电设备 研发及产业化 等方面取得突破。 着力建 设 1500吨硅片、 1000兆瓦薄膜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等一批重点项目, 转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形成较为完善的半导体照明产业链, 建 设 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 半导体照 明 和太阳能电池 科研 生产 基地。 (七)高技术服务 业 依托我市在文化、科技和旅游等方面的优势资源,进一步优化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环境,强化服务能力和服务体系建设 ,重点发展 商业流程服务外包、 信息服务、 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数字内容 、技术服务等 产业 , 组织 实施 企业间电子商务、第三方交易平台、统一电子政务网、数字认证中心、 网络游戏、动 13 漫、 数字影视制造、 数字出版、技术转移中心等重点工程,有力 推动高技术服务业关键领域和新型业态的发展。 七 、加快 建设西安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的 政策措施 (一) 建立产业基地建设发展的组织领导工作机构,加快产业基地建设步伐。 建立产业基地建设发展 的组织领导 工作机构,加快产业基地建设步伐。 成立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基地建设发展领导小组, 市发改委、市 科技局、市经委、市财政局、市国土局、市规划局、市统计局等部门作为 领导小组 成员单位,研究 解决基地建设、产业发展、产业布局等方面的重大问题。 领导小组下设 产业基地 管理协调办公室,办公 室设在市发改委,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基地建设发展总体规划、产业规划、项目建设、重大项目招商引资和各项 政策 的起草 制定,提出需要研究解决的有关重大事项。 市发改委主任担任办公室主任,市发改委分管副主任担任办公室副主任,另配备一名专职副主任和两名 专职工作 人员具体负责办公室日常工作。 (二)研究制定 产业基地总体发展规划, 以规划引领和指导产业基地的 建设和发展。 按照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 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发展指导意见 》 和 《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的要求 ,根 14 据 国家高技术产业重点支持领域 和相关产业政策 ,结合西安高技术产业的特色和优 势,围绕航空、航天、生物、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和高技术服务业七 大高技术支柱产业,研究制定 《西安 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总体发展规划 》和《西安 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产业发展专项规划 》。 按照产业规划实施项目 培育和布局 ,科学形成并延伸产业链条,避免重复建设、低级竞争和资源浪费,最大限度地发挥产业集聚 、规模发展和辐射带动效应。 (三)研究 制定高技术产业专项支持政策, 促进 高技术产业做大作强。 针对 我市 高技术产业各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特点,分别出台 各类 的鼓励发展、扶持壮大、引导培育的 指导意见和办法 措施 , 实施多层次发展高技术产业战略。 做大做强以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为核心的优势产业; 引导扶持以新材料、软件及服务外包、数字内容、现代传媒等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培育以新能源、精细化工、下一代互联网、创意产业为核心的幼苗产业。 通过切实加强对高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发挥政策的组合效力,营造发展高技术产业的良好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快速培育新的 产业增长点,优化高技术产业结构。 (四) 整合全市科技 及 国防军工 资源, 探索 产学 研 结合、军民结合 新机制。 15 以申报设立“西安国家统筹科技资源综合配套改革综合试验区”为契机, 在统筹、优化、整合科技资源方面 先行 先试, 按照市场化的运作模式, 探索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同投入、合作建设、对外开放的 高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 新体制 新机制。 加强与西安地区航天、航空、兵器、电子等国防科技工业部门的联系与合作,促进军用技术向民用领域的转移和扩散 ,激活国防科技创新资源,创新军民合作共建平台,探索多种形式的 军民 结合、寓军于民新体制新机制。 ( 五 ) 加 大 国际合作力度,促进 区域经济合作。 抓住国家发改委近年来在高技术领域加大国际合作的契机, 加强对外技术合作, 争取中 德 (中国 — 德国) 高技术 合作 , 中古( 中 国 古 巴 ) 生物技术合作 、 中印( 中国 印度 )软件产业合作 及与其他国家的高技术产业合作能够在我市进行 产业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试点 ,促进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的国际化进程。 加强区域经济技术合作,扩展综合高技术产业基地的辐射范围。 承接 陕北资源,构建渭北 先进 制造产业聚集区。 充分发挥西安 — 杨陵 生物 资源,实现两地生物科技资源的优势 互补,错位发展, 建 设 西安-杨陵生物产业基地。 依托 西安 — 宝鸡在钛材、钛合金和钛复合材料等领域资源优势 和良好的合作 16 基础 ,构建西安 — 宝鸡新材料产业基地。 ( 六 ) 以高技术产业化重大项目为支撑,全力争取国家和陕西省 在项目布局、专项 资金 上 的大力扶持。 围绕 航空、航天、生物、信息、新材料、新能源 和高技术服务业七 大高技术主导产业为核心, 以 完善高技术产业链建设为纽带,依据 国家建设高技术产业基地的 新思路 新政策 ,积极开展 征集、筛选和 申报 工作 , 打捆申报,成熟一批申报一批, 促使 新的一批国家 和陕西省 高技术产业 化 示范项目落户西安。 扩大对外开放,加强招商引资,按照产业基地的规划布局, 研究、策划、引进 一批高技术产业化重大支撑项目,集中全市资源重点支持 项目建设 , 力争在短时间内做大高技术产业规模, 开创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新局面。 ( 七 ) 加大高技术产业的资金支持力度, 完善高技术产业投融资服务体系。 加大 市财政资金 在高技术产业的投入力度,提高政府在高技术领域的科技和产业引导资金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 ,到 2020 年, 我市在高技术领域的科技和产业引导资金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达到 5%。 设立“西安 综合性 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发展专项资金 ”,西安市财政每年拿出 1 亿元, 连续安排五年, 用于 扶持 基地 公 17 共服务体系 和 重大产业化 项目 建设,以 财政补助、贴息、资本金注入等多种形式 促进 高技术产业 化项目建设,保证国家专项配套。 设立我市创业投资风险救助专项资金,有效激励社会资本进入创业投资领域, 减少投资风险,改善创业投资环境。 风险救助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补偿创业投资机构因投资失败而清算或减值退出的风险投资项目所发生的部分损失, 资金主要来源于 创业投资机构自愿提取的风险准备金和政府资金 按1:1 匹配。 以西安成为国家“中小企业创业板”试点城市为契机,积极培育 50 家高新技术企业 上市融资 , 对即将上市的企业给与一定的财政资金 扶持。 大力 支持 一批 有条件的高 新技术企业发行企业联合债券。 成立我市重点高技术企业贷款信用平台,由 政府、企业共同出资,建立风险共担和 补偿机制,解决中小高技术企业的贷款担保问题。 ( 八 ) 建立高技术 产业 统计 指标 体系, 为 高技术产业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根据 建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