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高职技校:供用电技术专业建设方案内容摘要:

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 4) 掌握必备的电工、电子、电机、电工测量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 5) 掌握必备的电 气工程制图和电气 CAD 的基本知识; 6) 熟悉电力营销的业务、技能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 7) 掌握有关职业规范方面的基本知识。 ( 2) 能力要求 1) 具备中级电工操作和维护的能力; 2) 具备处理电力营销基本业务的能力; 3) 具备供配电设备运行、事故分析与处理能力; 4) 具备供配电工程管理的能力; 5) 具备供配电设备检修、调试技能; 6) 具备典型电气设备控制系统简单设计、选用、维护能力; 7) 具有获取、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 ( 3) 素质要求 1) 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2) 具有自觉学法、懂法、守法 意识,用法律维护企业、个人合法权益的能中央财政支持高等 职业学校 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 供用电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10 力; 3) 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4) 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质; 5) 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团队精神。 三、建设内容 (一)“学训交替,工学结合,企业全程参与,岗前零培训”的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产学合作,深化“学训交替,工学结合,企业全程参与,岗前零培训”的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 两 年建设,逐步提升产学合作层次,拓展合作内容,进一步提升与 河北钢铁集团、中钢集团、中铁集团、山东魏桥创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双杰配电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 北开电气股份 有限公司 、北京三一电气集团、天津德利泰开关有限公司、沧州临港化工集团、河北大元集团、河北天欣集团、河北东塑集团、秦皇岛港城电力有限公司、河北北恒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保定吉达电力集团建设公司 等企业的合作,以素质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 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 在与企业产学合作过程中,将学训交替与工学交替相结合。 通过学训交替,将电工、电子与电气技术基本知识、感知认识融入专 业基本技能训练过程中,通过工学交替把专业知识渗透到顶岗实训过程中。 供用电技术专业的技能结构分为:岗位基本技能、岗位核心技能、岗位综合技能和职业素质能力。 如图 1 所示。 图 1 供用电技术专业技能结构图 供用电技术专业职业能力 岗位 基本 技能 岗位 核心 技能 岗位 综合 技能 职业素质 能力 维修电工基本技能 , 电子工艺技能 , 电子制作技能 , 电气 CAD 绘图技能 ,工程测量技能等 电机拆装 与检修 技能 , 电气设备与电气装置 组装、 调试和检修 技能 , 电力线施工 、 检修 与 维护技 能等 变电站运行 与 维护技能 , 工厂供 配电系统设计 、安装 调试 与运行维护 技能 等 创业精神、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精神、纪律规范意 识等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 职业学校 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 供用电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11 岗位基本技能: 岗位基本技能训练安排在第一、二两学期,学训交替,包括:金工工艺技能(焊、车、钳等)、工程测量技能、常用电工电子仪器具使用、基础电工工艺、基本元器件识别、电子制作与调试和电气 CAD 绘图技能等,该阶段实践教学主要在校内实验室和实训基地进行。 在第 二学期结束的暑假安排两周以上的岗前认识实习,通过实习锻炼,让学生深刻理解和领会在后面的岗位技能训练和岗位综合训练中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应该重点掌握哪些内容,培养哪些技能,增强哪些能力,使后面学习和技能训练的目标更加明确。 岗位核心技能: 岗位核心技能训练安排在第三学期,学训交替,包括:电机拆装与检修技能,电气设备与电气装置组装、调试和检修技能,电力线路施工、检修与维护技能,单片机技术应用技能等。 该阶段实践教学主要在 校内实训室 进行,期间安排两周到企业顶岗认识实习,通过岗位实习让学生自己深刻理解下一阶段综合岗位技 能训练的目标。 岗位综合技能: 岗位综合技能训练安排在第四、五、六学期,工学结合。 第四学期在 校内实训室 学训结合,进行综合岗位技能训练,主要培养学生变电站运行与维护技能,工厂供配电系统设计、安装调试与运行维护技能等。 第五、六学期在校外实训基地工学结合,参加企业顶岗生产实习,此阶段采取弹性管理,对于订单式培养和已经签订就业协议的学生到自己的就业单位进行顶岗生产实习,对于暂时没有就业去向的学生到规定的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顶岗生产实习,在顶岗生产实习过程中结合生产实际完成学校或企业规定的毕业设计(毕业论文),进一步培养 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职业素质能力: 将素质教育贯穿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每个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效率意识、成本意识和节约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 实训基地引入 整理、整顿、清洁、清扫和提高素养 的“ 5S”质量管理机制,结合企业管理制度,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纪律意识。 在岗位能力培养过程中,通过课堂 —— 实训基地 —— 企业的学训交替和工学中央财政支持高等 职业学校 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 供用电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12 结合,使学生既具有职业岗位技能,又有实际工作能力,真正实现从学校学生到企业员工角色转变的零过渡。 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递进关系如图 2 所示。 图 2 供用电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递进关系图 (二)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 充分发挥由行业专家、合作企业技术骨干、学科带头人和专业骨干教师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积极开展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改革,突出课程体系的“实用性、综合性、启发性和趣味性”,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按照学训交替、工学结合、职业导向、能力目标和项目载体进行课程整合;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同时形成相应的过程考核机制。 做到“四结合 ,一融合”:课堂教学与现场实训相结合、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技能相结合、实践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学校培养与企业锻炼相结合,理论融于实践,实现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目标。 