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备课九年级上册内容摘要:
说明书等手段查找信息和处理信息; 熟练掌握 AS- MII 的充电、连接和检测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科技、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动 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 AS- MII,充电、连接和 检测方法 教学难点 AS- MII 的充电、连接和检测方法 教学时数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与导入 人与机器人的比较 机器人分类 二、讲解新课 (一)认识 AS- MII 外形结构:上盖、底盘、 LCD 液晶显示屏、主板、传感器等。 拿法:用手指勾住传感器孔,避免用手捧住碰撞环,否则会使碰撞传感器失灵。 控制面板: 开关 电源指示灯:开机时,绿色;关机,熄灭。 充电指示灯:充电时,充电指示的红灯发光。 充电口 下载口 复位 /ASOS 按钮:程序运行中,如果按下复位按钮,机器人就会中断程序的运行。 运行键 通信指示灯:下载程序时,黄灯闪烁,则正常。 (二) AS- MII 的充电、连接和检测 充电 可以在线充电,也就是不用取出电池,直接为机器人充电。 在线充电又分为开机充电和关机充电。 连接和检测 操作步骤: ( 1)连接串口通信线 一端接下载口,另一端接电脑机箱后的 9 针串口。 ( 2)运行自检程序 步骤: -流程图程序-自检(下载自检程序) 按电源开关- “嘟 ”-太极图闪动(运行正常)-运行键(开始自检)-运行键(进 行下一项检测内容) 注意: ( 1)自检时,拔下串口通信线,将机器人带到 案例的地方。 ( 2)自检全部完成后,按复位键,机器人就会停止运行。 最后关闭电源开关,也可 以不按复位键,直接关闭电源开关。 三、活动与探究 以课件的形式,图文并茂,让学生增强感情认识 加入动画演示,增强动感,真实性。 -( 没办法啊,硬件设施达不到要求。 四、小结 五、作业 画出 AS- MII 的外形图及控制面板图 第二课时 上机练习 练习环境:网络教室,连接因特网 练习内容: 查询机器人 AS-MII 的有关信息 掌握 AS- MII 的工作过程,各显示信息的意义。 用 PPT 或 Flash 作一个展示课件 上机过程 一、进入网络教室, 按固定位置坐好 检查学生穿戴鞋套情况 学生检查微机 开机 二、教师布置上机任务和其他注意的问题 教师启动电子教室软件 布置练习内容 三、学生上机练习 教师巡回辅导 各组完成上机作业后,教师对完成好的小组作业做点评 四、整理微机 学生关机,整理键盘、鼠标,填写上机记录,摆放好凳子。 第 3 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机器人的编程环境; 编程软件简介 学会配置机器人的型号,下载、运行机器人程序。 技能目标 使用 进 行机器人型号配置、程序下载和运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 的学习,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编写程序的兴趣。 教学重点 配置机器人的型号,下载、程序下载和运行 教学难点 配置机器人的型号,下载、程序下载和运行 教学时数 1 课时间 教法与教具 网络教室、极域电子教室软件、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与导入 ASMII 的自检过程 二、讲解新课 (一)认识 “能力风暴 开发版 ”是一种图形化交互式 C 语言,是用于 “能力风暴 ”智能 机器人系列产品的软件开发系统,为开 发智能机器人项目、程序与算法、教学等到提供 了简单而又功能强大的平台。 “能力风暴 开发版 ”—流程图程序 —确定(进入流程图编辑界面,本界面包 括菜单栏、工具栏、模块库、垃圾箱、流程图生成区等几部分。 ) 新建程序 步骤: 文件 新建 下载程序 步骤: 工具 —下载当前程序 下载过程中,可以看到主板上通讯指示灯(黄)在闪动,表示数据在传送。 如果编 译下载都正确, 会提示下载成功。 (二)下载运行表演程序 配置机器人型号 配置方法: ( 1)工具 —设置选项 ( 2)在设置对话 框中 “机器人型号 ”组合框中单击下箭头,在弹出的下框中单击 “ASMII”。 ( 3)确定 关闭窗口,重新打开流程图界面,配置生效。 下载机器人表演程序 操 作步骤: ( 1)连接串口通信线,打开机器人电源开关。 ( 2)工具—机器人表演程序(弹出下载程序对话框,并显示下载进程)。 ( 3)当显示 “成功下载 ”关闭对话框。 运行表演程序 拔下串口通信线,按运行键即可。 三、活动与探究 使用课件教学,虽然没有机器人,但课件动画下点力,也栩栩如生,学生也有了感 性认识,但不能动手操作,可惜。 重点认识 VJC 软 件。 四、小结 五、作业 比较 VJC 窗口与其它 WIN 窗口的异同,作机器人下载及表演的演示课件。 第4 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让机器人动起来 学会使用执行器模块库中的常用模块; 熟悉机器人的编程环境和模块的基本操作; 学会使用 编写程序和画程序流程图。 技能目标 熟练掌握机器人的开机启动、程序下载、程序运行等操作; 初步学会分析简单的任务和调试程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编写、下载、运行和调试程序,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与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机器人的编程环境和模 块的基本操作 教学难点 分析简单的任务和调试程序 教学时数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与导入 机器人表演程序 二、讲解新课 (一)教机器人学走路 启动 VJC 编程软件 “能力风暴 ”之所以运动,是通过相应的程序 来指挥的。 