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建筑史课后题答案刘淑婷内容摘要:
( 2) 明代时我国砖石建筑发展的又一高潮,以运用传统技术的无梁殿所取的成绩最为瞩目 ( 3) 清代砖石结构继承了明代,发展不大 (三十一)中国近代新旧建筑体系的发展情况如何。 答: P184(A)新建筑体系 : A)品类上,已大体形成较齐全 的近代公共建筑、近代居住建筑和近代工业建筑,已能够紧跟当时的世界潮流。 B)技术上,运用了近代新材料、新结构、新设备,掌握了近代施工技术和设备安装,形成了一套新技术体系和相应的施工队伍。 C)文化上,中国建筑突破长期封建社会中与西方建筑隔膜的状态,纳入了世界建筑潮流的影响圈,形成中西建筑文化的大幅度交会。 D)制度上,房地产的商品化和建筑业的法制管理推进了建筑市场的形成和建筑制度的近代化。 (B)旧建筑体系 : A)建筑语言上,推迟转型的乡土建筑中的典型地段、群组中,有代表性的精品佳作,沉淀着极为丰富的历史的 、 文化的 、 民族的 、 地域的 、 科学的 、 情感的信息。 B)技术及特色上,部分建筑局部运用了近代的材料,装饰,但没有摆脱传统的技术体系和空间格局,基本上保持因地制宜、因才致用的传统品格和乡土特色。 (三十二)分析评述中国近代建筑发展各个阶段的代表建筑。 答: P185 中国近代建筑以时间大致可分为 : ( 1) 发生期 ( 19 世纪中叶到 19 世界末):新建筑活动的开展及中国建筑初始转型的时期。 这时期建筑的变化主要表现在通商口岸城市,及租界。 外国领事馆,工部局,洋行,银行,商店,工厂,俱乐部,教堂,洋房住宅,这些殖民输入的建筑是本时期新建筑 活动的主要构成。 另外,外来势力输入的西方建筑和中国洋务工业、私营工业主动引入的西式厂房,成了中国本土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外来近代建筑。 ( 2) 繁盛期 ( 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 30 年代末):建筑活动频繁,类型丰富,技术明显发展。 这时期,上海、天津等租界区迅速发展;大城市涌现高层建筑浪潮; 日本在东北各城市促进了近代化的城市规划和建设;留学归国的建筑师们创造出较为活跃的局面;装饰艺术及现代派建筑流行。 ( 3)停滞期 ( 20 世纪三十年代末到四十年代末):近代临时性箭镞活动扩展至内地,现代建筑实践少。 政治统治中心南移,一部分 沿海工业向内地迁移,内地工业有了一些发展,但是建筑规模不大,一般多为临时性工程。 (三十三)按不同功能所分的新建筑类型的发展历程中所反映的建筑思想是什么。 都有哪些代表建筑。 答: P188~P194( 1)居住建筑 : A,传统型。 旧的传统民居 B,移植型。 大住宅,独户型和联户型新住宅、多层公寓和高层公寓 C,演变型。 里弄、居住大院、竹筒屋、庐氏侨居与碉楼侨居 ( 2)公共建筑 :商贸建筑。 行政、会堂建筑。 文化、教育、医疗建筑。 交通建筑 ( 3)工业建筑 :单层厂房。 多层厂房。 (三十四)各时期国内的社会背景 对我国建筑发展的影响是什么。 答: P181 近代建筑发展概况 P199 现代建筑发展概况 (三十五)我国城市建设的大致历史脉络是什么。 简述各时期的代表性城市规划的主要思想与内容。 答: P203 分为四个阶段: (一)城市建设的恢复与城市规划的起步阶段( 1949~1952):随着社会主义新制度的建立,党的工作中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工作重点又放在回复与发展生产方面,城市建筑迅速恢复成为这一时期主要特征。 在此期间,恢复、扩建和新建了一些工业建筑;整治城市环境;维修、改建、新建住宅;经过三年调整,城市规划与 建筑设计步入一个以工业城市为目标进行规划建设的新阶段。 (二)“苏联模式”城市规划的引入发展与新型工业城市的规划建设阶段( 1953~1957):中国的一五计划,总体来说是成功的,建立了城市规划学科,设置了城市规划专业;建设了一批以前苏联规划思想指导的新型工业城市。 但是由于全面学习苏联,带有一些古典形式主义,刻意强调一些建筑手法,忽视工程经济。 这一时期建设方针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在东北、华北、西北一些大城市建设大型工业项目。 (三)城市规划的动荡、中断与三线建设中内地城市的规划、发展阶段( 1958~1978): 在内地建设上实行“进山、分散、隐蔽”的三线设计方针。 城市建设无视城市规划的合理布局,三线城市类型有:一为集中建筑的城市;二是工业靠近原有城镇布置,促进原有城镇的改造和发展;三是工厂进山进沟分散布置,形成许多小工业点和工人镇。 ( 四 ) 城市规划及建设的迅速发展阶段 ( 1978 年至今):设立特区与开发区,促进了新兴城市与城市新区的规划与建设。 (三十六)浅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旧城保护和新城建设方面取得了怎样的成就,试举例。 (三十七)简述中国现代建筑的五种主要思潮的思想特点。 答: P207( 1)传统建筑的现代继承思潮 :并不是简单的复古,而是在对传统建筑文化进行现代解释的基础上,从传统建筑文化中寻找推进中国建筑特色创造的思想资源和人文智慧,特征是,以形式模仿和片段移植。 ( 2)追求地域特色的思潮 :主张在建筑中应存在并且可以存在地域特色,并主动地以各种手法去表达建筑的地域特色,或者试图创造新的地域建筑风格。 ( 3)表达时代精神的思潮 :主要的思想表达倾向有现代建筑倾向、玻璃幕墙倾向、后现代建筑倾向、高技派倾向、生态建筑倾向、解构倾向。 ( 4)时尚建筑思潮 :建筑师在社会时尚现象的影响下自觉或者不自觉 地与通俗乃至庸俗现象为伍,成为社会时尚现象的附庸。 包括政治时尚建筑;传统时尚建筑;欧风时尚建筑;地域时尚建筑;创新史上建筑。 ( 5)基于本体的建筑探索 :不像其他思潮那样通过建筑作品形式 特征直接表现出来;关心它的人主要局限于专业学者之间。 (三十八)比较港澳台地区近现代建筑发展过程及其建筑、城市发展的特点。 答: P218(一) 台湾 :城市与建筑发展经历三个阶段:( 1)萌动期( 20 世纪 50 年代到 60年代前期),此时期经济落后,工业不 发达,建筑基本延续大陆各大城市设计的思路。 然后受日美影响,外国资本的直接介 入和外国 建筑师直接参与,使国际风尚风靡,逐渐与外国建筑接轨,风格开始与大陆脱轨。 ( 2)升腾期(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到 70 年代中后期),台湾陆续制定和推出各项经济改革与鼓励外来投资的条例。 住宅大发展,房地产建筑公司崛起,住宅商品化与商业文化对居住建筑的渗入成为主流。 公共建筑类型拓,一些留学返台建筑师的先进思想和设计理念成为主流。 ( 3)拓展期( 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延续到 90 年代末),经济发展由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两岸关系缓和,台湾建筑出现多元化,与世界接轨外,还开始对本土的文化进行研究和探索。 P220(二)香 港 : 50 年代后。 建筑业与其经济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转型期( 1950~1970):随着新中国成立,香港人口增加, 1953 年一场大火,促使香港政府全面介入大规模和有效解决居住问题的行动。 1957 年,完成了使香港多数人居者有其屋的任务,经济向用地少、劳动密集型转轨。 