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安全技术交底记录表内容摘要:
切断电源,安全放电,并将升压设备高压侧短路接地。 ,应将有关的开关手柄取下或锁上,悬挂标示牌, 防止误合闸。 ,应防止有人触及正在测定中的线路或设备。 测定容性或感性设备、材料后,必须放电。 雷电时禁止测定线路绝缘。 ,电压互感器禁止短路和以升压方式运行。 ,应穿戴绝缘防护用品,用绝缘棒安全放电。 ,不论带电与否,单人值班不准超越遮栏和从事修理工作 ,人体与带电部分,应保持安全距离,并需有人监护。 ────────────────────┬────────── ────── 电 压(千伏) │ 距 离 (米) ────────────────────┼──────────────── 6以下 │ 0.35 10~35 │ 0.60 44 │ 0.90 60~110 │ 1.50 ────────────────────┴──────────────── 24. 变配电室内、外高压部分及线路,停电工作时: 1.切断有关电源,操作手柄应上锁或挂标示牌。 2.验电时应戴绝缘手套,按电压等级使用验电器,在设备两侧各相或线路各相分别验电。 3.验明设备或线路确认无电后,即将检修设备或线路做短路接地。 4.装设接地线,应由2人进行,先接接地端,后接导体端,拆除时顺序相反。 拆、接时均应穿戴绝缘防护用品。 5.接地线应使用截面不小于25平方毫米的多股软裸铜线和专用线夹。 严禁用缠绕的方法,进行接地和短路。 6.设备或线路检修完毕,应全面检查无误后方可拆除临 时短路接地线。 25. 用绝缘棒或传动机构拉、合高压开关,应戴绝缘手套。 雨天室外操作时,除穿戴绝缘防护用品以外,绝缘棒应有防雨罩,并有人监护。 严禁带负荷拉、合开关。 26. 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接地或接零。 同一设备可做接地和接零。 同一供 安全技术交底样例 电网不允许有的接地有的接零。 (片)的额定电流应与其负荷容量相适应。 禁止用其他金属线代替保险丝(片)。 28. 施工现场夜间临时照明电线及灯具,高度应不低于2。电力安全技术交底记录表
相关推荐
推荐单位 申报日期 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制 二 ○○ 六 年 四 月 13 填 写 要 求 一、 以 word 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 二、 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 时可以使用缩写。 三、 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其他说明”栏中注明。 四、 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 1~ 4 名主讲教师的详细信息。 五、
的安装。 (十二)避雷器安装组合方式(见表 29) 表 29 避雷器安装组合方式表 型 号 组合方式 质 量 (kg) FZ35 2 FZ15 100 FZ110J 4 FZ30 FZ220J 8 FZ30J 770 FZ110J(磁吹式) 单柱式 762 FZ220J(磁吹式) 单柱式 1200 FZ330J(磁吹式) 单柱式 1500 (十三)电容器安装: 电容器的安装按机械
建设)单位 验收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 :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 年 月 日 防水混凝土 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表 编 号: 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 分部(子分部)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验收部位 施工单位 项目经理 施工执行标准 名称及编号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第 1 部分土建工程 DL/- 2020 专业工长 (施工员) 分包单位 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班组长
物合成体系中 mRNA、 tRNA 及核蛋白体(核糖体 )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核糖体的结构、功能,大肠杆菌肽链合成的过程和能量消耗情况;蛋白质合成的抑制剂、基因表达调控中的操纵子调控系统和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特点;多肽在合成后的定向输送与转译后加工。 第十一章 细胞代谢与基因表达调控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 了解和掌握有关细胞代谢与基因表达调控的相关知识。 ( 二
.............................................................................................................................................. 65 临时设施 ................................................
检修技术资料。 8)及时进行设备检修总结,并将设备检修情况及时向运行部门交底。 9)对新出现的安全技术问题,及时组织人员研究解决,并向安监部门提出现场规程、图纸资料、检修工艺、运行规程的补充或修改意见。 10)审阅本部门班组的生产技术及设备管理资料。 及时补充设备(事故)备品。 1)根 据生产实际,及时检查本专业生产设备(事故)备品、配件的储备情况,编制本部门购置计划进行补充。 2)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