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磺回收装置岗位操作手册内容摘要:
2→急冷水循环泵 113P201A/B 入口前放空 锅炉排污系统吹扫 1) 吹扫介质: 蒸汽 2) 吹扫流程: 7 3) 装置气密 硫磺回收部分主要流程系统 1) 试验介质:空气(由 113K101A/B 供 给) 2) 试验压力: (表压) 3) 试验流程: 113K101(空气)→ SV0201( SV0202)打开→ FT0302→ SV0301 打开→ FV0303→ 113F101→ 113E101→ 113E101出口蝶阀→ 113E102→ 113R101→ 113E104(管程)→ 113E103→ TV0502B→ 113E104(壳程)→ 113R102→ 113E105→ 113D103→ TV0701A/B 前 4) 升压、检查、泄压 a) 校对系统内各个阀门开关状态 ,确认试压介质按照系统走。 b) 启动 113K101A/B 以出口风量引气,将试验系统压力升至 ( g)。 用风机出口放空控制压力。 然后按要求对试验系统进行严密性试验检查。 c) 用喷壶加入肥皂水,从上至下喷向静密封点。 d) 检查静密封点,如果出现鼓泡现象,说明静密封点泄漏,应在泄漏点用粉笔 或石笔做上记号,并在气密记录簿上作好记录。 e) 联系保运工处理泄漏点,处理完毕作好记录。 f) 确认每一个静密封点均通过了气密实验,确认每一个泄漏点均得到处理并达 到无泄漏标准,系统气密结束。 g) 应做好记录,记录中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气密时间;气密过程简单描述; 发现的问题;整改结果;执行人 /负责人签署。 h) 严密性试验合格后,对试验系统进行泄漏量测定试验,试验时间为 24 小时,测定113D403 放空 113D402 余热锅炉间断排污线排放 113D401 蒸汽1100100 余热锅炉连续排污线拆拆法兰排放 排放 113E10 10 105 间断排污线排放 113E202 间断排污线排放 113E401 放空 113E202 连续排污线排放 113E10 10 105 连续排污线排放 8 系统泄漏率 A< %视为合格。 i) 待所有的试验检查合格后,在低点导淋处将系统压力泄至 ( g)。 尾气处理部分主要系统 1) 试验介质:空气 2) 试验压力: 3) 试验流程范围: TV0701A/B 阀后→ HV1101B 打开→ 113R201→ 113E202→ HV0901A 打开→ 113C201→ 113C202→ FV0902→ HV1101A 打开→ HV1102A 阀前 113C201 尾气出口→ 113D201→ 113K201B 入口 113E201 入口→ HV0701 打开→ 113K201B 出口(→ PV1101 打开) 4) 升压、检查、泄压 a) 核对系统内各个阀门开关状态 ,确认试压介质按照系统走。 b) 启动 113K101A/ B 引气,将试验系统压力升至 ( g)。 用风机出口放空控制压力。 然后按要求对试验系统进行严密性试验检查。 c) 用喷壶加入肥皂水,从上至下喷向静密封点。 d) 检查静密封点,如果出现鼓泡现象,说明静密封点泄漏,应在泄漏点用粉笔 或石笔做上 记号,并在气密记录簿上作好记录。 e) 联系保运工处理泄漏点,处理完毕作好记录。 f) 确认每一个静密封点均通过了气密实验,确认每一个泄漏点均得到处理并达 到无泄漏标准,系统气密结束。 g) 应做好记录,记录中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气密时间;气密过程简单描述; 发现的问题;整改结果;执行人 /负责人签署。 h) 严密性试验合格后,对试验系统进行泄漏量测定试验,试验时间为 24小时, 测定系统泄漏率 A< %视为合格。 