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法隧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内容摘要:

表 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允许偏差 材料名称 允许偏差 水泥、掺和料 177。 1% 粗、细骨料 177。 2% 水、外加剂 177。 1% 注: 1 各种衡器应定期校验,每次使用前应进行零点校核,保持计量准确; 2 当遇雨天或含水率有显著变化时,应增加含水率检测次数,并及时调整水和骨料的用量。 混凝土 应搅拌均匀、色泽一致,和易性良好。 应在搅拌或浇筑地点检测坍落度,应逐盘作目测检查混凝土粘聚性和保水性。 管片混凝土的坍落度不宜大于 70mm 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应连续浇筑成型,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停止沉落或沉落不明显、混凝土表面气泡不再显著发生 、 混凝土将模具边角部位充实并有灰浆出现时为宜,不应漏振或过振。 浇筑混凝土 时 不得扰动预埋件。 浇筑 混凝土 时,应派专人检查模具固定螺 栓及振捣器是否有松动脱落现象; 管片浇捣成型后,在初凝前应进行抹面,保证表面质量和平整度。 混凝土浇筑的同时应留置试件。 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留置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 抗渗试件每 30 环留置1组;所做试件应具有代表性。 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筑成型后至拆模前,可采用蒸汽养护方式或自然养护方式进行养护。 当采用蒸汽养护时,应经试验确定混凝土养护制度。 管片混凝土浇筑完毕静停时间不宜少于 2h;升温速度不宜超过 15℃ /h,、降温速度不宜超过 10℃ /h,恒温 最高温度不宜超过 60℃。 拆模时管片温度与环境温度差不得超过 20℃; 采用自然养护时,应注意覆盖保湿。 蒸汽养护时应作测温并记录。 降温后的管片宜置于水养池中贮存养护 7d 以上; 管片在贮存阶段(冬季除外)宜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养护, 冬季贮存 管片可涂刷养护剂; 养护不得少于14d。 成型管片 一般规定 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片应按设计要求进行结构性能检验。 吊装预埋件首次使用前必须进行抗拉拔试验,抗拉拔力应 符合 设计要求。 在 管片的内弧面角部须喷涂标记,标记内容应包括:管片型号、模具编号、生产日期、生产厂家、合格状态。 每一片管片必须独立编号,以保证其质量的可追溯性。 试拼装 每套钢模,每生产 200 环后应进行试拼装检验一次。 试拼装检验应符合表7 要求。 表 管片试拼装检验允许偏差表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mm)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1 环向缝间隙 2 每环测 6 点 插片 2 纵向缝间隙 2 每条缝测3点 插片 3 成环后内径 177。 2 测 4 条 (不放衬垫 ) 用钢卷尺量 4 成环后外径 + 6,-2 测 4 条 (不放衬垫 ) 用钢卷尺量 质量要求 管片结构性能必须合格。 管片混凝土外观质量不应有露筋、孔洞、疏松、夹渣、有害裂缝、棱角磕碰、飞边等缺陷。 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片的尺寸偏差应符合表 的规定。 表 预制成型管片允许偏差表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mm) 检验方法 检查数量 1 管片宽度 177。 1 用尺量 3 点 2 管片弧弦长 177。 1 用尺量 3 点 3 管片厚度 + 3/1 用尺量 3 点 管片成品应定期进行检漏试验 ,检漏标准按设计抗渗压力恒压 2 小时,渗水深度不超过管片厚度的 1/5 为合格。 管片贮存 管片贮存场地必须坚实平整。 雨期应加强贮存管片的检查,防止地基出现不均匀沉降。 管片应按型号分别码放。 采用内弧面向上的方法贮存时, 管片堆放高度不应超过六层;采用单片侧立方法贮存时,管片堆放高度不得超过四层。 不论何种方法贮存,每层管片之间的垫木位置要正确,防止垫木位置不当导致管片出现质量问题。 管片运输 管片运输必须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防止损坏管片。 钢管片制作 一般规定 钢材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进口钢材产品的质量应符合设计和合同规定标准的要求。 