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某河段防洪整治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内容摘要:
,冲洪积成因的碎块石、土、漂卵石土为主,出露基岩地层为老第三世~晚白垩世旦师庭组( k2Ed)火山岩及早白 1— 7 垩世~晚侏罗世桑日群比马组( J3Kb)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和沉积岩。 三、地质构造及地震 (一)地质构造 工程区地质构造主要受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控制。 区内断层发育,地震不连续,主要发育有桑日 — 错那断裂,曲松 — 错那断裂,雅鲁藏布江断裂近南北向且断裂具有张性活动特征。 (二)地震 区内全新活动断裂以桑日 — 错那断裂为代表,断裂活动往往伴随着地震的发生。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 范》(建设部建标 [2020]156 号), 桑日县抗震设防烈度为 7度第二组。 四、曲龙沟泥石流 曲龙沟泥石流处于 下游右岸,为桑日县城后山发育的一条较大冲沟,沟道总长。 具有流短、沟谷形态简单,沟道较顺直,发育不成熟等特点。 沟谷流域最高点高程为 5293m,入河口高程为 3565m,集水面积约。 曲龙沟泥石流活动是在特定的地形条件、物源条件和水源条件下进行的。 由于沟道沿岸有丰富的固体物源储备,一旦遇到大暴雨及沟岸局部坍塌、溜滑等情况,泥石泥具有暴发的可能,从沟谷地形地貌及形态上分析, 曲龙沟处于发育阶段的中壮年期,泥石流在今后数十年都将处于活跃期。 曲龙沟泥石流出山口后,一部分减速堆积下来,一部分沿堆积扇上的冲沟继续向下游运动,危及相邻的桑日中学、比玛村及其他城镇设施,对曲龙沟泥石流必需采取停淤加排导方式予以治理。 堤基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工程区位于 下游地段,起点高程 3606m,终点位于 出口,高 1— 8 程为 3542m,相对高差 64m,河床宽度 20~ 35m,工程内河谷长度 ,平均比降 ‰。 河流较弯曲,一级阶地和漫滩在区内较为发育,桑日县城部分位于一级 阶地之上。 堤防地段河流两岸第四系河流冲洪层( Q4al+pl)广泛分布,主要由粉砂土(局部夹粉土)、漂砾卵石土组成,厚度未揭穿。 出露基岩以早白垩世~晚侏罗世桑日群比马组( J3K1b)为主,岩体强度较高,抗风化和抗冲刷力较强,透水性差,一般为中~细粒结构,巨厚层块状构造。 堤防工程地质条件简单,堤线一般沿 两岸平缓岸坡通过,总体走向近南北向,主要穿越河流一级阶地、漫滩及少量泥石流堆积物等地貌单元。 堤防地基岩土主要由第四系冲洪积成因的砂土和漂卵石土构成。 表层砂土以粉砂土为土,局部为粉土,两者具有过渡性,层 厚一般 ~ ,仅在河流出口处厚度相对较大,为 ~ ,砂土强度低,结构松散,且埋深浅,抗冲刷能力差,存在渗漏、渗透变形及抗冲刷稳定等工程地质问题,不宜作堤基基础持力层,建议予以清除。 砂土层以下为稍密~密实卵石层,厚度 较大,强度相对较高,可作堤基基础持力层,但由于地下水位较 浅且堤线靠近河岸,卵石土层抗冲刷能力差,透水性强,主要存在渗漏、渗透变形、抗冲刷稳定及基坑涌水等工程问题,建议采 取相应 工程处理措施。 曲龙沟泥石流及洪水,危及相邻的桑日中学、公路线、城镇建筑设施、民宅等安全。 泥石流活动具有 有利的地形条件、物源条件和水源条件,泥石流在今后很长时间范围仍将活动。 对曲龙沟泥石流可采取停淤加排导的方式加以治理:在县中学与比玛村后建重力式挡墙以拦挡泥石流中的漂石、块石等大颗粒成分,同时归顺泥石流的浮浆和洪水;在县中学与比玛村之间地带建排导堤(槽)直接将泥石流浮浆和洪水排入 ;在停淤导流之前为稳固沟床,减缓泥石流的流速。 1— 9 天然建筑材料 堤防工程所需天然建材主要为砂砾石料和块石料。 砂砾石料在工作区内分布较多,主要集中于 床及河流出口一带,而块石料则以河流左岸工作区起点至桑日 雪巴村一带岩体相对较好。 本次天然建筑材料按详查精度进行调查,工作手段以地质测绘为主,辅以少量浅井及取样试验。 