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集体领导制度microsoftword文档内容摘要:

做好会前准备。 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每次会议的中心议题,使会议内容集中,党支部书记会前应广泛征求党内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并事先统治每个支部委员让大家做好准备。 召开党支部委员会民主生活会时,要指定专人做好会议记录,会后将记录报送上级党组织,使上级党组织 及时了解情况。 21 党支部委员会会议程序 党支部委员会对支部委员会负责。 党支部委员会在党支部党员大会闭会期间,负责党支部的日常工作。 党支部委员会会议是党支部委员会集体研究决定党内重大问题的一种主要形式。 会议的主要程序如下: 第一, 会前准备工作 ⑴确定议题。 支部书记经过与委员的沟通,确定会议议 题。 主要内容有:①党支部工作总结和计划;②支部委员会工作报告;③加强党支部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的问题;④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⑤其他应讨论决定的重要问题。 ⑵做好材料准备。 根据选定的 议题,做好有关材料的准备,提交支部委员会讨论修改。 ⑶开会通知。 支部书记要把会议时间、地点、议题、要求等提前 13 天通知各委员。 第二, 会议主要议程 ⑴主持人宣布开会和会议的议题。 ⑵充分发扬民主,对议题进行讨论。 ⑶进行表决,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形成决议。 对要 作出决定的问题,如有较大意见分歧,除非必须急需决定的问题,不要匆忙作出表决,可暂时休会,进一步酝酿,下次开会继续讨论。 如不能统一认识,可把两种意见同时报上级 22 党组织或向支部党员大会报告,按上级党组织或支部党员大会决定执行。 ⑷做好记录。 对会议的时间、地点 、参加人员、会议议程、委员发言摘要、作出的决议及表决情况等,都要完整准确、清晰地记录下来。 第三, 会后应做事项 ⑴向上级党组织或支部委员大会报告。 ⑵按支部委员会决议认真组织实施。 23 党支部委员会议制度 ⑴会议次数。 党支部委员会议一般每月召开一次,如遇紧急事情需要研究,可随时召开。 ⑵会议主要内容。 党支部委员会议主要研究贯彻执行上级党组织和支部党员大会的决议和意见、支部工作计划、检查和总结、支部成员的民主生活会等。 ⑶支会委员会议与支部党员大会的关系。 支部委员会在支部党员大会闭会 期间,负责处理支部的日常工作。 支部委员会对支部党员大会作出的决议不能修改或推翻。 为了便于支部党员大会对问题进行讨论和作出决定,支部委员会对支部党员大会要讨论的问题可以提出初步意见和方案,但不能把它强加给党支部党员大会,更不允许把支部委员会置于支部党员大会之上。 支部委员会作出的决议和决定,支部党员大会有权修改或否定。 如果发现支部党员大会的决议不符合党的路线、方针和上级党委的决议时,支部委员会可请示上级党组织裁决或重新召开支部党员大会讨论决定。 ⑷到会人数。 24 支部委员会决定重要问题时,到会支部委员必须超过支部委 员人数的半数才有效;如遇重大问题要作出决定,能到会的委员又不超过半数时,必须召开党员大会讨论决定。 ⑸会议记录。 为了正确贯彻支部委员决议和决定,召开支部委员会议时应由专人认真做好记录。 记录的内容包括会议时间、地点、主持人、缺席人员名单、会议议题、支部委员的发言要点、会议决议等。 会议记录要专人保管,存档备查。 25 党的组织生活制度 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制度主要是指党员参加所在支部的党员大会、党小组会以及支部委员单独召开的民主生活会。 十六大党章明确规定:“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的内外群众的监督。 ”“不允许有任何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的特殊党员。 ”党的组织生活是实施党内监督的一种有效形式,是加强党员管理,促进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一项重要制度。 党支部是党的基层组织,担负着教育和管理党员的重要工作。 作好这项工作,必须坚强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制度的建设,用制度教育和管理党员,使每个党员通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提高党性觉悟。 对党支部来说,通过组织生活,可以对党员实行有效的管理、教育和监督。 对党员来说,通过组织生活 可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互相了解互相监督,巩固组织上的团结和统一。 在党内,所有党员,无论职务高低,在党内生活中都是平等的,都是毫无例外地编入一个党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 党支部委员除参加支部和小组的组织生活外,还要参加支部委员会的民主生活会。 支部委员要带头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为党员做出表率。 26 按规定时间过党的组织生活,是健全支部组织制度的关键。 一般情况下,支部党员大会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小组每月召开一至两次,支部委员的民主生活会一个季度召开一次。 每个党员都要积极参加党的生 活,不应无故缺席。 党支部要对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发现党员无故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的,要及时予以帮助教育,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 6 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支部要及时地予以处理。 27 党支部联系群众制度 党支部联系群众制度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党支部要通过召开座谈会和个别 访问的形式听取党外群众的意见。 二是根据党员的不同情况,分配每人联系一定的群众,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对于联系对象的 情况要定期向党组织汇报,党组织要进行督促检查。 28 党课教育程序 党课教育是党员教育、提高党员素质最经常、最基本的方法。 党课教育每季度安排一次。 具体程序如下: 第一, 课前准备 ⑴调查分析。 掌握党员队伍的思想状况和倾注性的问题。 ⑵确定内容。 要以党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知识和形式任务对党员的要求来分析党员的思想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确定党课教育的内容。 ⑶认真备课。 备课人准备讲课材料,作到理论联系实际。 ⑷发出通知。 要把上党课的时间、地点、要求等提前 13天通知全体党员,也可以根据需要吸 收入党积极分子参加。 第二, 作好组织工作 ⑴支持人要统计党员出席情况,提出听课要求,记录员做好记录。 ⑵主持人进行讲课。 ⑶听课人做好笔记。 ⑷讲课之后,主持人要求对讲课情况进行小结,对学习提出要求。 第三, 课后应做事项 29 ⑴党支部书记或党小组长组织党员进行讨论,做好记录,并向上级党组织汇报。 ⑵对没听课的党员,党组织要统一补课,使全体党员都接受教育。 30 党课制度 党课是对党员进行教育的最经常、最基本的一种形式。 建立党课制度制度,组织好党课教育,是党支部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一般情况下,一 两个月要上一次党课,也可以根据形势任务的需要,相对集中使用党课时间。 党支部要从本单位的实际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党员都按时听党课。 能否坚持党课制度,抓好党课教育,是衡量一个支部党内生活制度是否健全的一个重要内容。 党课的内容主要是比较系统地讲解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章和党的基本知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常识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 可根据上级党组织选定的党课教材和参考资料来讲,也可以自己编写材料。 党课的内容要在注意系统性的同时,力求搞好党员的思想调查,要针对党员一定时期的思想倾向和共性 问题加以确定。 党课教员一般由在同级党组织中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党员干部或先进党员担任,也可以聘请上级党组织的党员领导干部兼任,或聘请党校教师兼任。 党课教员应有良好的党性修养,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基本知识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较深入的调查了解。 党支部在开展党课教育时,要制订出党课教育计划,一般应制订一年的计划,安排好党课时间、讲课教员、党课内 31 容等。 如有必要,可请示上级组织,争取上级党组织的指导。 讲课以后,党支部要组织讨论,消化党课内容,也可进行测试,决不能 讲 了听了就完了。 32 发展党员的工作程序 发展党员工作是党的组织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发展党员工作的具体程序如下: 第一, 确定积极分子 ⑴申请人必须亲自向所在党支部或党小组提出书面入 党申请。 ⑵召开党小组会,按积极分子条件对申请入党人进行衡量,经过讨论后提出积极分子的建议名单,呈报党支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