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跳纤光纤配线架技术规范doc内容摘要:

引出 直熔 熔配 终端 2020 600 300 单面操作 18 6 24 216 144 216 72 648 216 分路器托盘按用户需求配置, 1 16分路器托盘占用 1 个一体化托盘空2200 600 300 单面操作 22 8 30 264 192 264 96 816 264 2600 600 300 单面操作 26 10 36 312 240 324 108 984 312 2020 840 300 单面操作 20 8 24 240 192 216 72 720 240 2200 840 300 单面操作 32 12 36 384 288 324 108 1104 384 Q/BJT xx— 2020 5 2600 840 300 单面操作 40 16 48 480 384 432 144 1440 480 间, 1/2 32分路器托盘占用 2 个一体化托盘空间, 1/2 64分路器托盘占用 4 个一体化托盘空间。 2020 600 600 双面操作 36 12 48 432 288 432 144 1296 432 2200 600 600 双面操作 44 16 60 528 384 540 180 1632 528 2600 600 600 双面操作 52 20 72 624 480 648 216 1968 624 2020 840 600 双面操作 40 16 48 480 384 432 144 1440 480 2200 840 600 双面操作 64 24 72 768 576 648 216 2208 768 2600 840 600 双面操作 80 32 96 960 768 864 288 2880 960 注: 1. 熔纤盘:用于主干光纤与尾纤的熔接、过路光缆的熔接即直熔; 2. 12 芯一体化托盘:用于配线光缆的成端接续, 及 直熔(过路熔接)盘用, 3. 光分路器托盘:与 12芯一化托盘安装尺寸相同,在订购时需注明具体配置, 12芯一体化托盘与光分路器托盘相加总数不超过 12芯一体化托盘数量。 表 52 免跳纤光纤配线架尺寸及容量 表 (采用常规尺寸托盘 ) 机架尺寸: 高宽深( mm) 机架结构 熔纤盘(块) 12芯一体化托盘(块 ) 最大容量(芯) 总容量(芯 ) 尾纤管理中心(位 ) 备注 引出 直熔 主干 配线 引出 直熔 熔配 终端 2020 600 300 单面操作 18 6 24 216 144 216 72 648 64 因本配线架采用主 干 尾 纤型 结构,所以分路器采用输入端配适配器,输出端扇出尾纤的形式配置,分路器托盘按 用 户 需求 配置,所有规格的托盘式分路器均只占用一个一体化的托盘的空间 2200 600 300 单面操作 22 8 30 264 192 264 96 816 64 2600 600 300 单面操作 26 10 36 312 240 324 108 984 64 2020 600 600 双面操作 36 12 48 432 288 432 144 1296 128 2200 600 600 双面操作 44 16 60 528 384 540 180 1632 128 2600 600 600 双面操作 52 20 72 624 480 648 216 1968 128 注: 1. 熔纤盘:用于主干光纤与尾纤的熔接、及尾纤的存储; 2. 12 芯一体化托盘:用于配线光缆的成端接续,及直熔(过路熔接)盘用; 3. 光分路器托盘:与 12芯一化托盘安装尺寸相同,在订购时需注明具体配置, 12芯一体化托盘与光分路器托盘相加总数不超过 12芯一体化托盘数量;。 架体 功能区 ( 1) 架体 内部主要由熔纤盘、 12 芯一体化托盘、光分路器托盘等组成,其中光分路器托盘为可选配置。 ( 2)免跳纤 光纤配线架 在便于施工与维护操作的前提下,内部各功能区的布局应紧凑。 免跳 纤 光纤配线架 内都不得使用光跳纤进行跳接。 架体采用双面操作结构时,两面的Q/BJT xx— 2020 6 内部结构及功能区相同。 架体 内部结构主要分为四部分,即主干光缆区、配线光缆区、尾纤管理区、进线区。 以下图示为免跳纤 光纤配线架 (单面) 功能区划分的典型示图,但不排斥其它合理布局结构。 总体布局示意图如图 5图 52 所示 , 采用常规尺寸托盘总体布局示意图如图 53。 图 51 免跳纤 光纤配线架 (宽 600mm) 功能区划分图 Q/BJT xx— 2020 7 图 52 免跳纤光纤配线架(宽 840mm)功能区划分图 图 53 免跳纤光纤配线架(宽 600mm,配常规尺寸托盘)功能区划分图 主干光缆区(含主干、 直熔、光分路器) 配线光缆区(含配缆、 直熔、光分路器) 光分路器尾纤管理区 光缆固定与接地装置 Q/BJT xx— 2020 8 ( 3)主干光缆区由熔纤盘和光分路器盘组成,其中分路器盘为可选设备。 熔纤盘用于外线主干光缆光纤与尾纤的熔接、过路光缆光纤的直熔。 