钢板厚度及允许偏差应符合其产品标准的要求。 型钢的规格尺寸及允许偏差应符合其产品标准的要求。 钢材的表面外观质量除应符合国家现有关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钢材的表面有锈蚀、麻点或划痕等缺陷时,其深度不得大于该钢材厚度负允许偏差值的 1/2; 2 钢材表面的锈蚀等级应符合现有国家标准《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 级》 GB8923 规定的 C 级及 C 级以上; 3 钢材端边或断口处不应有分层、夹渣等缺陷。 焊接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焊接材料应进行抽样复验,复验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钢结构防腐涂料、稀释剂和固化剂等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防腐涂料和防火涂料的型号、名称、颜色及有效期应与其质量证明文件相符。 开启后,不应存在结皮、结块、凝胶等现象。 钢管片制作 划线切割:按图纸要求准确 设定切割线,可以采用直线切割机下料。 气割和机械切割的允许偏差分别见表 和表。 表 气割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 ( mm) 零件宽度、长度 177。 切割面平面度 ,且不应大于 割纹深度 局部缺口深度 注: t为切割面厚度 表 机械切割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 mm) 零件宽度、长度 177。 边缘缺棱 型钢端部垂直度 钢材如有弯曲矫正后才能使用。 矫正后的钢材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凹面或损伤,划痕深度不得大于 mm,且不应大于该钢材厚度负允许偏差的 1/2。 矫正后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规定 . 表 钢材矫正后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 ( mm) 图例 钢板的局部平面度 t≤ 14 t≥ 14 气割机械切割的零件,需要进行边缘加工时,其刨削量不应小于。 其质量应符合表 规定。 表 边缘加工允许偏差( mm) 项目 允许偏差 零件宽度、长 度 177。 加工边直线度 L/3000,且不应大于 相邻两边夹角 177。 6, 加工面垂直度 ,且不应大于 加工表面粗糙度 为保证螺栓孔精度,可先进行面加工,再钻孔。 A、 B 级螺栓孔(Ⅰ类孔)应具有 H12 的精度,孔壁表面粗糙度 Ra 不应大于。 其孔径允许偏差见表 ; C 级螺栓孔(Ⅱ类孔),孔壁表面粗糙度 Ra 不应大于 25um。 其孔径允许偏差见表。 表 1 A、 B级螺栓孔径的允许偏差( mm) 序号 螺栓公称直径、 螺栓孔直径 螺栓公称直径 允许偏差 螺栓孔直径 允许偏差 1 1018 0. 00 2 1830 0. 00 – + 3 3050 – – 表 2 C 级螺栓孔径的允许偏差( mm)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1 直径 + 2 圆度 3 垂直度 ,且不应大于 栓孔距的允许偏差见表。 表 螺栓孔距允许偏差( mm) 螺栓孔距范围 ≤ 500 5011200 12013000 ﹥ 3000 同一组内任意两孔间距离 177。 177。 相邻两组的端孔间距离 177。 177。 177。 177。 注: ; ; ,但不包括上诉两款所规定的螺栓孔; ,每米长度范围内的螺栓孔为一组。 焊条、焊丝、焊剂、电 渣焊熔嘴等焊接材料与母材的匹配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标准《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JGJ81 的规定。 焊条、焊剂、药芯焊丝、熔嘴等使用前,应按产品说明书及焊接工艺文件的规定进行烘焙和存放。 焊工必须经考试合格并取得合格证书。 持证焊工必须在其考试合格项目及其认可范围内施焊。 施工单位对其首次采用的钢材、焊接材料、焊接方法、焊后热处理等,应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并应根据评定报告确定焊接工艺。 加工光洁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钢管片所有构件均应进行防腐处理。 钢管 片质量要求 管片外形尺寸应符合表。 表 钢管片外形尺寸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mm) 1 管片宽度 177。 1 2 管片弧弦长 177。 