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生化室内质量控制流程内容摘要:

包括操作上的失误、试剂、校准物、质控品的失效,仪器维护不良以及采用的质控规则、质控限范围、一次测定的质控标本数等等。 失控信号一旦出现就意味着与测定质控品相关的那批患者标本报告可能作废。 此时,首先要尽量查明导致的原因,然后再随机挑选出一定比例 (例如 5%或 10% )的患者标本进行重新测定,最后根据既定标准判断先前测定结果是否可接受,对失控做出恰当的判断。 对判断为真失控的情况,应该在重做质控结果在控以后,对相应的所有失控患者标本进行重新测定。 如失控信号被判断为假失控时,常规测定报告可以按原先测定结果发出,不必重做。 当得到失控信号时,可以采用如下步骤去寻找原因: 失控原因分析 (1)立即迅速、仔细的回顾整个操作过程。 分析有无特殊情况,如电压波动、仪器不稳、试剂瓶标签脱落、试剂放置位置不符合要 求、质控品瓶盖松动、复溶过程异常等。 并应检查使用的容器、量器是否正确、仪器有无变动 (如波长旋钮移动了位置 )、校准品或试剂有无变更生产厂家、批号或接近失效期等,同时复查计算结果。 (2)立即重测定 同一质控品。 如是偶然误差,则重测的结果应在允许范围内 (在控 )。 如果重测结果仍不在允许范围,则可以进行下一步操作。 (3)新开一瓶质控品 ,重测失控项目。 如果新开的质控血清结果正常,那么原来那瓶质控血清可能过期或在室温放置时间过长而变质,或者被污染。 如果结果仍不在允许范围,则进行下一步。 (4)新开一批质控品 ,重做失控项目。 如果结果在控,说明前一批血清可能都有问题,检查它们的有效期和贮存环境,以查明问题之所在。 如果结果仍不在允许范围,则进行下一步。 (5)进行仪器维护 ,重测失控项目。 检查仪器状态,查明光源是否需要更换,比色杯是否需要清洗或更换 ?对仪器进行清洗等维护。 另外还要检查试剂,此时可更换试剂以查明原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