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工仪表安装及调校工艺内容摘要:
外观不应有明显的变形和损伤”。 ( 2) 敷设时应注意不能使管缆受到机械损伤,也不能相互交叉摩擦。 ( 3) 敷设管缆时的环境温度不应低于产品规定的最低允许温度。 ( 4) 敷设后管缆应留有适当的余度。 其目的一是可以减少仪表接头处的拉 力,二是便于维护和检修。 管路与其他物件的间距。 ( 1) 根据施工经验及使用单位的反映,为了施工和维修的方便,仪表管路与工艺设备、管道或建筑物等表面的最小距离应保持在 50mm以上。 ( 2) 如果仪表管路的介质是油或易燃、易爆介质,为了安全,不能平行敷设在热表面的上方,而且与热表面的距离应在 150mm以上。 ( 3) 当管路需要绝热时,应适当增大距离。 弯管及连接 ( 1) 金属管子的弯制宜采用冷弯。 高压管宜一次弯成。 ( 2) 管子弯曲半径宜符合下列要求: 1)金属管:不小于管子外径的 3 倍。 2)塑料管:不小于管子外径的 倍。 3)管子弯制后,应无 裂纹和凹陷。 ( 4) 当高压管分支时,应采用三道连线。 三通的材质必须与管路相同。 ( 5) 管子连接时,其轴线应一致。 ( 6) 直径小于 10mm 的铜管,宜采用卡套式中间接头连接。 也可采用承插法或套管法焊接。 承插法焊接时,其插入方向应顺着介质的流向。 管道支架的制作。 ( 1) 支架制作工作量大,大多数是采取集中预制加工。 当然,如果市场能购买成品件也可以。 ( 2) 下料前,先将型钢调直。 下料时尽量采用机械切断,现场用气割切断时,应将切口用砂轮将氧化层磨光,切口的表面应垂直。 ( 3) 支架上的孔眼一般应用电铝或冲床加工,其孔径应比管卡或吊杆直径大 1~2mm。 ( 4) 支 架埋入墙内时,埋入部分应做成开脚或加焊扫铁。 埋入部分不得刷漆。 管路固定。 ( 1) 为保持管路的整齐美观、运行可靠和便于维修,管路应用管卡固定在支架上。 当管子与支架之间有频繁的相对运动时,应在管子与支架间加垫木块或软垫。 ( 2) 安装支架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金属结构上和混凝土构筑物的预埋件上,应采用焊接固定。 2) 在混凝土上,宜采用膨胀螺栓固定。 3) 在不允许焊接支架的工艺管道上,应采用“ U”型螺栓固定。 4) 在允许焊接支架的工艺设备、管道上,可采用焊接固定。 当工艺设备、管道与支架不是同一种材质或需要增加强度时,应预先焊接一块与工 艺设备、管道材质相同的加强板后,再在其上面焊接支架。 5) 支架应固定牢固、横平竖直、整齐美观。 在同一直线段上的支架间距均匀。 6) 支架安装在有坡度的电缆沟内或建筑物构架上时,其安装坡度应与电缆沟或建筑物构架坡度相同;安装在有弧度的设备或构架上时,其安装弧度应与设备或构架的弧度相同。 ( 3)管路支架的间距宜符合下列规定: 1)钢管: 水平敷设: 1~; 垂直敷设: ~2m.。 2)铜管、铝管、塑料管及管缆: 水平敷设: ~; 垂直敷设: ~1m.。 3)需要绝热的管路,应适当缩小支架间距。 ( 4)不锈钢管固定时,不应与碳钢直接接触。 仪表盘(箱、架)内的配管。 ( 1) 管路应敷设在不妨碍操作和维修的位置。 ( 2) 管路应集中成排敷设,做到整齐、美观,固定牢固。 ( 3) 管路线路及盘(箱)壁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 ( 4) 管子与仪表连接时,不应使仪表承受机械应力。 ( 5) 管路与玻璃管微压计连接时,应采用软管。 管路与软管的连接处、应高出仪表接头 150~200mm。 ( 6) 当管路引入安装有爆炸和火灾危险、有毒及有腐蚀性介质场所的仪表盘(箱)时,其引入处密封。 仪表用管路系统的压力试验。 ( 1) 敷设完毕的管路,必须无漏焊、堵塞和错接的现象。 ( 2) 管路系统 的压力试验,应以液体为试验介质。 当管道的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 时,也可采用气体为试验介质,但应采用有效的安全措施。 脆性材料严禁使用气体进行压力试验。 ( 3) 液压试验压力为 倍设计压力,当达到试验压力后,持压 5min,压力下降值不大于试验压力的 1%为合格。 ( 4) 气压试验压力为 倍设计压力,当达到试验压力后,持压 5min,压力下降值不大于试验压力的 1%为合格。 ( 5) 当工艺系统规定进行真空度或泄漏量试验时,其内的仪表管路系统应随同工艺系统一起进行试验。 ( 6) 液压试验介质应用洁净的水,当管路材质为奥氏体不锈钢时, 水的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 %。 试验后应将液体排净。 在环境温度 5℃以下进行试验时,应采取防冻措施。 ( 7) 气体试验介质应用空气或惰性气体。 ( 8) 压力试验用的压力表应校验合格,其精确度不应低于 级;刻度上限值宜为试验压力的 ~2 倍。 ( 9) 压力试验过程中,若发现有泄漏现象,应泄压后再修理。 修理后,应重作试验。 ( 10) 压力试验合格后,宜在管路的另一端泄压,检查管路是否堵塞,并应拆除压力试验用的临时盲板。 仪表安装操作工艺: 温度仪表安装 温度仪表是应用最广的环境参数检测仪表。 目前所使用的温度检测仪 表有以下四类: ( 1) 基于工作介质膨胀或压力变化进行测量的温度计 —— 液体玻璃温度计、压力式温度计。 ( 2) 电气温度计:和流比计或自动平衡电桥配套的电阻温度计。 ( 3) 和高温毫伏计或自动电位差计配套的热电式温度计。 ( 4) 辐射高温计 —— 光学高温计(带消隐灯丝的)、红外线高温计(紫外线高温计)、光电高温计、辐射高温计、亮度温度计(部分敷设高温计)比色高温计(比较高温计)。 电阻温度计安装。 ( 1) 电阻温度计的结构型式应适应被测介质和周围介质的性质和参数。 ( 2) 在安装以前检查导电部分的完整性,并用电压 500V 的兆欧表测量导电部分与保护套之间的 绝缘电阻。 绕阻与壳体之间以及两个敏感元件电路之间的绝缘电阻,应满足下列要求: 1) 当温度为 20177。 5℃、相对湿度为 90%以下时,应不小于 20MΩ。 2) 在温度为 20177。 5℃、相对湿度为 95%177。 3%的情况下,对于防溅和防水的电阻温度计,应不小于 2MΩ。 3) 在使用温度上限为 300℃时,应不小于 2MΩ。 4) 在使用温度上限为 500℃时,应不小于 1MΩ。 5) 当使用温度的上限超过 500℃时,应不小于。 6) 在温度为 20177。 5℃和相对湿度为 50%的情况下,电阻温度计的绝缘应能承受 50HZ、 500V 的交流试验电压 1min。 ( 3) 电阻温度计埋 入部分端头的位置,对于铂电阻温度计,应底于被测介质流的轴线 50~70mm;对铜电阻温度计,应底于 20~30mm。 辐射高温计安装 ( 2) 照准管应与设备内壁表面齐平;为了减少惯性,照准管可以深入被测空间内部 20~50mm。 ( 3) 在温度为 20177。 5℃、相对湿度不大于 80%的情况下,电路对望远镜壳体的绝缘电阻应小于 20MΩ ( 4) 电气线路与壳体之间的绝缘强度应承受频率 50Hz的 500V 交流电压历时 1min 的作用。 ( 5) 照射率应合格。 ( 6) 使用辐射高温计望远镜时的环境温度应在 +10℃到 +100℃的范围内。 