i) 待所有的试验检查合格后,在低点导淋处将系统压力泄至 ( g)。 酸性气及火炬主要流程系统 1) 试 验介质:低压氮气 2) 试验压力: (表压) 3) 试验流程: → 113D101→ FT0101→酸性气边界阀门 炉前酸性气切断阀前给氮气→ SV0302→ FT030→ 113E106 → PV0101打开→ SV0101→酸性气火炬线边界阀门 9 4) 升压、检查、泄压 a) 核对系统内各个阀门开关状态 ,确认试压介质按照系统走。 b) 将试验系统压力升至 ( g)。 然后按要求对试验系统进行严密性试验 检查。 c) 用喷壶加入肥皂水,从上至 下喷向静密封点。 d) 检查静密封点,如果出现鼓泡现象,说明静密封点泄漏,应在泄漏点用粉笔 或石笔做上记号,并在气密记录簿上作好记录。 e) 联系保运工处理泄漏点,处理完毕作好记录。 f) 确认每一个静密封点均通过了气密实验,确认每一个泄漏点均得到处理并达 到无泄漏标准,系统气密结束。 g) 应做好记录,记录中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气密时间;气密过程简单描述; 发现的问题;整改结果;执行人 /负责人签署。 h) 严密性试验合格后,对试验系统进行泄漏量测定试验,试验时间为 24小时, 测定系统泄漏率 A< %视为合格。 i) 待所有的试验检查合 格后,在低点导淋处将系统压力泄至 ( g)。 j) 注氮气时要缓慢。 燃料气线及火炬线系统 1) 试验介质:低压氮气 2) 试验压力: (表压) 3) 试验流程: 113F101 前给氮气→ FV0305 及副线→ FT0305→ SV0305 打开→ 113FL102A/B→ 113D404 → FT1502→燃料气进装置阀门后。 →燃料气火炬线出装置阀门前。 氮气自 113F201 燃料气切断阀前→ SV1102 打开→ TV1101 及副线→ 113FL201A/B → FT1102→ 113D404 → FT1502→燃料气进装置阀门后。 →燃料气火炬线出装置阀门前。 4) 升压、检查、泄压 a) 校对系统内各个阀门开关状态 ,确认试压介质按照系统走。 b) 将试验系统压力升至 ( g) ,然后按要求对试验系统进行气密性试验 检查。 c) 用喷壶装入肥皂水,从上至下喷向静密封点。 d) 检查静密封点,如果出现鼓泡现象,说明静密封点泄漏,应在泄漏点用粉笔 或石笔做上记号,并在气密记录簿上作好记录。 e) 联系保运工处理泄漏点,处理完毕作好记录。 f) 确认每一个静密封点均通过了气密实验,确认每一个泄漏点均得到处理并达 10 到无泄漏标准 ,系统气密结束。 g) 应做好记录,记录中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气密时间;气密过程简单描述; 发现的问题;整改结果;执行人 /负责人签署。 h) 严密性试验合格后,对试验系统进行泄漏量测定试验,试验时间为 24小时, 测定系统泄漏率 A< %视为合格。 i) 待所有的试验检查合格后,在低点导淋处将系统压力泄至 ( g)。 氢气线气密 1) 试验介质:高压氮气 2) 试验压力: (表压) 3) 试验流程:界区→ FT0702→ 113AV0901→入炉尾气线前阀门 4) 升压、检查、泄压 a) 校对系统内各个阀门开关状态 ,确 认试压介质按照系统走。 b) 将试验系统压力升至 ( g)。 然后按要求对试验系统进行严密性试验检 查。 用喷壶装入肥皂水,从上至下喷向静密封点。 c) 检查静密封点,如果出现鼓泡现象,说明静密封点泄漏,应在泄漏点用粉笔 或石笔做上记号,并在气密记录簿上作好记录。 d) 联系保运工处理泄漏点,处理完毕作好记录。 e) 确认每一个静密封点均通过了气密实验,确认每一个泄漏点均得到处理并达 到无泄漏标准,系统气密结束。 