重点建设内容如图 3 所示。 图 3 供用电技术专业课程建设任务示意图 课程建设内容 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职业活动分析为基础构建专业 课程体系 按学训交替、工学结合、职业导向、能力目标、项目 载体进行课程整合 申报 2门省级精品课程和 4门 校级精品课程 以 真实工作任务(项目)或产品为载体进行核心课程 建设 开发特色教材 职业素质教育纳入到每一教 学环节中 人文基本素质与能力培养 、基本 岗位 技能 训练 职业基本素质培养 、核心岗位技能 训练 综合 素质 培养 综合岗位技能训练 职业素质 以及 职业技能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 职业学校 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 供用电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13 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为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岗位能力结构(岗位基本技能、岗位核心技能、岗位综合技能和职业素质能力)为依据,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 如表 2 所示。 表 2 供用电技术专业模块化课程 体系 模 块 化 课 程 体 系 职业能力 模块 时间 核心课程 实践环节 职业能力 岗位基本 技能模块 第一 学期 数学、综合英语 计算机应用基础 电路原理、电子技术 工程制图、思想道德素质 金工工艺实训 工程测量实训 电工实训、电子实训、 岗位基本能力 —— 初级工 第二 学期 数学、综合英语、电路原理、电子技术、电机原理与应用、 C 语言程序设计、思想道德素质 电工工艺、电子工艺、电机拆装检修、岗前认识实习、电气 CAD 绘图实训、岗前认识实习 岗位核心能力 —— 中级工 岗位核心 技能模块 第三 学期 电力系统与电力网 电力线路基础与施工、电气设备、单片机技术与应用、安全用电、科技英语、企业文化与职业素质 电气设备课程设计 电力线路综合实训、电气设备与电气装置安装检修实训、企业顶岗识实习 岗位核心能力 —— 中级工 岗位综合 技能模块 第四 学期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继电保护技术、用户供配电、配电网自动化技术、二次接线、职业素质 继电保护技术课程设计、用户供配电课程设计、电力自动化综合实训、供配电技术综合实训 岗位综合能力 —— 中级工 —— 高级工 岗位综合 技能模块 与 职业素质 能力模块 第五 学期 顶岗生产实习 顶岗生产锻炼 职业岗位能力 第六 学期 顶岗生产实习 顶岗生产锻炼 加强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规范建设,突出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课程标准建设,建立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保障课程教学质量。 与能力模块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如图 4 所示。 加强实践教学项目开发,加强实践教学教材建设。 建立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保障岗位能力培养。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 职业学校 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 供用电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14 图 4 供用电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树立“以育人为根本”的教育理念,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和职业素质教育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敬业精神。 在教学内容上,以变电站运行与维护和工厂供配电系统两大项目为导向,将岗位能力层层分解到各门课程中。 对课程内容进行科学设计,使教学内容围绕项目展开,与企业实际工作过程和工作需要相适应。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同时注意将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引进教学,兼顾通用技术培养。 如图 5 所示。 在教学方法上,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采用讲练结合、现场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融“教、学、做”于一体,真正掌握变电站运行与维护和工业企业供配电 技术。 讲练结合:采用教师讲课、学生动手制作、教师技术指导,再进行教师讲解、学生练习的方法,不断重复教-学-做-讲-练,使学生熟练掌握应用技能。 现场教学:将课堂设置在实训室进行现场教学,借助实际生产设备讲解教学内容,并采用教学-演练-操作的模式进行,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 综合实训 专业实训 顶岗实习 综合技能训练 核心技能训练 岗位适应训练 职业素质训练 职业技能证书 专业能力验证 就业能力验证 满足就业 岗位要求 ,企业岗前零培训 实践教学体系 生产型实训 基础实训 基本技能训练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 职业学校 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 供用电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15 图 5 项目导向的教学内容改革 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真正体现课堂与实训中心相结合、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技能相结合、实践教学与生产相结合、学校培养与企业锻炼相结合,使学生具有满足企 业工作需要的职业能力。 加强工学结合的重点课程建设 专业建设以课程建设为核心,加快课程建设,提高课程建设质量,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学改革的关键。 与沧州供电公司、河间供电公司、北京双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德利泰开关有限公司、河北中兴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河北北恒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保定吉达电力集团建设公司等企业共同开发工学结合课程,以变电站运行与维护和工业企业供配电系统两大项目为导向,将项目涉及的技术进行详细分解,融合到相应的课程教学中。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课程教学、专业技能训练、顶岗实习等交替融合的方法 ,培养相应职业能力和岗位技能。 如图 6 所示。 加强工学结合课程建设,将《电气设备》建设成为省级精品课程,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 《继电保护技术》、《电力系统与电力网》、《用户供配电》 课程建设成为校级精品课程。 与沧州供电公司、河间供电公司、北京双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德利泰开关有限公司、河北中兴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河北北恒电中央财政支持高等 职业学校 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 供用电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16 气股份有限公司、保定吉达电力集团建设公司等企业密切合作,共同开发与变电站运行及维护、工业企业供配电技术相配套的课程教学标准和教材,聘请公司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做兼职教师,担任实习、 实训指导教师。 实训设备采用公司实际设备,创造真实的实训环境。 图 6 工学结合的重点课程建设流程图 加强“双证融通”建设 大力推行“双证融通”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