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水质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内容摘要:

重力流。 当沉淀池池深过浅时,将会增加后续处理构筑物的埋深,而不同池型对池深的要求也不同,因而也影响池型的选用。 ( 4)气候条件:寒冷地区冬季时沉淀池水面将形成冰盖,影响处理和排泥机械的运行,因此需采取保温措施。 一般可将沉淀池置于室内。 对于平面面积较大的沉淀池建于室内会带来造价的很大增加。 因此宜选用平面面积较小的沉淀池。 ( 5)运行经验:为使工程能达到预想的效果,除了设计的合理外,运行管理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由 于各地的经验不同,往往已形成一套具有自己特色的当地运行经验,故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当地的管理水平和实践运行经验,以使设计更切合实际。 在净水工艺中,常用的沉淀池有平流式沉淀池跟斜管(板)沉淀池,下表是这两种沉淀池优缺点的对比: 表 沉淀池形式比较 形式 优缺点 适用条件 15 平流式沉淀池 优点: ,施工较简单 ,潜力大,处理效果较好 ,排泥效果好 缺点: 一般用于大、中型净水厂 ,排泥较困 难 斜管(板)沉淀池 优点: 、占地小 缺点: (板)耗用较多材料,老化后尚需更换,费用较高 ,排泥较困难;设机械排泥时,维护管理较平流池麻烦 造、扩建和挖潜 温地区 过大 经过综合比较,同时借鉴其他水厂的经验,在本设计中采用平流式沉淀池。 设计计算 设计要点 ⑴ 混凝沉淀时,出 水浊度一般低于 20度。 ⑵ 池数或分格数一般不少于 2个。 ⑶ 池内平均水平流速,混凝沉淀一般为 10— 25mm/s。 ⑷ 沉淀时间应根据原水水质和沉淀后的水质要求,一般采用 —。 当处理低温、低浊度水时或高浊度水时,沉淀时间应适当增长。 ⑸ 有效水深一般为 — ,超高一般为 —。 ⑹ 池的长宽比应不少于 4: 1,每格宽度或导流墙间距一般采用 3— 8m ,最大为 15m。 ⑺ 池的长深比应不小于 10: 1,采用吸泥机排泥时,池底为平坡,采用人工停池排泥时,纵坡一般为 ,横坡一般为。 ⑻ 池子进水端用穿孔花墙配水时,在沉泥面以上 — 处至池底部分的花墙 16 不设孔眼。 ⑼ 泄空时间一般不超过 6h。 ⑽ 沉淀池的水力条件用弗劳德数 Fr 复核控制,一般 Fr 控制在 54 1010   之间。 设计参数 采用 2 座平流式沉淀池,沉淀时间 T=1h,沉淀池平均水平流速 v=14mm/s。 设计计算 设计流量 Q= m3/s 池体尺寸 单池容积:  nQTV 沉淀池 池长: mvTL  ,采用 50m。 沉淀池池宽:  HLVb ,采用 要求絮凝池与沉淀池宽度一致 ) 其中 H为有效水深,取 3m,超高采用 ,则池深为。 沉淀池分两格,每格 7m,隔墙厚 200mm,;每格中间设置一导流墙,导流墙厚 150mm,则沉淀池总宽为。 配水系统 进水渠 沉淀池配水采用穿孔墙,孔洞处流速取 1v =穿孔墙孔洞处总面积 = 20 8 60 0 253 60 0 mVQ  空洞形状采用矩形,尺寸为 B H=150mm 100mm,则孔眼总数为: 8  Sn 个,取 60个 ( ) 17 分 6排布置,每排置 10个 出水渠 沉淀池的出水渠采用薄壁堰出水,堰口应保证水平。 出水渠宽度采用 1m,则渠内水深: mgb nQgbqh 23600)3600( 3 223223 22   为保证自由溢水,出水渠的超高定为 ,则渠道的深度为。 排泥系统 为了取得好的排泥效果,采用机械排泥。 采用机械排泥时,一般不需要设置排泥斗、泥槽、排泥管,充分的利用了沉淀池的容积。 