运行 “能力风暴 开发版 ” (或 “开始 ”菜单-程序- VJC 快捷方式)-选择 流程图(进入流程图编辑界面) 编写程序 ( 1)让机器人直行 秒 ( 2)让机器人左转约 900 ( 3)让机器人直行 秒 下载并运行程序 设计程序 —连接机器人 —下载 —运行 保存程序 VJC 文件的默认文件名为当前的日期和时间,扩展名为 flw (二 )教机器人学唱歌 先设置好 的控制喇叭的 “发音 ”模块 让机器人唱 “Do,Re,Mi” 在模块库中把 “发音 ”模块拖放到流程图生成区中,设置 “发音 ”模块 下载并运行程序 保存程序 三、活动与探索 重 在掌握模块的设置方法和步骤,在学习本课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设计其他模块, 如 “显示 ”模块、 “延时 ”模块、 “计算 ”模块 四、小结 五、作业 65 页第 2 题 第 5 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 SVJC 的编程环境; 让机器人走四边形 理解多次循环在程序中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学会仿真运行机器人。 技能目标 熟练使用 SVJC 编写程序; 运用 SVJC 的仿真环境运行机器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动手操作和相互协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 维。 教学重点 多次循环在程序中的作用和使用方法;仿真运行机器人 教学难点 仿真运行机器人 教学时数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与导入 模块的基本操作过程 二、讲解新课 (一)认识 SVJC 的启动 SVJC 的启动 仿真版可以方便用户在 PC 机上对程序进行仿真运行,通过虚拟机器人模拟 “能力风暴 ”智能机器人的行为,从而验证软件的正确性,提高程序设计与调试能力。 双击桌面上的快捷方式即可启动。 进入仿真运行环境 在仿真运行前,要切换到仿真环境中。 单击工具栏上的 “仿真 ”按钮即可进入仿真 运行环境。 仿真运行机器人 在仿真环境下左下角单击 “运行 ”按钮,把机器人 “拿 ”起,然后到住址环境中再 单击,机器人就自动开始运行。 要再次运行,只要把机器人再次 “拿 ”起,然后再放下 即可。 注; 仿真机器人对我们来说大有用处,我们没有机器人,可我们可以仿真。 (二)让机器人走四边形 设计循环算法 让机器人走四边形,就是让机器人走四个 “前进 —转弯 ”动作。 添加多次循环模块 在 “循环次数 ”中设置循环的次数为次 设置循环执行的操作 把 “前进 —转弯 ”放到循环体 三、活动近探索 仿真机器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很容易上手,让学生把上一课的内容也 在仿真机器人上运行一下。 四、小结 五、作 业 比较 VJC 与 SVJC 的区别 第二课时 上机练习 练习环境:网络教室,连接因特网 练习内容: 熟悉 SVJC 的运行环境 设计运行线路,然后用 SVJC 设计完成。 上机过程 一、进入网络教室,按固定位置坐好 检查学生穿戴鞋套情况 学生检查微机 开机 二、教师布置上机任务和其他注意的问题 教师启动电子教室软件 讲解 VJC 与 SVJC 的区别 布置练习内容 三、学生上机练习 教师巡回辅导并检查各组设计的运行线路的可运行性。 各组完成上机作业后,是否在 SVJC 上仿真运行。 对运行成功的组做点评 四、整理微机 学生关机,整理键盘、鼠标,填写上机记录,摆放好 凳子。 第 6 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让机器人具有智能 理解机器人如何感知外界信息,并根据外界信息调整动作; 了解传感器模块的作用和使用设置方法; 学会使用 “条件判断 ”模块、 “永远循环 ”模块和 “变量百宝箱 ”。 技能目标 学会安装使用红外测障传感器; 能根据机器人的运行情况对程序进行调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培养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机器人感知外界信息;使用 “条件判断 ”模块、 “永远循环 ”模块和 “变量百宝箱 ” 教学难点 使 用“条件判断 ”模块、 “永远循环 ”模块和 “变量百宝箱 ” 教学时数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与导入 VJC 与 SVJC 的区别,仿真程序的运行步骤 二、讲解新课 (一)让机器人具有智能的具体方法 机器人感知外界信息的工具是一些传感器,它们能让机器人具有视觉和触觉。 机器 人的感觉器官和人不一样,它是被动感知的。 让机器人去看 “看 ” (红外测障)的过程: 程序让机器人去 “看 ” (执行“红外测障 ”模块) 红外传感器检测外界信息 —程序 得到检测值并暂时放到一个变量中(这个变量值即表示哪个方向有 障碍物)。 让机器人根据外界信息调整动作 “条件判断 ”模块:判断哪个方向有障碍物,则向另一方向走。 “条件循环 ”模块 ( 1)添加 “条件判断 ”模块 ( 2)设置判断的对象和条件 右击 “条件判断 ” (弹出 “条件判断模块 ”对话框) ,在这个对话框中显示的判断对 象是 “整型变量一 ” 设置 “整型变量一 ”为 “红外变量一 ”==“右 ” ( 3)设置根据条件判断执行的操作 在 “条件判断 ”图标为 “是 ”的分支(即红外变量一等于右时)放置一个 “转向 ” 模块,并设置为左转。 (二)让机器人不停运动的具体方法 把重复执行的操作放到 “永远循环 ”模块中 添加 “永远循环 ”模块 添加 “红外测障 ”模块 对红外测障的检测结果进行判断并执行不同的操作 设置判断嵌套, 如果 ??那么 ?? 否则 如果 ??那么 ?? 否则 如果 ??那么 ?? 运行调试 在 SVJC 的仿真环境中运行调试 三、活动与探索 变量百宝箱的设置涉及到数据的传递,这是应该注意的。 判断嵌套较难理解,是个难点,要从实例中突破。 设计一个较容易的条件嵌套,让学生设计 四、小结 五、作业 75 页 “实践与创新 ”题 第二课时 上机练习 练习环境:网络教室,连接因特网 练习内容: 进一步熟悉 SVJC 的运行环境 编写让机器人不停运动的程序,然后用 SVJC 调试完成。 上机过程 一、进入网络教室,按固定位置坐好 检查学生穿戴鞋套情况 学生检查微机 开机 二、教师布置上机任务和其他注意的问题 教师启动电子教室软件 讲解变量百宝箱和判断嵌套的实现要点 布置练习内容 三、学生上机练习 教师巡回辅导并检查各组设计的运行线路的可运行性。 各组完成上机作业后,是否在 SVJC 上仿真调试成功。 对运行成功的组做点评 四、整理微机 学生关 机,整理键盘、鼠标,填写上机记录,摆放好凳子。 第 7 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程序的基本结构 熟悉 “多次循环 ”“永远循环 ”“条件循环 ”和 “条件判断 ”模块的作用和使用方 、 、 法。 技能目标 能够规范地使用各种控制模块,使程序结构清晰、容易理解和修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编程习惯和态度; 增强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熟悉 “多次循环 ”“永远循环 ”“条件循环 ”和 “条件判断 ”模块的作用和使用 、 、 方法。信息技术备课九年级上册
相关推荐
的环境。 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 首先,克服了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的教学模式。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 通过课题研究,教师能够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中,做学习的主人
础,消除他们对信息技术的神秘感,增强其学习的信心;也可以采用异质分组的方法,变学生的个体差异为资源,让学生在参与合作中互相学习并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协同完成学习任务;对于少数冒尖的学生,给予专门辅导,使其吃饱吃好,早日成才。 简述信息技术课堂中常用的教学方法。 答:讲授,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 各种教学方法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学生特点选择使用。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评价原则是什么
媒体课件制作中电脑以它强大的功能、简便的操作、丰富的资料,为美术教学提供了方便,使课堂教学显得既生动活泼又趣味性强。 因此,利用信息技术营造美的气氛 , 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 电脑画面的色彩丰富,(有 160 多万种色彩)有动画效果,还可以从互联网上获取资料,配制音乐,可让学生兴趣最大 限度的调动起来,使美术课堂真正做到寓教于美、寓教于乐,以美 育人。 如:我在《森林之歌
站,而不是这个网站上某个网页的内容。 全文搜索引擎:按关键词检索,搜索引擎会自动找到与关键词匹配的网站和网页。 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 P27 表 210): 提炼搜索关键词(提炼最 具代表性和指示性的关键词) 细化搜索条件(如多输入一两个关键词) 用好逻辑符号( and、 or、 not) 强制搜索(添加英文双引号来搜索短语词) 可以从哪些方面对信息进行鉴别与评价( P3 33): 从信息的来源
答案: A 码是用( )位的二进制数表示的 答案: C ( )位的二进制数表示的 答案: A ,一个字母由( )位的二进制数表示的 答案: B ,一个字母由( )位的二进制数表示的 答案: A ,我们国家经营 IP 电话业务的有( ) 答案: D 年我国通过拨号线路与Inter 连通了( )服务 电话服务 答案: C Inter,首次实现了与( )地区进行电子邮件通信 答案: C 、图形、图象
息科学和人工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音识别 【语音输入法】 文字之别 【光学字符识别( OCR)、手写识别、 指纹识别】 机器翻译 江苏省 南通 中学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资料 第 13 页,共 48 页 就是利用计算机把一种自然语言转变成另一种自然语言的过程。 常用的中文翻译软件:金山快译、译星、万能对译等。 其他应用 智能机器人 ——中学生机器人大赛中的机器人足球比赛、机器人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