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工艺内容摘要:

关规定。 水主要是调整稀浆混合料的稠度,使其具备良好的拌和及摊铺条件。 水量的多少取决骨料的级配,原路面状况、施工气候等因素。 水量不足稀浆流动性差,不易灌缝、找平、与原路面结合不牢。 水量过多,稀浆则离析流淌,降低油石比,影响封层质量。 为此,施工中要严加控制用水量。 合理的稀浆封层配 合比,是保证封层质量的前提,试验的目的是为了: ① 、 检验组成材料之间的兼容性; ② 、 合理的油石比; ③ 、 最短的养护时间; ④ 检查混合料的抗水性能。 所以 必须做以下混合料试验 : ( 1) 、 拌和试验。 将稀浆混合料的组成成分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观察搅拌过程中的现象,确定可拌和的时间,矿粉填料或液体添加剂的使用量,检验乳化沥青与石料的相容性,判断是否适于摊铺。 此试验应在预计的施工期间最高气温下进行。 ( 2) 、 粘结力试验。 将稀浆混合料制成小园饼状试件,在养护过程中的特定时间点使用粘结力试验仪在试件表面施加扭矩。 要求可开放交通的最小扭矩为。 ( 3) 、 湿剥落试验。 判断混合料抗水破坏的能力。 此试验采用完全固化的稀浆混合料进行水煮,判断沥青膜的保持率,合格的混合料应在 90%以上。 ( 4) 、 湿轮磨耗试验。 此试验用于确定最小沥青用量。 按照不同的油石比拌制稀浆混合料并制成园饼状试件,经过特定程序的养护后,在规定的压力下使用特定的橡胶管以一定的旋转速度碾磨试件表面,要求碾磨后的损失量不超过规定值。 ( 5) 、 负荷轮辗试验。 确定最大沥青用量。 以不同的油石比制作稀浆混合料试件并养护至完全固化,使用特制的轮辙试验机碾压试件 100 次循环,而后撒上热砂再碾压 1000 次循环,要求碾压完毕后的试件粘附砂的量不超过规定值 五、 稀浆封层 工艺流程 : 稀浆封层的施工是由专门 机械 — 稀浆封层摊铺机自动连续作业完成的。 从各种材料储藏 → 供料 (计量系统)→ 搅拌 → 出料 → 摊铺等,都由一台机械完成,一般十几分钟即可铺筑 1500~ 2020m2 以上 (厚度6mm)。 摊铺后的稀浆层经过自然养生 (乳液破乳、初凝、固化成型 ),2~ 4h 就可开放交通。 再经车辆不断碾压,形成沥青处治层 (一般不需要压实机械碾压 )。 当然,当气温较低、温度大或封层厚度增加时,开放交通所需时间相应长些。 具体程序如下: 施工前准备工作 ( 1)材料 准备 ① 、 骨 料 制配沥青稀浆混合料,主要材料除乳化沥青外,就是选定适宜的级配骨料。 骨料可以是轧碎的天然石,以及天然砂、石灰材料等。 凡适合于热拌路面的骨料,同样适宜用于稀浆 封层。 要求骨料坚硬耐磨、粗糙多棱角、立体状颗粒、干燥洁净,无泥土和有机杂质。 通常用强度高的机轧碎石的筛漏骨料,按级配掺配一定矿粉或天然砂拌和均匀。 对级配骨料一定要进行试验,方法参照 ASTM 有关规范。 其中对小于 5mm 以下的细级配骨料必须检验砂当量,由试验确认,并规定砂当量不低于 45%。 骨料级配标准可参照 JTJ032 中表 ,也可参照 ISSA 标准 如下表: ISSA 规定的稀浆封层骨料级配及材料用量 筛号 筛孔尺寸 细封层 一般封层 粗封层 特粗层 in μm ISSA第 Ⅰ 型 ISSA第 Ⅱ 型 ISSA第 Ⅲ 型 ISSA第 Ⅳ 型 过筛百分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