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四川电信内容摘要:

1 各类传感器组件 近程通讯 技术 近程通讯 是新兴的短距离连接技术,从很多无接触式的认证和互联技术演化而来,RFID 和蓝牙技术是其中的重要代表。 目前常用的 RFID 近程通讯如图 2 所示 [ 5]。 图 2 RFID 系统工作原理 RFID 与 人们常见的条形 码相比有比较明显的优势,主要 如下: 信息远程传输技术 在物联网的 机器到机器 、 人 到 机器和机器 到 人的 信息远程 传输 中, 有多种技术 可供选择 ,目前主要有 有线(如 DSL、 PON 等)、无线(如 CDMA 、 GPRS、 等 )。 海量信息智能分析与控制技术 依托先进的软件技术,对各种物联网信息进行海量存储与快速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实时反馈给物联网的各种“控制”部件。 目前兴起的云计算就是 满足物联网海量信息处理需求的计算 模型。 综合上述可以看出,物联网是一个从互联网、近程通讯网演进而来,图 3 描述了物联网与现存的其他网络之间的关系。 图 3 物联网与其他网络 之间的关系 四 、 物联网的基本 组网 模型 按照物联网的基本功能要求,其通用组网模型如图 4 所示。 图 4 物联网的通用组网模型 五. 物联网仍然存在的技术问题 当前, 物联网发展过程中 仍然面临如下 五个主要技术问题 [16]: 技术标准问题 世界各国存在不同的标准。 中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 2020 年成立了无线传感器网络标准项目组。 2020 年 9 月,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正式成立了 PG1(国际标准化 )、PG2(标准体系与系统架构 )、 PG3(通信与信息交互 )、 PG4(协同信息处理 )、 PG5(标识 )、 PG6(安全 )、 PG7(接口 )和 PG8(电力行业应用调研 )等 8 个专项组,开展具体的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 安全问题 信息采集频繁,其数据安全也必须重点考虑。 协议问题 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在物联网核心层面是基于 TCP/IP,但在接入层面,协议 类别五花八门, GPRS/CDM。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