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防治癌症健康宣传媒体实用手册内容摘要:

志物的单克隆抗体,针对某些癌基因和癌的细胞遗传学标志的药物,抗肿瘤血管生成的药物,抗肿瘤疫苗,基因治疗等等,并在不到 10 年内有了长足的进步。 靶向治疗实际属于病理生理治疗,也就是封闭肿瘤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受体和纠正其病理过程。 由于这类药物具有非细胞毒性和靶向性的特点,主要对肿 瘤细胞起调节作用和稳定性作用,因此它们在临床上的表现与细胞毒性药物有很大区别,比如药物毒性的作用范围和临床表现不同; I 期临床研究中无法达到剂量限制性毒性和最大耐受剂量;与常规治疗(化疗、放疗)合用有更好的效果等等。 近年来针对信号转导、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正在研发几种新型药物,并且已经有了重要的成果。 信号转导( Signal transduction)对多细胞机体的细胞生长 , 分化及各种细胞功能的协调是必须的。 从理论上说,影响信号转导通路的任一环节都有可能开发出新抗肿瘤药,如抑制生长因子与受体结合(如 Suramin),抑制蛋白丝氨酸 /苏氨酸激酶(如 Staurosporine),抑制酪氨酸激酶(如 Genistein, quercetin)等。 首先进入临床研究的 伊马替尼 可选择地抑制酪氨酸激酶及 BcrAbl 异常融合蛋白的表达并抑制有 BcrAbl 表达的白血病细胞的增殖。 美国FDA 在 2020 年又批准艾罗替尼(商品名 Tarceva)上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是近年来药物开发中突出的范例。 肿瘤血管生成是肿瘤恶性生长和转移的重要基本条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是刺激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的关键因子。 Avastin 生长因 子( VEGF)是刺激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的关键因子。 Avastin 可有效抑制 VEGF。 它已使大肠癌疗效屡有改进。 晚期大肠癌病人联合化疗后中位生存由 个月延长到 个月。 最近已突破 24 个月。 它还能明显延长晚期非小细胞肿瘤( NSCLC)患者的存活时间。 无序失控生长是恶性肿瘤的主要特征之一,与癌细胞有表皮生长因子原体( EGFR)异常长达有关。 Tarceva (erlotimib)是以 EGFR 为靶标的新型抗癌药物,除了可改善症状,客观有效以外,还能显著改善曾经治疗失败的, NSCLC患者的生存期,因而比在它之 前用于临床的另一个类似新药 Iressa 更为有效,并正因为如此,在现行的新版美国 NCCN 的 NSCLC 治疗指南中也将 Tarcera 列为替代 Iressa 的标准二 /三代药物。 基因研究的深化及生物原子工程的进展鼠源化单抗人源化成为可能。 针对一部分侵袭性强,预后差的 HER2 基因过表达乳腺癌的抗癌新药 Herceptin 已实质性改进了这类病人的疗效,并成功用于辅助治疗。 被视为近年来乳腺癌临床,作为最具影响的重大进展之一。 针对有 CD20 抗原表达的 223。 淋巴细胞非霍奇全淋巴癌的嵌合鼠 /人单克隆抗体, Mabthera 也在临床应用 多年。 它可以与纵贯细胞膜的 CD20 抗原特异性结合,特异的诱导 223。 淋巴细胞,使之迅速被清除。 Mabther 与经典 CHOP 方案结合的联合治疗改写了淋巴癌化疗的历史,使这种免疫作为 223。 淋巴细胞癌的新的标准治疗。 更多地作用于肿瘤细胞,更少地影响正常组织。 对于传统抗癌药 物而言, 这 也是一 种 体现 靶向理念的方式。 5FU 衍生物的最新代表希 罗 达便是第一个符合 这种 靶向理念的 传统 抗癌新 药。 由于在 肿 瘤 组织 中 选择 性治化,一方面 实现 了 5FU 浓 度 肿 瘤中明 显 提高于正常 组织 ,另一方面又避免了 5FU 广泛分布全身。 通 过 口服即能起到持 续输 液 5FU 的效 果。 现 已成 为 乳腺癌和消化道 肿 瘤的主 要治 疗药 物。  癌症防治疫苗 长久以来,寻找癌细胞的特定抗原,一直是抗癌作战中最重要的课题,而病毒与其所引起癌症的关联性,正好开启了癌症治疗与预防的一扇窗。 因为病毒相关癌症的被感染细胞,可表现病毒特定抗原,它们能被免疫系统视为「外来」 (有别于身体的其它正常细胞)的抗原,所以,可以透过疫苗预防病毒的方法,来防止癌症的产生。 目前癌症预防疫苗已有部分成果展现,如人类乳突瘤病毒( HPV)疫苗。 子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 据世界范围统计,其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仅 次于乳腺癌。 人乳头状瘤病毒 ( HPV) 感染是子宫颈癌的主要流行因素, HPV与宫颈癌高度相关。 科研结果 表明 : HPV 感染引起的宫颈癌是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的。 HPV 疫苗研制分 “ 预防性疫苗 ” 和 “ 治疗性疫苗 ” 两类。 