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调查处理报告制度内容摘要:

未通过 3 天内 (注 1) 通过 审批通过后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立事故调查小组,启动调查机制 事故部门(班组)于事故发生后半小时内通知公司领导和技术质量及安全监察部, 24 小时内填写 《事故报告书》 事故调查小组进行事故调查 事故调查组于事故发生后 7天(注 1)内完成事故调查并撰写《事故调查处理报告书》,并提交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审批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审批 对有关责任人和责任部门进行处罚和教育 事故调查组继续调查,重新提交《事故调查处理报告书》 事故调查组将事故调查资料移交给技术质量及安全监察部部,技术质量及安全监察部据此填写《安全处罚审批表》报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长审批 人身伤害突发事故 救助行动 现场保护 上报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现场标志 环境保护 现场监测 相片录像 第 6 页 / 共 11 页 十五、 事故(事件)发生后,事故(事件)部门(班组)必须注意收集并向事故调查组提交以下资料: (一)相关部门对事发现场所做的勘查笔录及证人询问记录; (二)工程报建资料,包括《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报 批表》、报建图纸等; (三)工程设计、施工图纸,设计、施工合同,承包工程单位、设计单位的资质证明等; (四)证明线路或设备符合有关安全规程标准的确切数据,该数据应经地方安全管理部门(如区、镇级安委会)签章确认; (五)《工程隐患整改通知书》或《电力线路安全防护通知书》等; (六)公司与客户签订的《施工合同》。 十六、 事故调查的要点 (一)现场处理 事故发生后,应迅速救护受伤者,采取措施制止事故蔓延扩大。 认真保护事故现场,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痕迹、状态,不得破坏。 为抢救受伤者或紧急抢修等需要移动现 场某些物体时,必须做好现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保存必要的痕迹、物证。 事故抢修后退出的废旧设备,物资管理部门或事故部门必须征得事故调查组同意,确认无可利用作为事故分析或安全展览的价值时,方可处理。 (二)物证搜集 现场物证包括:破损部件、碎片、残留物、致害物的位置等。 在现场搜集到的所有物件均应贴上标签,注明地点、时间、管理者。 所有物件应保持原样,不准冲洗擦拭。 对健康有危害的物品,应采取不损坏原始证据的安全防护措施。 (三)事故事实材料的搜集 与事故鉴别、记录有关的材料: ( 1)发生事故的单位、地点、时间、经过; ( 2)事故受害人和肇事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技术等级、工 第 7 页 / 共 11 页 龄、本工种工龄、支付工资的形式;受害人和肇事者的技术状况、接受安全教育情况;出事当天,受害人和肇事者什么时间开始工作、工作内容、工作量、作业程序、操作时的动作(或位置);受害人和肇事者过去的事故、违章违纪情况记录; ( 3)有关设备运行、巡视、检修、试验和验收的记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