f) 应做好记录,记录中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气密时间;气密过程简单描述; 发现的问题;整改结果;执行人 /负责人签署。 g) 严 密性试验合格后,对试验系统进行泄漏量测定试验,试验时间为 24小时, 测定系统泄漏率 A< %视为合格。 h) 待所有的试验检查合格后,在低点导淋处将系统压力泄至 ( g)。 氨气线气密 1) 试验介质:高压氮气 2) 试验压力: (表压) 3) 试验流程: 装置界区阀后导淋接氮气 → 113S301 切断阀前 → FT1002→ 113P201 入口氨气阀前 4) 升压、检查、泄压 a) 校对系统内各个阀门开关状态 ,确认试压介质按照系统走。 b) 将试验系统压力升至 ( g) ,然后按要求对试 验系统进行严密性试验检查。 11 c) 检查静密封点,如果出现鼓泡现象,说明静密封点泄漏,应在泄漏点用粉笔 或石笔做上记号,并在气密记录簿上作好记录。 d) 联系保运工处理泄漏点,处理完毕作好记录。 e) 确认每一个静密封点均通过了气密实验,确认每一个泄漏点均得到处理并达 到无泄漏标准,系统气密结束。 f) 应做好记录,记录中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气密时间;气密过程简单描述; 发现的问题;整改结果;执行人 /负责人签署。 g) 严密性试验合格后,对试验系统进行泄漏量测定试验,试验时间为 24 小时,测定系统泄漏率 A< %视为合格。 h) 待所有的试 验检查合格后,在低点导淋处将系统压力泄至 ( g)。 蒸汽伴热系统气密 试验介质:蒸汽 试压压力: (表压) 方法:逐条给蒸汽夹套伴热系统通入 MPa(表压)蒸汽 ,检查是否泄漏。 流程:所有液硫线、夹套阀门、夹套副线、硫封 113D301 夹套、尾气分液罐夹套及伴热盘管、 113E10 10 105 冷端出口夹套及内部伴热盘管、液硫池废气线、液硫池内伴热盘管、液硫罐伴热盘管及蒸汽伴热管线。 余热锅炉试漏 试验介质:蒸汽 试压压力: (表 压) 方法:从系统引 MPa(表压)蒸汽,自单向阀副线进入余热锅炉,检查余热锅炉是否泄漏。 113E10 10 105 及 113E202 壳程试漏 介质:蒸汽 试压压力: (表压) → PV0801 副线→ 113E202 壳程,检查是否泄漏。 方法:从系统引 MPa(表压)蒸汽 → PV0601 副线→进入 113E10 10 105,检查是否泄漏。 锅炉排污系统气密 介质: 蒸汽 12 方法:从系统引 蒸汽,用 113PV1401 控制压力为 ,对流程内的所有静密封点进行气密检查。 气密流程: 含硫污水线 自 113P201A∕ B入口注新鲜水启泵用泵打新鲜水贯通,检查所有静密封点是否泄漏。 其它公用介质 氮气线、净化风线、新鲜水线、消防水线、循环水线、高压除氧水线、低压除氧水线、除盐水线、高压蒸汽线、中压蒸汽线、低压蒸汽线气密方法为引介质进行贯通,检查所有静密封点是否泄漏。 注意 事项 1) 从引原料进装置开始就要做好操作纪录,并随时与调度、上下游装置联系好,及时掌握相关装置的运行状况。 2) 严格按照开工规程进行操作,统一指挥。 3) 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汇报。 4) 所有设备管线启用时,必须仔细检查,指定专人沿流程反复检查,严防开错阀、漏开阀、多开阀。 5) 设备启用要慢,防止骤热而泄漏或水击。 113D403 放空 113D402 余热锅炉间断排污线排放 113D401 蒸汽 余热锅炉连续排污线排放 113E10 10 105 间断排污线排放 113E202 间断排污线排放 113E401 放空 113E202 连续排污线排放 113E10 10 105 连续排污线排放 13 催化剂装填 装剂注意事项 1) 催化剂入厂要有合格证书,其化学组成及物理性质要符合质量指标。 