目前研究成功的是预防性疫苗,即 HPV 病毒样颗粒具有类似于病毒的良好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可以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而不含 DNA,不会在机体内引发因为接种疫苗而导致的病毒感染,可以达到很好预防HPV 感染的效果,因而也是最具应用前景的预防性疫苗。 六 . 癌症资讯  癌症防治相关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 (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 局长:齐小秋 非传处电话: 01068792370 卫生部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南路 1 号 邮编: 100044 卫生部电话: 01068792114 网址: 中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简称中国疾控中心 ),是由政府举办的实施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公益事业单位。 其使命是通过对疾病、残疾和伤害的预防控制,创造健康环境,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国家安全,促进人民健康;其 宗旨是以科研为依托、以人才为根本、以疾控为中心。 在卫生部领导下,发挥技术管理及技术服务职能,围绕国家疾病预防控制重点任务,加强对疾病预防控制策略与措施的研究,做好各类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划的组织实施;开展食品安全、职业安全、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放射卫生、环境卫生、妇女儿童保健等各项公共卫生业务管理工作,大力开展应用性科学研究,加强对全国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服务的技术指导、培训和质量控制,在防病、应急、公共卫生信息能力的建设等方面发挥国家队的作用。 主任:吴凡 副主任 :姜垣 副主任 :李丹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南纬 路 27 号 邮编: 100050 电话: 01066792114 网页: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页: 中国医促会中医肿瘤防治专业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鼓楼西大街 154 号 邮编: 100009 主任:郑伟达 秘书长:郑东海 传真: 64035559 电话: 64019656, 64012876 网址: 中国抗癌协会 中国抗癌协会于 1984 年 4 月 28 日正式成立, 1985 年 5 月加入中国科协。 现在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登记注册的国家一级学会。 目前除西藏、青海、少数省份外,全国各省都有抗癌协会。 到 2020 年底加入中国抗癌协会的会员总数达三万余人。 是亚太地区抗癌组织联盟( APFOCC)理事单位,现任七个常务理事之一。 是国际抗癌联盟( UICC)正式成员。 中国抗癌协会下设 32 个专业委员会、一个康复会(癌症康复会)和两个基金(中国抗癌协会太极抗癌科学基金以及中国抗癌协会康莱特科学 抗癌基金)。 现任理事长:徐光炜 副理事长:郝希山、 沈镇宙、张岂凡、程书钧、刘 奇、曾益新 秘书长:张宗卫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 58 号新州商务大厦 801806 室 邮 编: 100036 电 话:( 010) 88152121 88126517 88127987 传 真:( 010) 88148749 88152121810 网址: 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会 简称中国癌症康复会( CCRS) ,是医患结合以癌症患者为主体的群众性抗癌社团组织,隶属于中 国抗癌协会,挂靠在北京市肿瘤医院。 中国癌症康复会自 1990 年成立以来,于 1992 年和 1994 年分别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抗癌明星”的评选活动, 1995 年在上海举行了中日癌症康复研讨会。 中国癌症康复会成立以后编辑出版了《癌症康复》杂志,承担《中国抗癌报》第三版的编辑工作;编辑出版《生命之路》、《握住生命的手》等科普读物。 康复会不定期的举办抗癌科普讲座,宣传普及防癌抗癌知识。 主任委员:张宗卫 副主任委员:宋琳琳、袁正平、仇奎壁、白金海、孔令仁 秘书长:王楠 办公室主任:郭艳容 地 址:北京海淀区阜成路 52 号(北京肿瘤医院内)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会。 