当环境温度超过 100℃时,必须采 用带水冷套的望远镜。 ( 7) 在测量过程中,在望远镜与被测对象之间不应出现外来物(烟、尘)。 压力仪表安装 关于就地安装仪表的安装位置问题,一般来讲,在施工图中应有明确的规定,但有时也可能未作规定,如无规定时,按仪表的工作条件、操作和维修方便等方面的综合考虑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光线充足,操作和维修方便;不宜安装在振动、潮湿、易受机械损伤、有强磁场干扰、高温变化剧烈和有腐蚀性气体的地方。 ( 2) 仪表的中心距地面的高度宜为 ~。 测压元件的安装。 测压元件安装的正确与否,不仅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还会降低仪表的使用 寿命。 因此在安装是必须注意下列问题: ( 1) 测压元件的取压点必须在能正确反映被测压力实际大小的地方。 例如安装在介质流动平稳的部位,不应太靠近局部阻力或有其他干扰的地方;取压管内端面的管道或设备连接处的内壁保持平齐,不应有凸出处或毛刺,以避免影响流体的平稳流动。 ( 2) 测压元件的位置与被测压力的取压点不在同一水平时,应考虑静压读压力指示值的影响。 ( 3) 安装地点力求避免振动和高温的影响。 ( 4) 测量压力时,应加装凝液管,以防高温蒸汽与测压元件直接接触;对于腐蚀性的介质,应加装有中性介质隔离罐。 总之,针对被测介质的不同性质(高温、低温 、腐蚀、赃污、结晶、沉淀、粘稠等),采取相应的防潮、防腐、保温、防堵等措施。 ( 5) 取压口到压力计之间应安装有切断阀门,以备检修压力计时使用。 切断阀应装设在靠近取压口的地方。 ( 6) 需要进行现场校验和经常冲洗引压管的情况下,切断阀可改用三通阀。 ( 7) 引压管不宜过长,以减少压力指示的迟缓。 如超过 50m时,应选用其他能远距离传示的压力计。 压力表附件。 压力表附件功能可分为五类。 ( 1) 接头 包括带螺栓接头、带焊头螺母、中间接头、两端锁母、普通接头以及供实验室用的快速接头等,用以将压力表固定在测量点上。 ( 2) 阀 包括截止阀、三通阀等。 一般 装在压力表与测量点之间。 供压力表安装、修理、更换及现场校验或故障切断等使用。 ( 3) 环形管 供测量 60℃以上流体介质的压力用。 由于环形管充满冷凝水。 避免了高温介质与弹性元件的直接接触,保护了仪表,使测量能正常进行。 ( 4) 隔离器 当用非耐腐蚀的压力表测量腐蚀性介质时,加装隔离器,可使弹性元件免受腐蚀。 ( 5) 阻尼器 供测量脉动压力用。 当剧烈脉动的压力表突然卸载时,因阻尼器的阻尼作用使流体流速受到抑制,指针摆幅减少,脉动频率降低,便于操作者读数,延长了仪表寿命。 变送器的安装。 变送器应在不影响测量精度和增加延时的原则下,即管路 长度不大于规定的情况下,集中布置在便于维修和设有振动的地方。 流量仪表安装 孔板和喷嘴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孔板或喷嘴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孔板的入口和喷嘴的出口边缘无毛刺和圆角,并按现行的国家标准《流量测量节流装置的设计安装和使用》的规定复验其加工尺寸。 ( 2) 安装前进行清洗时不应损伤节流件。 ( 3) 孔板的锐边或喷嘴的曲面侧应迎着被测介质的流向。 ( 4) 在水平或倾斜的工艺管道上安装的孔板或喷嘴,若有排泻孔时,排泻孔的位置对液体介质应在工艺管道的正上方,对气体及蒸汽介质应在工艺管道的正下方。 ( 5) 孔板或喷嘴与工艺管 道的同轴度及垂直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法兰面应与工艺管道轴线相垂直,垂直度允许偏差为 1176。 2) 兰应与工艺管道同轴,同轴度允许偏差不得超过下式规定: t≤(1/β 1) ( 6)环室上有“ +”号的一侧应在被测介质流向的上游侧,当用箭头的指向应与被测介质的流向一直。 ( 2) 垫片的内径不应小于工艺管道的内径。 节流装置的安装要求。 节流件安装在管道中,必须保证其开孔与管道同心,其允许的最大不同心度不得超过 (1/β 1)。 在节流件前后长度为 2D 的管道内壁上不应有任何突出部分,而且在 2D 范围内其圆度要求 甚为严格。 在节流件前 2D 范围内,至少测 16 个内径值,其平均177。 %直径即为管道内径,任意单测值与平均值之差不得超过177。 %,在节流件的 2D 范围内至少测 8 个内径值,任意单测值与节流件前内径平均值之差不得超过177。 %。 节流件安装在管道中,必须保证受热时节流件能自由膨胀而防止变形。 为满足流体在流经节流件前,其流束必须与管道平行而不得有旋转流的条件,故在节流件前后应有足够长的直管,直管段的长度与节流件前的局部阻力。热工仪表安装及调校工艺
相关推荐
的板材切割过程中,要对图纸作必 要的还原,以得到真实、可靠、准确地数据。 这就要求我们对给定数据做准确 的计算。 为了 保证这一点,师父有时为了确认一个幅板的规格、尺寸会多次往返技术部和生产现场,应要 求我们同他一起进行多遍的计算。 师傅说:“只有用准确的数据才能生产出合乎标准的产品, 我们作为整个分厂生产的第一道工序,更应将产品的误差降到最低。 这是对工作的负责,更 是对产品的负责。
分部工程施工完成 填写《报验申请表》 (承包单位) 核查质量文件的完整情况 审查各分项分部工程质量 (项目监理机构) 合格。 本单位工程所有分项分部工程是否全部完成。 进入内部竣工预验收管理程序 整改 (承包单位 ) 是 签署《报验申请表》 予以确认验收 (项目监理机构) 否 开工准备 (承包单位) 提交工程开工报审表 (承包单位) 审查开工条件 (项目监理机构) 批准开工报审表
微秒然后释放总线,等60微秒后读总线是否为低,为低电平表示器件DS18B20反馈存在信号等待主机的下一步操作。 发温度转换指令完 成开 始等待响应YN DS18B20温度转换当单片机从传感器读取温度时,温度传感器需要发出转换命令,需要在读写流程的基础上进行写命令,当转化精度为12位时,转换的时间约为750us,转换完毕后会存在自身的ROM中。 主程序流程 由键盘设定参数初试值,先初始化传感器
一般分项工程 个,其中合格 个,优良 个,合格率 %,优良率 %, 评定等级 建设(监理)单位 项目部 施工单位 班组 年 月 日 表 8 . CEMS 烟尘浓度探头安装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评定表 工程编号 分项工程名称: CEMS 烟尘浓度探头安装 性质 序号 工序 (检验项目)工程名称 性质 单位 质量等级 备注 合格 优良 1 检查 规格型号 符合设 计 2 探头外观 无裂纹、疤痕 3 安装
容易形成 MnS 所以能减轻或消除钢的热脆性。 锰与氧容易形成 MnO,因此是较好的脱 8 氧剂。 硅 硅是铁素体形成元素,有较强的固溶强化效果,所以可提高钢的强度。 含硅钢的可切削性往往较差。 硅阻止碳化物形核长大,使“ C”曲线右移,高 C 时作用较大,所以也提高了钢淬透性。 硅抑制 :ε K 形核长大及转变,能提高钢的低温回火稳定性。 硅形成致密的氧化物,提高抗氧化性。 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