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防雷施工专项方案内容摘要:

作 接闪器,内圈安装采用暗敷设。 外圈避雷网采用女儿墙支架固定,制作女儿墙时按照设计图说明预留预埋铁件,再将圆钢固定于支持卡子上形成避雷网络。 b. 所有突出露面的金属物(如:金属管道,铁爬梯,冷却塔,排风机等)均应与屋面屋面防雷装置相连。 电气防雷及接地施工方案 9 F.防雷引下线暗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利用主筋作暗敷引下线时,每条引下线不得少于二根主筋。 A 标所以建筑设计采用此法。 具体焊接要求见前文所述。 c. 建筑物的金属构件(如消防梯、烟囱的铁爬梯等)可作为引下线。 ,应尽可能短而直。 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不可能直线引下时,也可以弯曲,但应注意弯曲开口处的距离不得等于或小于弯曲都线段实际长度的 倍。 e 引下线的固定支点间距离不应大于 2m,敷设引下线时应保持一定松紧度。 f. 引下线应躲开建筑物的出入口和行人较易接触到的地点,以免发生危险。 h. 在易受机械损坏的地方、地上约 至地下 的一段地线应加保护措施。 G. 防雷引下线暗敷设做法: a. 首先将所需镀锌圆钢用手锤进行调直或弯曲。 b. 将已调整垂直度的引下线运到安装地点,按设计要求随建筑物引上,挂好。 c. 及时将引下线的下端与接地体焊接好,随着建筑物的逐步增高,将引下线敷设于建筑物内至屋顶为止。 如需接头则应进行焊接,焊接后应敲掉药皮并刷防锈漆(现浇混凝土除外),并请有关人员进行隐检验收,做好记录。 电气防雷及接地施工方案 10 d. 利用主筋作引下线时,按设计要求找出全部主筋位置,用油漆作好标记,随钢筋逐层串联焊接至顶层,并且在有钢筋丝扣处用¢ 12 圆钢通焊联结。 A 标所有引下线都按此做法施工。 焊接出一定长度的引下线,搭接长度不应小于镀锌圆钢直径的六倍,且为双面焊,做完后分包自检再互检后,我司检查,然后找监理报验进行隐检,同 时做好隐检记录等相关资料。 H 避雷网安装: 1. 避雷网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 a. 避雷线应平直、牢固,不应有高低起伏和弯曲现象,距离建筑物应一致,平直度每 2m 检查段允许偏差 3/ 1000。 但全长不得超过 10mm。 b. 避雷线弯曲处不得小于 90176。 ,弯曲半径不得小于圆钢直径的 10 倍。 c. 避雷线如用扁钢,截面不得小于 48mm;如为圆钢直径不得小于8mm。 d. 焊接符合规范要求。 e. 遇有变形缝处应作煨管补偿。 2. 避雷网安装 a. 避雷线裸铜线,可放在平板上用手调直。 b. 将调直的避雷线运到安装地点。 c. 将避雷线用大绳提升到顶部、顺直,敷设、卡固、焊接连成一体,同引下线焊好、焊接处的药皮应敲掉,进行局部调直后刷防锈漆后银粉漆。 d. 建筑物屋顶上有突出物,如金属旗杆,透气管、金属天沟、铁栏杆、爬梯、冷却水塔等,这些部位的金属导体都必须与避雷网焊接成一体。 顶层的烟囱应做避雷带或避雷针。 电气防雷及接地施工方案 11 e. 在建筑物的变形缝处应做防雷跨越处理。 f. 避雷网分明网和暗网两种,暗网格越密,其可靠性就越好。 网格的密度应视建筑物的防雷等级而定, A 标使用 20m*20m 或者 24m*16m 的网格且 采用暗网做法。 第六章 、质量标准 A . 保证项目: a. 材料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本工程基础接地电阻≤ 4Ω,人工接地体电阻≤ 1Ω,总接地电阻≤ 1Ω . b.接至电气设备、器具和可拆卸的其它非带电金属部件接地的分支线,必须直接与接地干线相连,严禁串联连接。 检验方法:实测或检查接地电阻测试记录。 观察检查或检查安装记录。 B. 基本项目: a. 避雷针(网)及其支持件安装位置正确,固定牢靠,防腐良好;外体垂直,避雷网规格尺寸和弯曲半径正确;避雷针及支持件的制 作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避雷针垂直度的偏差不大于顶端外杆的直径。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实测或检查安装记录。 b. 接地(接零)线敷设: 1. 平直、牢固,固定点间距均匀,跨越建筑物变形缝有补偿装置,穿墙有保护管,油漆防腐完整。 2. 焊接连接的焊缝平整、饱满,无明显气孔等缺陷;螺栓连接紧密、牢固,有防松措施。 3. 防雷接地引下线的保护管固定牢靠;断线卡子设置便于检测,接触 电气防雷及接地施工方案 12 面镀锌或镀锡完整,螺栓等紧固件齐全。 防腐均匀,无污染建筑物。 检验方法:外观观察检查。 c. 接地体安装: 位置正确,连接牢固,接地 体埋设深度距地面不小于。 隐蔽工程记录齐全、准确。 检验方法:检查隐蔽工程记录。 d. 允许偏差项目: 搭接长度≥ 2b;圆钢≥ 6D。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