邮政编码: 100036 办公室电话: 0108812 2446,0108812 1122- 2171 传真: 0108812 2446 咨询部电话: 0108812 8591 网址: 中华放射肿瘤协会 —— 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学分会 经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会批准,放射肿瘤治疗学学会于 1986 年 10 月在西安成立。 暨首届学术会议到会代表 360 名,选出谷铣之为主任委员,共 34 名委员组成第一届委员会,全体委员一致推选吴桓兴、张去病、徐海超为名誉顾问。 自 1987 年第一季度起创办中国放射肿瘤学杂志,谷铣之, Philiip Rubin(美)任主编。 1992 年改名为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1990 年 11 月和 1994 年 9 月分别召开了第二次和第三次全国学术年会谷铣之继续当选学会任委员。 主任委员:谷铣之 网址: 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 (CSCO) 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 (简称 CSCO)是由临床肿瘤专业工作者和有关的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的全国性专业学术团体。 CSCO 的进步迅速、成就卓越,为我国临床肿瘤学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业已成为国内、外有关领域内最为活跃和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学术组织。 荣誉主任: 吴孟超 主任委员: 孙 燕 副主任委员: 管忠震 廖美琳 朴柄奎 网址: 北京市办公室一部(会员服务) 地址:北京市潮阳气潘家园 17 号 2258 信箱 邮编: 100021 电话: 01087708826 传真: 01087708827 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 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成立于 1984 年 10 月 26 日,是我国唯 关注癌症防治的基金会,全国公益性公募组织,独立社会法人。 我国癌症防治事业的奠基人、著名肿瘤放射治疗专家吴桓兴教授、原卫生部部长陈敏章教授及卓越的肿瘤防治事业开拓者李冰教授曾先后任基金会的主席。 基金会的宗旨为:募集资金,开展公益活动,促进中国癌症防治事业的发展。 主席:何鲁丽 理事长 : 彭玉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十七号 邮编: 100021 电话: (010)67783659 传真: (010)67751676 电子邮件: 网址: (中国癌症信息网) 国际健康工程联合会肿瘤病专家委员会 国际健康工程联合会肿瘤病专家委员会,隶属国际健康工程联合会。 是专业研究宣传肿瘤防治的专家组织。 该组织汇集国内外众多肿瘤专家,主要从事肿瘤病的防治研究工作,义务宣传肿瘤病的防治知识,帮助人们科学认识肿 瘤病,科学了解防治肿瘤病的最佳方法,帮助医药企业研究开发治疗和抗肿瘤的产品,义务为肿瘤病人和家属提供健康与治疗咨询,义务提供治疗和预防肿瘤病毒俄最佳方案,介绍新技术、新成果、新发现、新特药品,并科学剖析新抗癌产品的药理作用和科学依据,防止上家夸大宣传欺骗人们。 义务开展网上咨询,网上会诊,网上专家指导。 地址 :北京市昌平区东小口国家卫生部丽水园 5 号 邮编 : 102218 电话 : 01084826010 84243797 网址 : 国际抗癌联盟 (UICC) 国际抗癌联盟( UICC)于 1934 年 3 月 22 日在巴黎成立,下设正式会员( Full Member)、副会员( Associate Member)和个人会员( Individual Member)。 会员有各类抗癌组织、学会、联盟等以及癌症研究机构、治疗中心;某些国家的卫生部门等。 联盟由会员大会、理事会和执委会组成。 每 4 年召开一次大会,选举理事会;每 2 年召集一次理事会,产生执委;每半年召开一次执委会。 理事会和执委会对 UICC 的计划执行和实施负责。 目前有大约 90 个国家的 29O 多个会员。 1997 年中国抗癌协会以正式会员( 团体会员, Collective Member)身份加入该组织。 国际抗癌联盟的宗旨是拯救生命,减少癌症在世界各国造成的痛苦;提高研究、诊断和治疗癌症的科学和医药知识;提高专业水平和公众教育;研究切实有效的方法来预防、发现和治疗癌症;在世界传播抗癌知识和技术。 是全球最大的致力于肿瘤控制的学术性国际组织,它的主要任务包括肿瘤的预防、早期诊断,烟草的控制,国际性学术交流促进,和帮助各个国家建立抗癌机构等。 国际抗癌组织 (UICC) 是全球唯一专门对抗癌症的非政府组织 . 它的出发点是因为我们相信癌症是人类未来所面临 的一个极大的威胁 联盟主席: Pro. Franco Cavalli 全球活动协调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