本工程所需块石料储量较丰富,基本能满足工程所需,石料强度较高,属硬质岩石,能满足堤防工程要求。 但块石料场坡度大,开采条件相对较差,县城易产生危岩崩塌等地质灾害,建议从上而下放坡开采为宜。 块石料场附近有公路相通,运距短,运输条件较好。 工程所需砂砾石料水上储量偏低,如有必要,可向料场下游或两岸拓展开采范围。 砂砾石料级配较差,粘粒含量偏高,需采取相应工程处理措施方可使用。 由于砂砾石料场处于漫滩上,汛期即淹 没,建议在枯水期开采,水下开采条件较差。 有简易公路直接通往料场,运输便利,但运距相对稍远。 工程任务及规模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桑日县属山南地区管辖,位于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地带,气候温和,风光宜人,地理位臵优越、交通便利、资源丰富,是一个半农半牧的边远贫困县、近年来经济保持了较高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 6986 万元。 桑日县城所居的桑日镇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巴比河贯穿其中,洪水灾害严重威胁到县城和河道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近年来发生洪灾和泥石流灾害,如199 20 2020 年均发生大的洪水,仅就 1998 年洪灾、受灾耕地 亩,粮食减产 万斤,冲毁水渠 8330m,公路 8050m,桥梁 17 座,防 1— 10 洪堤 ,林地 亩,人工造林 亩,草场 388 亩,倒塌民房17 间,损坏房屋 40 间,直接经济损失总计 万元。 该河段防洪基础设施薄弱,大部分仍为自然河岸,原来零星修建的防洪堤,标准低、质量差,已有 2/3 以上的河堤被冲毁,无法保护该河段的安全,一旦发生洪水,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难以得到保证,并直接威胁县城各机关、学校等部门的安全。 为了适应社会 经济发展对防洪的要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迫切需要一个保证防洪安全、稳定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以确保地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也是贯彻“三个代表”的具体的体现。 桑日县城河段防洪整治工程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工程建设规模 桑日县城河段防洪整治工程,保护桑日县城和桑日镇的 4 个行政村。 该段位于 下游出口段、河谷开阔、地势较为平坦、人口较为密集,是桑日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桑日的经济较发达的地段。 由于 贯穿其中,两岸常遭到洪水灾害, 并受到曲龙沟泥石流的危害、极大影响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 按照西藏自治区计委和水利厅对《西藏自治区桑日 县城河段防洪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查意见和立项批复,本阶段对可研报告推荐的工程规模作了适当调整。 将原可研的 防洪堤去掉了上段,保留了下段堤防,但增添了穿城而过的桑日路排洪渠,保留曲龙沟泥石流治理工程。 因此,本阶段新建防洪堤,总长 ,其中右岸防洪堤(右 0+000~ 2+065) ,左岸防洪堤段(左 0+000~ 1+840) ;桑日路排洪渠 764m;曲龙沟 治理工程、包括排洪渠导槽 ,拦档导流堤 ,导流堤 40m。 交通桥 1 座。 总工程投资 万元。 1— 11 工程布臵及主要建筑物 概况 本工程除桑日县 防洪堤工程外还含桑日县城北后山曲龙沟泥石流治理工程。 本 工程位于 下游桑日县城区段,上起格热村下至 出口处,河段长 ,新建堤长 ,其中左岸堤 长 ,右岸堤长。 其中坝式防洪堤长。 墙式防洪堤长。 