2) 确认转化器和反应器的衬里材料达到使用条件;准备好工作人员的劳保防护用品。 3) 装填催化剂前,必须先 把反应器内打扫干净,将栅板安装就位,铺上不锈钢丝网,栅板上的丝网铺设后应不留缝隙, 网 /网之间搭结 50~ 100mm,网 /壁之间搭结 100~ 150mm;以防瓷球、催化剂漏下下去。 4) 催化剂装填应在干燥的条件下进行,避免在阴雨天气或环境湿度很大的情况下装填,以免影响强度。 如果当天没有完成装剂,收工时要用塑料布封闭装、卸剂口,防止下雨催化剂受潮。 5) 催化剂装填时避免损坏插入转化器和反应器的热电偶。 6) 催化剂由桶内倒出,如发现细粉较多,需经 8~ 11mm 的筛子过筛。硫磺回收装置岗位操作手册
相关推荐
第 10 页 共 30 页 3 4 5 6 7 8 9 西安石化分公司 2020 年停工检修改造项目 硫磺回收联合装置 工艺管道 施工技术方案 中国石化集团第五建设公司西安项目部 第 11 页 共 30 页 ( 2)坡口加工宜采用机械方法,不锈钢管若采用等离子切割时应除净其加工表面的热 影响层并目测检查坡口表面是否有裂纹或其他不允许缺陷, 否 则应仔细修磨直至合格; (
现场异物清理干净,巡检、撤离安全通道畅通,与安装界区隔离。 操作区域、巡检通道内楼梯、护栏完好,预留孔洞封闭。 现场 配 备应急照 明。 现场临时操作室。 江油中化炉窑工程有限公司与交叉作业单位六化建签订《交叉作业安全管理协议》。 六 、人员要求 (需要工厂配合完成) 烘炉期间按 三班两倒运转, 每班 操作人员不少于 6 人 ( 东华公司 1 人、中化窑炉 2 人、业主 2 人、施工单位 1 人
、第二、第三、第四段反应床层出来的气体分别经过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换热器进行冷却,再通入吸收塔。 主要设备选型说明 考虑到转化器设计应让二氧化硫尽可能在最优化温度条件下反应,最大限度的利用二氧化硫反应放出的热量,设备阻力既要小,又能使气体 分布均匀。 故考虑使用外部换热型转化器。 换热器考虑到气体有一定腐蚀性,故选用列管式换热器。 风机选用罗茨风机 化工原材料规格及用量 进入转化器气体组成:
要求现整,对缝隙微小孔洞,要用腻子找平,并用砂纸磨平。 为了使颜色一致,应使用同一配合比的涂料,使用时涂料搅匀,方可涂刷,接槎外留在阴阳角外必须保证涂层均匀一致表面不显刷纹。 楼地面工程 楼地面工程只作 50 厚豆石砼垫层。 做垫层必须先冲筋后做垫层,其平整度要控制在 4mm 以内,加强养护 4- 5 天后,才能进行上层施工。 层面工程 屋面保温层及找平层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防水采用防水卷材。
出界区。 从蒸汽透平出来的泛汽,经蒸汽冷凝器( E120)收集在热水井中,用冷凝液泵( P113)抽出,经喷射冷凝器( E121)返回除氧器( R108)中回收。 各换热器中来的蒸汽冷凝液亦集中回收到除氧器中。 加药泵( P116)将 Na2HPO4+Na3PO4 溶液送入汽包( R103)中,加药泵( P115)将联胺( N2H4)喷入除氧器中,用来控制锅炉水质。
以下采用多孔砖。 砌筑砖砌体时,砖应提前 1~2d浇水湿润。 说明: 砖砌筑前浇水是砖砌体施工工艺的一个部分,砖的湿润程序对砌体的施工质量影响较大。 对比试验证明,适宜的含水率不仅可以提高砖与砂浆之间的粘结力,提高砌体的抗剪强度,也可以使砂浆强度保持正常增长,提高砌体的抗压强度。 同时,适宜的含水率还可以使砂浆在操作面上保持一定的摊铺流动性能,便于施工操作,有利于保证砂浆的饱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