机械排泥装置分为泵吸式和虹吸式,桁架式吸泥机中的虹吸式吸泥机具有设备简单、经常管理费用低,故在本设计中采用虹吸式排泥机。 查《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续03分册,选用 2台 PB/HXN18 型虹吸式吸泥机,每池配一台,跨度为 ,运行速 度为 1m/min。 沉淀池水力条件复核:   BHBHR  m 522 8 11 8 4  RgvF r (在 1 104~ 1 105范围内) 放空管 沉淀池放空时间按 3h 计,则埋设一根放空管直径 d 为: mTB L Hd 39。   ,取 d=DN300mm。 18 滤池的选型 滤池是对沉淀池的出水进行过滤,降低水的浊度值,使之达到生活饮用水的标准。 目前, 国内常用的滤池形式有普通快滤池、双阀滤池、 V 型滤池、虹吸滤池等,这几种滤池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见表: 各种滤池优缺点和适用条件 形式 滤池特点 优缺点 适用条件 滤前水浊度 规模和其他 普通快滤池 下向流、砂滤料的四阀式滤池 优点: ,运行稳妥可靠 ,材料易得,价格便宜 ,单池面积可以做得较大,池深较浅 ,水质较好 缺点: 小于 10 、中型水厂 宜大于 100m2 用表面冲洗或空气助洗设备 V 型滤池 下向流均粒砂滤料,带表面扫洗的气水反冲洗滤池 优点: ,材料易得 、周期长、滤速高、水质好 洗,冲洗效果好 缺点: ,池深比普通快滤池深 小于 10 、中型水厂 150m2 以上 形式 滤池特点 优缺点 适用条件 滤前水浊度 规模和其他 虹吸滤池 下向流、砂滤 优点: 小于 10 19 料、低水头互洗式无阀滤池 水泵或冲洗水箱 缺点: ,单池面积不能过大,反洗时要浪费一部分水量,冲洗效果不易控制 ,水质不如降速过滤 (水量 2~10 万m3/d) 大 于 6 池 对比常见的滤池类型和参考类似水厂,选用普通快滤池。 普通快滤池是目前水处理工程中常见的滤池形式之一。 其每一个池上装有浑水进水阀、清水出水阀、反冲洗进水阀、反冲洗排水阀共 4 个阀门。 普通快滤池运行稳妥,出水水质较好;适用于各种规模水厂 ,单池面积不宜大于 100 平方米,以免冲洗不均匀,在有条件时尽量采用表面冲洗或空气助冲设备。 考虑技术效果和经济因素,滤料选择:无烟煤石英砂双层滤料。 滤速与要求的滤过水水质和工作周期有关,根据相似条件的运转经验或者实验资料确定。 本设计按照正常滤速设计。 普通双层滤料快滤池 20 一、平面尺寸计算 ( 1)滤池总面积及工作时间(不考虑排放初滤水的时间): QF vT 0 01nt ntTT   设计采用无烟煤石英砂双层滤料,取 v=12m/h;每日冲洗次数 n=2 次,每日冲洗时间t1=, t0=0。 2 4 2 0 .1 2 3 .8Th    0 mF  ( 2) 滤池分格 单池面积: Ff N 21 滤池个数 N=3 mf  (小于 100 平方米) ( 4) 强制滤速 设计中取 L=,B=,滤池的实际 面积为 *=50 2m ,实际滤速 hmv / 15750  当一座滤池检修时,其余滤池的强制滤速: hmNNvv / ,  ( 5)滤池高度: 滤池总高 H为: H=H1+H2+H3+H4 承托层厚度 1H =; 滤料层厚度 H2=; 滤层上水深 H3=; 超高 4H =; H=+++= 二、 配水系统 ( 1)反冲洗强度 在该系统中,配水系统采用大阻力配水系统,采用 QS 长柄滤头,长 292mm。 根据《给水排水设计手册》可知冲洗强度可采用 1316 2/ msL  ,该系统选用冲洗强度为13 2/ msL 。 反冲洗水流量: sLfq g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