防洪工程保护区县城及两岸耕地及居民 点,人口 2184。 耕地 3890 亩,16800 亩林地及 28890 亩草场。 工程等级及防洪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标准》( GB5020194)和《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GB50028698)规定,及西藏自治区计委和水利厅对可研究审批意见复核了桑日县城 段防洪工程防洪标准为 30 年一遇,防洪工程属Ⅳ等工程,其主要建筑物按 4 级设计,次要建筑物按 5 级设计。 曲龙沟的治理按 30 年一遇的标准。 防洪工程设计 堤线布臵原则 ⑴河堤堤线应与河势流向相适应,并 与洪水的主流大致平行,河段两岸堤距不宜突然放大或缩小。 ⑵堤线应力求平顺,各堤段平缓连接,不得采用折线或急弯。 1— 12 ⑶堤防原则上靠岸修建,以减少工程量和不侵占河道行洪断面和力求少拆迁、少占地。 堤距及堤线布臵 堤距选择: 由于堤线摆动小, 宽度不大,经计算,本河段堤距以 20~35m 为宜。 堤线选择: 本工程河段两岸为桑日县工农业主要地区,房屋集中,土地宝贵,为了少占地,不搬迁,根据实际地形、河势,按堤线布臵原则布臵堤线,由于两岸房屋及城市道路临近岸边,堤线在确保行洪断面的情况下,维持原河岸 ,堤线摆动余地小,只就局部堤线作调整,堤线布臵如下。 右岸堤防 总长 2065m,其中重力式防洪堤 1429m,砂卵石填筑坝式防洪 堤 636m。 左岸堤防洪 总长 1840m,其中重力式防洪堤 1090m,砂卵石填筑坝式防 洪堤 750m。 堤型确定 ⑴重力式防洪堤 在位于桑日县城区 两岸房屋密集、河道较窄、受市镇建设限制及公路密集的河段,为美化环境,考虑城市的发展,宜选用重力式堤型。 ⑵砂卵石填筑防洪堤 该堤型工程造价低,易施工,砂卵石料,可就地取材,料源丰富,在 两岸房屋稀少,在较开 阔地段采用。 1— 13 堤防防渗及防冲刷设计 根据 洪水资料,汛期洪水具有陡涨陡落的特点,并按洪水对堤基冲刷计算成果,采用以下防渗及防冲刷措施。 ( 1)砂卵石填筑坝式防洪堤 砂卵石填筑坝式堤高度小,迎水面采用厚 30cm 的浆砌块石衬砌,防渗性能好。 坝足设 ,墙足埋于冲刷深度以下 ~ ,由于洪水涨落历时短,堤基不会造成渗漏,堤后设了排水沟,若有少量渗水,可由排水沟排走。 ( 2)重力式堤 重力式堤采有重力式挡墙,用 浆砌石建成,墙足埋于冲刷深度以下~ ,浆砌块石防渗、防冲效果均好。 排涝及灌溉取水渠进口设计 修建防洪堤后,带来两岸内涝问题,沿河两岸暴雨排放拟采取下列工程措施解决: 1)在堤后修建排水沟,并每隔 800m 设一集水井,堤内埋设排水管,管内安装止回阀,防止 洪水倒灌。 2) 取水渠穿入防洪堤时,考虑沿河取水要求,埋设 d=,并在管道进口处设手动阀门。 洪水来临时,关闭阀门,因洪水历时短,对取水影响甚 微。 3) 左石岸有几条小灌渠,防洪工程兴建后,左岸片区内的暴雨水可通过上述沟渠排入。 1— 14 4) 右岸有曲龙沟泥石流排导渠和小支流,片区内的暴雨地表水,可汇入堤后排水沟或泥石流排导渠排入 ,不致形成内涝。 5)桑日路排洪渠:县城西紧临山坡,坡面集雨面积较大,且暴雨洪水从两面山坡集中泄入一条坡脚冲沟,直冲县城中心。 原为人工土渠,将山洪排入 ,防洪工程兴建后,势必将人工土渠出口堵住,必将造成内涝。 现结合县城桑日路的规划,将土渠治理为桑日排洪渠,长 764m,矩形渠道净空设计为宽 2m,高 2m。 桑日路排洪渠横穿岳阳路、东环路、城区人行道、 防洪堤,在各交汇处均设涵洞,共 4 座。 防洪工程汇总 防洪工程堤型及相应设计洪水位如表 151 表 桑日县城区防洪工程堤型及设计洪水位汇总表 表 151 堤名 起止桩号( k+m) 堤型及长度( m) 设计洪水位( m) 堤顶高程( m) 砂卵石填筑 坝式堤 重力式堤 左堤 左 0+000~ 1+ 1090 ~ ~ 左 1+~ 1+ ~ ~ 右堤 右 0+000~ 0+ ~ ~ 右 0+~ 1+ 1429 ~ ~ 右 1+~ 2+ 516 ~ ~ 合 计 1386 2519 曲龙沟泥石流治理工程设计 曲龙沟泥石流防治工程设臵的基本原则,以稳沟固床、排导为主,结合部分停淤的综合治理工程措施: 1— 15 泥石流物源区及老泥石流堆积地带实施生物工程和水土保持措施,保护及增加上游坡面及沟岸植被,稳定泥石流的固体物源,防止泥石流的发生或减小泥石流发生的规模。 ,以将局部漫流的泥石流及洪水归顺至其主流向及主沟道内,便于对其统一排导。 ,主要起拦挡泥石流、停积大滚石、归顺洪水的作用。 、洪水排导入。 防治工程共包括 40m 导流堤、 拦挡导流堤和 排导槽及生物防治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条件 桑日县城河段防洪整治工程位于 下游及出口河段,县城座落右岸,堤防工作区主要集中于 下游段沿河两岸,行政上隶属于桑日县格热(六村)、雪巴村和吉子林(四村),是桑日县土地相对肥沃,光热生产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段,也是桑日县人口和财产集中地区。 泥石流工作区主要位于桑日县城后山曲龙沟。 工程河段内农牧业相对发达,整治河段全长 ,工区附近有公路通过。 工区附近天然建筑材料储量较为丰富,质量满足施工要求。 施工生产用 水可直接在江中抽取。 施工用电可就近利用县城的供电系统解决。 1— 16 施工导流 桑日县城区河段防洪整治工程属 IV 级,其主要建筑物按 4 级设计,根据《堤防工程施工规范》 (SL26098)规定,相应土石围堰挡水标准为 3~ 5 年重现期洪水,本工程选择导流标准为 5 年一遇洪水重现。藏某河段防洪整治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相关推荐
总承包(含土建、机电安装工程)招标文件招标 单 位:白天鹅宾馆招标代理单位:广东省机电设备招标公司日 期:二 0一二年七月 兔烽栈轿昆渐稗咀川伐势苞楚名际戎妻戏傣净喊寂厩篙坏方昧揽蕉束厦伏陵妹迎麓亡闲耻氢像施壕炒顾吁谷敏拙兆责伟锡亲器逛牲跌泰汰袒等拐志 附件:投入本项目人员需求 ...........................................................
瓶式懊顾躯离狗递食懈采网氏停版绢兑羔夸呼儒沼滁斧钱伍底怒奇捎沙琉琴蠕八郭狰煽拇雁慧榴字素砖催冲 谷花窒疚钞禹汛沾让峪耿呜 错误 2020年河南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考试标准答案 A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 ) 本题得 2 分 参考答案:正确 把一切团结的力量团结起来,把国内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调动起来,形成全面深化改革。 ( )参考答案:错误 我国经济目前增速处在合理区间和预期目标内。
均不得存有杂物。 电梯井内不准做垂直运 输通道或垃圾通道。 结构临边(包括阳台边)防护措施:在结构四周边线内 50cm 处设置全封闭式护身栏,使用材料均采用¢ 48179。 其高度不低于 ,立杆间距不大于 、竖向每隔 设一道通长大横杆、每隔一根立杆设一道三脚架。 八 、 拆除方案 外架拆除前应由单位工程负责人召集有关人员对架子工程进行全面检查与签证确认 ,建筑物施工完毕 ,且不需要使用时
工作范畴及工作职责一、运营概念 ……………………………………………………………………………2 二、运营部工作范畴 … 鹤故最聂师吃可心教培坞壮有只拓攒叹盘原虚筛新蔑狱桂傀纪油扦磐缘掸邓穴恿鲁砷币周苔三宾扶礁昆殷橇疑寸弗办蝉砍居撩柠嘉银范叶醋署弥冉 协 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协调商户关系。 营运部工作手册营运部工作手册目 录前言 …………………………………………………………………………………………1
径 (mm) 点焊长度 (mm) 点 数 80~ 150 15~ 30 3 200~ 300 40~ 50 4 350~ 500 50~ 60 5 600~ 700 60~ 70 6 ≥ 800 80~ 100 一般间距 400mm 在焊接根部焊道前应对定位焊缝进行检查,当发现缺陷时应处理后方可施焊; 号,拆除工卡具时不应损伤母材,拆除后应将残留焊疤打磨修整至与母材表面齐平。 ,要进行管口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