现代主义的设计原则最先被广泛采用。 房地产业迅速成为香港经济重要一环。 ( 2)拓展期( 1970~1984) : 工业开始向资本密集与技术密集阶段转变,工业建筑的发展与香港制品的出口同步发展。 城市设施在第一个阶段积累资金的基础上进入大规模拓展,地铁、海底 隧道、电气化铁路,都成为建筑技术更新与现代化提供了条件。 1972 年,宣布了“十年建屋计划”,取得很大进步。 新市镇逐渐成型,此时香港的住宅设计形成了布局紧凑、密度极高、有较好卫生要求的塔式高层住宅设计模式。 同时以财富的积累和市场的需求为目标,香港娱乐建筑、度假村、公共建筑也取得众多成就。 ( 3) 成形与大发展时期 (80 年代后 ):在中国政府一国两制的背景下,香港工业楼宇需求增幅减小,写字楼和第三产业建筑供不应求,企业总部大楼出现了争相攀高的趋势。 居住建筑方面,港府 1988 年推出长远房屋策略,工作重点放在提供贷款帮助 居民购买私人楼宇,大力改造两岸老市区。 P223(三)澳门 :( 1)建设之初( 20 世纪 30~40 年代):这一时期,涌现出大量古典主义和折中主义的建筑,分欧中两种样式。 在世界现代建筑运动的影响下,澳门出现了早期的现代建筑,但是影响不大,主流依旧是中西混合的折中主义,注重装饰,这形成了城市的基本特征。 ( 2)停滞期后的加速期( 30 年代 ~80 年代 ) : 30~60 年代,世界政局动荡,对外依赖较强的澳门经济一蹶不振。 建筑业也处于相对停滞期。 70~80 年代,加速期, 1961 年,葡萄牙政府颁布法令,指定澳门地区为旅游区,赌场合 法。中外建筑史课后题答案刘淑婷
相关推荐
励办法: 学生参加各级各类 比赛,获片、县、市、 省、国家级等级奖,单 项奖分别给以 20 元、 50元、 100 元、 200 元、 300 元的奖 励;并在期末评优评模 给予优先考虑。 七、 制度和档案建立 我校 少年宫自成立以来一直 很注意规章制度的建设 ,特别是这两年我校少 年宫的各项工作日益完 善,规章制度也越来越 趋于完善,现在少年宫
以分次筹集。 分次筹集时,所有者最后一次投入企业的资本必须在营业执照签发之日起 6个月以内缴足。 因此,在某一特定的期间内,企业实收资本可能小于其注册资本的数额。 例如本题中公司注册资本 100 万元, 在规定时间内实收资本仅有 80 万元,这种做法是符合公司成立有关实收资本的法律规定的。 5. 某单位采购员王强出差回来到会计部报销差旅费。 他出差前向单位预借差旅费 10 000 元
经营,靠的不是损益表上的高额利润,而是必须保持良好而又充足的现金流量,否则就会引发财务危机,严重的导致破产。 二、现金流量表设计原 理是“现金流入(来源)-现金流出(运用) =现金净流量” 现金流量表分为三个基本部分及相关附注,其三个基本部分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并采用报告式的结构报出。 现金流量表的内容包括正表和补充资料两部分。
切监视; d) 检查电梯有无困人,若出现电梯困人,即时向当值主管报告,并利用电梯对讲机安定被困者情绪。 迅速行动组接到指挥部指令后: a) 以最快速度到达现场,组织灭火; b) 关闭防火分区的防火门或卷闸; c) 安排人员携带灭火工具检查相邻房间和上下楼层通道是否有火势蔓延; d) 针对燃烧性质不同采取相应的灭火方法。 救护疏散组接到指挥部指令后: a)指挥用户疏散
好员工倒班宿舍,严格执行“住宿申请单”登记手续,搞好员工宿舍卫生和公共区域清洁卫生。 每天要保证员工饮用水供应,为住宿员工 提供其它方便服务。 定时开放员工活动室,为酒店员工提供丰富多彩的休闲娱乐项目;按时打扫员工活动室,保持整洁;严格执行员工活动室管理规定。 负责员工更衣室、更衣柜钥匙的管理工作,做好员工更衣柜备用钥匙的借还登记工作;严格执行员工更衣室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