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工程的毕业实习报告内容摘要:

见 成果 附图 ) 司尺要点 采用以上方法,对观测及司尺人员的要求是比较高的。 第一,配合要默契,这一点测完了,下一点应测什么应心灵相通;对观测人员的输入数字及字母的熟练程度要求 较高,一般应在 10 秒内完成。 第二,司尺人员担负着室内绘图的工作,是测图过程中的主要人员,所以对于地物(貌) 的综合取舍等要心中有数,并且应在跑尺前确定好跑尺的线路,尽量避免走冤枉路。 采用这样的测量方法要省事、快捷。 测站上所需要的仅是编码及照准两个过程,而司尺人员所需要做的仅是通过对讲机报编码、摆放棱镜两个过程。 现在的全站仪测量一个坐标,基本上在 1 秒以内,有的甚至达到了 秒一个点。 受走路等原因的影响,测地物约 30 秒一个点、地貌在 1 分钟以内,可以说,主要的时间是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的时间,而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画草图的人员基本上是跟不上这个思路与速度的。 经本人每天测量小时计,每天约可测 600 至 900 点。 而且,连线的成 功率在 95%以上。 碎部要点 在测量的过程中,碎部点的取舍和测量至关重要,测点过密,造成成图密集,不该要的要了;测点过少,没有把握地形的基本要素,因此对于碎部点的确定,就注意以下几点。 1. 建筑物比较方正的可只需测出三点,第四点可由计算机来完成,南方的许多建筑物看起来较方正,其实是不规则的多边形,则需要全部实测点位。 2.不规则的地貌应尽量能多测一些点,因为在传统测图中一些细小的变化可通过手工来完成,但计算机的模拟是无法比较真实的反映出这些实际地形的。 3.对于程序中规定顺序绘制 的图块,如桥梁,广告牌等,最好能按其顺序进行测量。 内业数据传输 格式转换 , 将保存的数据文件转换为成图软件(如 CASS)格式的坐标文件格式。 内业成图方法: 在外业 有 码作业数据采集的基础上,内业将利用外业草图 +全站仪编码 ,采用南方 软件进行成图。 成图比例尺为 1: 500。 地貌与实地相符,地物位置精确,符号利用要正确。 所成的电子地图进行了严格分层管理,可出各种专题地图的要求。 图形格式为 DWG 格式。 图幅的划分 :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幅采用矩形分幅。 而 1: 500 是按 1: 5000 图幅来分幅的(一幅 1: 5000 可分为 64 幅 1: 500) 有关技术要求: 地形点间距 比例尺 1: 500 1: 1000 1: 2020 地形点平均间距 25m 50m 100m 碎步点测距长度 比例尺 1: 500 1: 1000 1: 2020 最大测距长度 200m 350m 500m 地形图的基本等高距( m) 1: 500 1: 1000 1: 2020 平 地 、 1 丘 陵 地 、 1 1 山 地 、 1 1 2 高 山 地 1 2 2 图解支点的最大边长及测量方法 比例尺 最大边长( m) 测量方法 1: 500 50 实量或测距 1: 1000 100 实量或测距 70 视距 1: 2020 160 实量或测距 120 视距 地物点、地形点视距和测距的最大长度( m) 比例尺 视距最大长度 测距最大长度 地物点 地形点 地物点 地形点 1: 500 —— 70 80 150 1: 1000 80 120 160 250 1: 2020 150 200 300 400 大比例尺数字测图 地物点的平面位置精度,要求地物点相对最近野外控制点的图上点位中误差在平地和丘陵地区不得大于。 高程精度要求高程注记点相对最近野外控制点的高程中误差在平地和丘陵地区, 1:500 不得大于 , 1:1000 和 1:2020 不得大于 ,等高线对最近野外控制点的高程中误差在平地和丘陵地区, 1:500 不得大于, 1:1000 和 1:2020 不得大于。 高程注记点密度为图上每 100 平方厘米内 8~20个。 在测量过程中,种类建筑物、构筑物及主要附属设施数据均应采集。 建筑物、构筑物轮廓凹凸在图上小于 时,可予以综合。 地上管线的拐点均应实测,管线直线部分的支架线杆和附属设施密集时,可以适当取舍。 水系及附属物,应按实际情况采集。 、 在隐蔽地区、困难地区或特殊情况下采用的测图方法 在测图时,难免会遇上一些比较难处理的地区,这时,就得采取一些特殊方法来处理,比如在隐蔽地区、地形条件复杂地区、地物多的地区等等。 例如房屋相对会比其他地方复杂一些,拐角会比较多,而这些没办法全部用全站仪支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