1 3 管片厚度 + 3/1 4 环面间平行度 5 环面与端面、环面与内弧面的垂直度 6 端面、环面平面度 ~ 设计要求全焊透的一、二级焊缝应采用超声波探伤进行内部缺陷的检验,超声波探伤不能对缺陷作出判断时,应采用射线探伤,其内部缺陷分级及探伤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 GB11345或《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结照相和质量分级》 GB3323 的规定。 一级、二级焊缝的质量等级及缺陷分级应符合表 的规定。 表 一、二级焊缝质量等级及缺陷分级 焊 缝 质 量 等 级 一级 二级 内部缺陷 超声波探伤 评定等级 Ⅱ Ⅲ 检验等级 B 级 B 级 探伤比例 100% 20% 内部缺陷 射线探伤 评定等级 Ⅱ Ⅲ 检验等级 AB 级 AB 级 探伤比例 100% 20% 注:探伤比例的计数方法应按以 下原则确定:( 1)对工厂制作焊缝,应按每条焊缝计算百分比,且探伤长度应不小于 200mm, 当焊缝长度不足 200 mm时,应对整条焊缝进行探伤;( 2)对现场安装焊缝,应按同一类型、同一施焊条件的焊缝条数计算百分比,探伤长度应不小于 200 mm,并应不少于1 条焊缝。 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焊瘤等缺陷。 一级、二级焊缝不得有表面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电弧擦伤等缺陷。 且一级焊缝不得有咬边、未焊满、根部收缩等缺陷。 焊缝质量应符合表 规定。 表 项 目 允许 偏差 /mm(二级) 贴角焊 焊缝余高 /mm K 6 0 + 焊角宽 /mm K 6 0 + 焊缝余高 /mm K≤ 6 0 + 焊角宽 /mm K≤ 6 0 + 对接焊缝 焊缝余高 /mm b≥ 20 一、二级 焊缝错边 /mm b≥ 20 一、二级 ≯ 2 焊缝余高 /mm b≥ 20 三级 焊缝错边 /mm b≥ 20 三级 ≯ 3 焊缝余高 /mm b﹤ 20 一、二级 焊缝错边 /mm b﹤ 20 一、二级 ≯ 2 焊缝余高 /mm b﹤ 20 三级 焊缝错边 /mm b﹤ 20 三级 ≯ 3 第五章 盾构施工 一般规定 盾构掘进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 1)盾构掘进所需的所有机电设备及风水管线准备就绪; ( 2)盾构掘进施工运输系统准备就绪; ( 3)当隧道工程处于有环境保护要求的地区须采取各种可行有效的技术措施; ( 4)参与施工的相关人员经相应的培训,取得上岗资格。 盾构施工过程必须根据隧道穿越的地质状况、地表环境情况,选择合理的掘进 参数,进行合适的碴土改良,确保盾构刀盘前方开挖面的稳定,做好掘进方向的控制,确保隧道轴线的符合设计要求。 盾构施工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 1)盾构掘进中必须确保开挖面土体稳定; ( 2)土压平衡盾构掘进速度应与地表隆陷值、进出土量、开挖面土压值及同步注浆等相协调; ( 3)泥水平衡盾构掘进速度应与地表隆陷值、进排浆流量、开挖面泥水压力、进排泥浆量及同步注浆等相协调; ( 4)当盾构停机时间较长时,必须有防止开挖面压力降低的技术措施; ( 5)盾构掘进中应严格控制隧道轴线,发现偏离应逐步纠正,不得猛纠硬调; 盾 构掘进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停止掘进,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 ( 1)盾构前方发生坍塌或遇有障碍; ( 2)盾构自转角度过大; ( 3)盾构位置偏离过大; ( 4)盾构推力较预计的值有较大出入时; ( 5)管片发生裂缝或注浆发生故障时; ( 6)盾构掘进扭矩发生较大波动时; 盾构的组装、调试 盾构组装之前应做好如下准备工作: ( 1)根据盾构部件情况、现场场地条件,制定盾构组装技术方案; ( 2)根据最大部件尺寸和最重部件规格选择盾构组装设备,并做好组装场地的准备工作、安装好盾构始发台及其井下的其他准备工 作; 组装大件进场之前,应对地下管线、周围环境、交通做好防护工作; 组装前,应对主要部件及材料进行验收; 盾构部件吊装时,必须由具有资质的专业队伍负责起吊,并设专人指挥,井上井下的指挥信号必须统一,部件下井时,要注意部件之间、部件与其他部位不得相互碰撞; 盾构大件吊装作业应按相关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及盾构制造商的组装技术要求进行; 做好施工现场的消防工作,应配备一定数量的消防设备,现场明火、电焊作业时,必须有专人进行防护; 盾构组装完成后,必须进行各系 统的空载调试,在空载调试正常的基础上后进行整机空载高度和负载调试。 盾构的现场验收 盾构机组装完成后,应按设计的主要功能及使用要求提出验收大纲,按照验收大纲分系统逐项进行验收; 盾构主机 应满足下列要求: ( 1)外径应符合设计要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