熔纤盘应适用于带状光缆、分立式光缆的接续,每块熔纤盘的容量应不低于 12 芯,一般为 12 芯和 24 芯两种。 ( 4)配线光缆区由 12 芯一体化托盘、光分路器托盘、熔纤盘组成,其中光分路器托盘和熔纤盘为可选设备。 12 芯一体化托盘用于外线配线光缆光纤与尾纤的熔接与成端,熔纤盘用于过路光缆光纤的直熔,应适用于带状光 缆、分立式光缆的接续。 12 芯一体化托盘的适配器方向应朝向绕纤轮,以便于尾纤的管理。 ( 5)尾纤管理区主要用于主干光缆尾纤、配线光缆尾纤、光分路器尾纤的存储管理。 管理区的容量应考虑到主干光缆为环型结构时 A、 B 向的光纤容量,管理区存储的尾纤长度应能连接到 架体 内任何一个适配器端子。 ( 6) 每个熔纤盘引出的尾纤作为一个管理单元,每个 尾纤管理 单元 放置在同一个 C型纤环内, 也可采用 其它更为合理的 尾纤 管理方式。 无论采取哪种方式, 都 应便于日后维护或 抢修 时 尾纤 的查找与 更换。 ( 7)进线区即光缆固定与接地装置,其位置可调。 采用 落 地式 或 壁挂式 安装 时可根据情况设置在 架体 上、下方。 ( 8)一体化托盘可方便更换适配器,考虑到防尘和运输等因素,托盘的盖板应能覆盖到适配器及熔纤区。 机械活动部分 机械活动部分应转动灵活、插拔适度、锁定可靠、施工安装和维护方便。 门的开启角应不小于 110176。 ,间隙应不大于 3mm。 引入光缆弯曲半径 引入光缆进入架体时,其弯曲半径应不小于光缆直径的 20 倍。 保护套、衬垫及纤芯和尾纤弯曲半径 Q/BJT xx— 2020 9 光纤光缆穿过金属板孔及沿结构件锐边转弯时,应装保护套及衬垫。 纤芯、尾纤无论处于何处弯曲,其弯曲半径应不小于 30mm。 机架表面 涂覆层应表面光洁,色泽均匀、无流挂、无露底;金属件无毛刺锈蚀。 结构装置上的文字、图形、符号和标志 结构装置上的文字、图形、符号和标志均应清晰、完整、无误。 材料 防腐蚀性能 免跳纤光纤配线架 所有的零件采用的材料应具有防腐蚀性能,如该材料无防腐蚀性能应作防腐蚀处理;其物理、化学性能必须稳定,并与光缆护套和尾纤护套相容。 为防止腐蚀和其 它 损害,这些材料还必须与其 它 设备中所常用的材料相容。 金属电镀件 免跳纤光纤配线架 中表面电镀处理的金属结构件,在通过 GB/T 《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部分 : 试 验方法 试验 Ka:盐雾 》 标准的盐雾试验方法进行 48h 盐雾试验后,外观不得有肉眼可见的锈斑。 涂覆处理要求 采用涂覆处理的金属结构件,其涂层与基体应具有良好的附着力,附着力应不低于GB/T 9286《 色漆和清漆 漆膜的划格试验 》 标准表 1 中 2级要求。 燃烧性能要求 设备中非金属材料的结构件及光纤连接器的燃烧性能应能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Q/BJT xx— 2020 10 ( 1) 试验样品没有起燃; ( 2) 试验样品离火后持续有焰燃烧时间不超过 10s,并且火焰或从试验样品上掉落的燃烧或灼热颗粒未使燃烧蔓延到放在试验样品下面的底层。 功能要求 光缆的固定和 保护功能 应具有光缆引入、固定和保护装置。 该装置 应 具有以下功能: ( 1) 将光缆引入并固定在机架上,保护光缆及缆中纤芯不受损伤; ( 2)光缆金属部分与 机架绝缘; ( 3) 固定后的光缆金属护套及加强芯应可靠连接高压防护接地装置。 光缆纤芯的终接功能 应具有光纤终接功能。 该装置应便于光缆纤芯及尾纤接续操作、施工、安装和维护;能固定和保护接头部分平直而不位移,避免外力影响,保证盘绕的光缆纤芯、尾纤不受损伤。 调纤功能 主干光纤与配线光纤通过适配器直连方式,能迅速方便地调度光缆中光纤序号以及改变传输系统的路由。 光缆纤 芯和尾纤的保护功能 光缆开剥后纤芯有保护装置并固定后引入光纤终接装置。 容量 每机架容量和单元容量按适配器数量确定,光纤终接装置、光纤存储装置、光纤连接分配装置在满容量范围内应能成套配置。 Q/BJT xx— 2020 11 标 识 ( 1) 中国 联通 LOGO 位于 架体前门左上部,同比例按中国联通商标缩放。 ( 2)厂家铭牌应使用铝质材料,规格按行标制作。 ( 3)每个架体应在门内侧上有对应的示名板,每个示名板上应放有一张空白示名条,用于方便地识别纤芯序号或传输路序,且记录装置应易于修改和更换。 ( 4)示名条从左到右标识,序号由小到大(如: 1, 2, „ „ , 12)。 ( 5)适配器及尾纤管理区座板等处应有明确的序号,便于端接与识别。 ( 6)结构装置上的文字、图形、符号和标志应清晰、完整、无误。 ( 7) 尾纤上的 标签可采用条形码形式的电子标签 ,或将标签制成全色谱 标志色 , 并与光缆中的光纤一一对应。 全色谱 标志色 共 12 种,分别为 : 蓝、橙、绿、棕、灰、白、红、黑、黄、紫、粉红、青绿。 光纤存储功能 机架及单元内应具有足够的空间,用于存储余留光纤。 免跳纤功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