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理念下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的整合内容摘要:
、宏观缩小、瞬间变慢等,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使学生获取动态图象信息,从而形成鲜明的感性认识,为进一步形成概念,上升为理性认识奠定基础。 3 整合的模式 ( 1)、 传统 教 学 模式的延伸。 这 种教 学 模式 还 是一种以教 师讲 、 学 生听 为 主的 学习 方式,在 课堂中,教师借助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向学生传授知识,大量采用讲授法和谈话法进行教学,因此,这种教学模式基本上是传统教学的延伸。 运用多媒体进行化学教学,不仅可以加深讲授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直观性和趣味性,而且可以轻松有效地突破各种教学难点。 在化学教学中的主要作用主要表现在: A、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从而提高效率。 多媒体组合,能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能利用多种感官分析,进行学习。 如用形象生动的图像信号吸引学生的视觉,用音响适中,悦耳精练的语言信号吸引学生的听觉,特别是电教媒体的特技效果突破了信息传递中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使学生能直观地看到了无限的延伸和扩展。 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组合,能真正实现视听的完美结合 ,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B、改进信息的转换方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化学知识,有的抽象性强,有的综合复杂,难就难在这些信息不能被学 生感知。 而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可以把这些信息通过转换成光、电、磁 信号,并以一种直观的形式,使事物真实地再现于课堂,让学生耳闻目睹,身临其境。 这种直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 解决微观粒子、晶体结构等抽象问题。 化学是研究分子、原子及核外电子等微粒运动的科学,而微观粒 子的运动又是看不到、摸不着的,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只能借助于挂图和模型,通过教师的讲解, 学生理解其意,但往往事与愿违。 若能正确地选择多媒体,不仅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学生加深对事物本质的理解。 例如,在讲授“气体摩尔体积”时,教师无论怎样分析讲解,学生对微观粒子的运动总是感到很抽象,对物质在三态变化过程中分子间的距离变化不易想象。 若采用多媒体课件将固体、液体、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大小和分子直径的大小用 Flash 软件制成三维动画,则能直观地描述出固体分子在质点周围振动;液体中分子间距离增大、运动距离有所扩大、分子作无休止的无序运动;气体中分子见距离增大很多,约是分子直径的 10 倍左右,且在 相同温度、压强下,不同气体分子的平均距离几乎成相等的微观粒子运动图像。 通过模拟演示液态物质分子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直到形成气态物质时,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很多的现象,学生很容易理解在通常状况下,相同质量的气态物质的体积要比其固态或液态时的体积大很多倍的实验事实。 b) 解决学生不易动手做的实验问题。 4 对于课堂上不能演示的实验和因操作错误而导致不良后果的实 验,危险性大、设备要求高以及在短时间内无法完成的实验,学生不能身临其境的实验,可以应用多媒体进行模拟实验。 如有毒气体毒性的验证和污染物对环境的危害等。 如 H2和 F2的 反应, Cl2和 CO 的中毒实验, N2与 H2合成 NH3的实验,氯水的见光分解实验等。 错误的实验操作有时会具有较大的危险,如在初中制氧气的实验里,在给固体药品加热时,应使试管口向下倾斜,氧气收集完后应先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又如,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先加热后通氢气、稀释浓硫酸时将水加入浓硫酸溶液中,老师都会强调后果的严重性,但学生机械地记忆,印象肯定不深。 用计算机模拟上述实验,弥补了老师和学生不易直接进。浅谈新课程理念下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的整合
相关推荐
见 成果 附图 ) 司尺要点 采用以上方法,对观测及司尺人员的要求是比较高的。 第一,配合要默契,这一点测完了,下一点应测什么应心灵相通;对观测人员的输入数字及字母的熟练程度要求 较高,一般应在 10 秒内完成。 第二,司尺人员担负着室内绘图的工作,是测图过程中的主要人员,所以对于地物(貌) 的综合取舍等要心中有数,并且应在跑尺前确定好跑尺的线路,尽量避免走冤枉路。 采用这样的测量方法要省事
养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 12 教学重点:在线收听的一般操作过程;音乐文件的搜索与下 载 教学难点:正确高效地搜索下载音乐文件 课前准备: 安装 Media player; 提供在线收听音乐的网站: 西湖之声: 上海东方经典音乐: 金华人民广播电台: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回忆: “我们能通过电脑网络做什么。 ” “是的,我们可以通过电脑做很多事情,比如:查资料、看新闻 …… ,今
果(这样可以让主页的整体内容看起来整洁、大方而又看不到表格的边框)。 设问:怎样设置图片的属性。 教师活动:让让学生回忆一下以前学 WORD 的时候是如何插入图片的。 教师演示图片的插入,插入图片后,在图片上点右键,选择图片属性,打开图片属性对话框,点击对话框中的各个选项卡,修改里面的属性值并查看效果(这样做可 以使图片与主页中的其它内容搭配更加合理)。 在表格中输入所需的文字,并设置好文字格式
(12) 最后得到的正确悬高值 河南城建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悬高测量的 方法 6 1 2 2 11 C Q C Q12ta n ta nPA ta n ta nhhh h h h (13) 操作步骤 当对 P进行对向观测时 (如图 3),先将全站仪安置于 A点 (A点距反光棱镜的距离应大于 P点距地面的距离 ),整平仪器,瞄准目标 P,水平方向制动,纵转望远镜
3。 13 14 抓住建造环节 12 抓住运行环节 12 抓住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的开发和推广环节 12 抓住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环节 12 完善建筑节能减排的法律和政策的环节 12 完善建筑节能减排的技术标准环节 12 大力推进技术创新环节 12 结束语 17 致谢 18 参考文献 19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毕业 论文 ( 设计 ) 1 1. 引言 建筑的
饱满密实,如需塞小石 6 块,应在砌缝满浆后嵌入; ④ 错缝:必须上下错缝,内外搭接,不允许有顺流水向通缝和竖向通缝。 2) 浆砌片石时,应利用片石的自然形状,相互交错的街接在一起。 因此,除最下一层石块大面朝下外,上面的石块不一定必须大面朝下,做到犬牙交错,搭接紧密,同时在砌下面石块时,即应考虑上层石块如何接砌。 3) 石料的供应和砌石配合很密切,在砌角石、面石时应供应比较方正的石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