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不减少、建设用地不增加、农民利益不受损、国土规章不违背 ”的前提下,遵循以下原则: 科学规划,统筹城乡 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和发展方针,坚持科学统筹,发展规划的要求,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节约集约,提高效率 通过工程实施,增加耕地 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提高土地投入产出率 ; 整合原有建设用地资源,缓解用地矛盾,保障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因地制宜,以农为主 坚持因地制宜,重点发展农业产业,确保建设工程实施后形成大面积的高标准农田,实 现 规模经营,发展高效现代农业。 政府主导,部门配合 建设工程由区政府统一组织,各相关部门相互协作,明确相关部门职责,按照各自分工,密切配合、共同推进。 规范操作,农民认可 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获得农民认 3 可,切实保障农户和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 权益,切实保障社会稳定。 规划依据 (一)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1998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土地开发整理权属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土资发〔 2020〕 287 号);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 2020〕28 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执行有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法律和政策 的通知》(国办发〔 2020〕 71 号); 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 的通知》(国土资发〔 2020〕 138 号);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 2020〕 1 号); 1《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 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国务院〔 2020〕 47 号); 1《国土资源部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 2020〕 224 号) ; 1《国土资源部 财政部关于加快编 制和实施土地整治规划大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通知》 (国土资发〔 2020〕 63 号)。 (二)江苏省有关法规、文件 4 《江苏省土地管理条例》; 《江苏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办法》; 《江苏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苏财建〔 2020〕 73 号) ; 《关于加强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苏国土资发〔 2020〕 231 号);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 关于印发 江苏省 “万顷良田建设工程 ”试点方案 的通知》(苏国土资发〔 2020〕 290 号); 《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 关于印发江苏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苏国土资发〔 2020〕 181 号);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关于申报 2020 年度城乡挂钩实施规模及当前城乡挂钩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苏国土资发〔 2020〕 125 号);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关于 做好“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复垦项目管理 工作的通知》(苏国土资发〔 2020〕 135 号);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贯彻落实 国土资源部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的通知 的通知》( 苏国土资发〔 2020〕 18 号); 江苏省国 土资源厅《关于万顷良田建设工程试点及其增减挂钩指标使用有关事项的通知》( 苏国土资发〔 2020〕 516 号 )。 (三)市、县相关法规、文件 《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 “万顷良田建设工程 ”的实施意见》(扬府发〔 2020〕 75 号); 《 A 市 征地补偿安置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实施暂行办法》( A 市 人民政府令第 44 号) ; 《关于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一步做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通知》 关于印发《 A 市 区城市房屋拆迁补偿评估技术细则》的通知 5 关于 《 A 市 市区 集体土地 房屋拆迁管理暂行办法》 《 A 市 市 区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办法》 《 B 区 土地 志》; 《 B 区 水利志》; 《 B 区 统计年鉴》( 2020 年)。 (四)相关规划 《 A 市 B 区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 2020- 2020 年)》; 《 A 市 B 区 c 镇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20- 2020 年)》; 《 A 市 B 区 c 镇 镇区控制性详细 规划》; 《 A 市 B 区 c 镇 水利规划》; 《 A 市 B 区 c 镇 农业规划》。 (五)行业技术标准 《全国土地分类》;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 TD/T10112020);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 TD/T10122020);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 TD/T10132020); 《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 SL7294);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GB/5028899);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GB/);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 SL20798); 《江苏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试行)》; 《江苏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试行)。 规划任务 划定工程区,确定工程区规模 、 范围 、目标和 任务 ; 分析土地开发整理潜力和拆旧 建设用地 复垦可行性; 编制土地开发整理方案; 6 编制建设用地增减平衡方案 ,启动挂钩指标实施方案; 编制搬迁补偿 安置 方案; 调查工程区内土地权属,编制土地权属调整方案; 编制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案; 编制工程区内农业劳动力人口安置方案; 编制 资金 投资 与筹措方案; 编制工程实施计划; 1 预估工程实施后的综合效益。 规划期限 A 市 B 区 c 镇 “万顷良田建设工程 ”规划实施期限为 3 年,即20202020 年。 建设单位概况 7 第二章 工程区概况 项目性质 该 项目的建设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利用建设 用地,优化区域土地利用布局为主要目的,项目属于万顷良田建设工程。 工程区 位置 A 市 B 区 c 镇 “万顷良田建设工程 ”工程区 位于 c 镇 东 北 部, 分 北片 和 南 片 两 个片区。 工程区北片 位于 c 镇 东北 部,地处东经 , 涉及村 、 村 和 村 3 个行政村。 工程区南片 位于 c 镇 东部,地处东经 , 涉及 方集 村 1 个行政村 ,工程区 四至范围及经纬度坐标见表,所示。 表 工程 区位置情况表 工程区规模 工程区 自然、社会经济 情况 自然条件 ( 1)气候 工程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 春季气候平均气温 1022℃,从 3 月 29 日至 5 月31 日,季长 64 天;夏季气候平均气温> 22℃,从 6 月 1 日至 9 月 14日,季长 106 天;秋季气候平均气温 2210℃,从 9 月 15 日至 11 月17 日,季长 64 天;冬季气候平均气温< 10℃,从 11 月 18 日至次年3 月 28 日,季长 131 天。 8 春季气温回升,雨水增多,冷空气活动频繁,连阴雨天气较多,风向多东南。 夏季高温多湿,年平均梅雨期达 22 天,平均梅雨量 毫米,梅 雨过后易出现伏旱,风向多南、东南。 秋季气候凉爽,秋雨时多时少,冷空气活动加强,风向多东北。 冬季气候寒冷,寒流出现次数多,降水量偏少,北风盛行。 年平均日照 小时,占可照时数的 49%。 ( 2)地形地貌 工程区地处 B 区 西北部,形成于第四纪上更新世 , 为宁镇扬丘陵地区的东部边缘, 丘陵、平原两大地貌单元的交接地。 其地面高程丘陵地区 8m~ 35m,平原地区 ~ 8m, 坡度在 10176。 以下。 工程区地势 整体较为平坦,部分地区 起伏较大, 南片高程 7m~ 22m;北片高程 5m~ 16m, 塝 坡坡度在 10176。 以下。 ( 3)水文及工 程地质 工程区地质构造属于下扬子准地台内次一级构造单元苏北盆地的一部分,以甘泉山-小纪镇断裂带为界,南部属隆起地区,北部属凹陷地区,沉积了数千米厚的第三系。 地表广泛覆盖着巨厚的第四系沉积层,无基岩出露。 新生界第四系,未见下更新统和中更新统,而上更新统和全更新统则广布全境。 上更新统下蜀组为一套冲积形成的河流相沉积,分布于境内中,北部丘陵岗地上,一般标高 20m~ 30m,为棕黄色砂质粘土,夹褐黄色泥质粉砂层,底部为褐黄色泥质砂层和砂砾层,厚数米至数十米不等。 工程区 地下水资源丰富,经钻探揭示,上部为浅层孔隙水, 水位埋深 2m~ 5m,下部为承压水,水位埋深 4m~ 6m。 ( 4)土壤 工程区土壤类型主要为水稻土类,占总面积 95%以上。 工程区土按亚类分有渗育型水稻土、潴育型水稻土、脱潜型水稻土、潜育型 9 水稻土四种,按土属分有黄泥土、白肝土、河土、黑粘土和腐粘土。 耕作层厚度平均在 15~ 20cm 左右,质地砂壤或粘土,肥力中等,氮、磷、钾含量中等,比例不太协调,耕作稍差。 工程区所在镇区社会经济状况 工程区基础配套设施状况 工程区内主干河道有朱桥涧、白马湖、杨寿涧、南冲涧,干、支、斗 渠与这些主干河道相连,并布置有泵站、水闸、涵洞等水工建筑物,这些农田水利设施与主干河道共同构成工程区的排灌系统。 其中: 工程区北片 工程区北片 大小河道众多,主干河道 有朱桥涧、白马湖、杨寿涧及其支流 ,工程区的 支、斗渠与这三条大的水系相接通,有主干渠道16 条,其中支渠 3条,斗渠 13条,其他土质沟渠若干 (详见表 )。 这些引排 沟渠 与主干河道 及其支流 等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水系,另外工程区为低丘地区,区内坑塘密布,既是农田灌溉的水源,又是田块的涝水排放处。 工程区内田块较为零乱,自流灌溉率约 55%,近年进行了 一些农田水利设施的投资建设,灌排设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区内主要渠道情况见下表。 表 工程区 主要 渠道 统计表 (北片) 工程区北片现有 泵站 26 座 (包括排涝泵站 10 座,灌溉泵站 16座), 其中 18 座运行情况良好, 6 座泵站因缺乏 后期维护,需要 重建, 2 座泵站设备运行良好,但是泵房需要重建 (详见表 )。 表 工程区 主要 泵站 统计表 (北片) 工程区 北片 现有 水闸 11 座 ,有 8 座运行状态良好,有 3 座有一 10 定程度的破损,但不影响正常使用(详见表 )。 表 工程区主要水闸统计表 ( 北片 ) 工程区南片 工程区南片以杨寿涧支流为主灌溉水源,以南冲涧为主排水通道。 区内三条支渠与杨寿涧支流相连,引水斗、农渠依次布置;涝水通过农沟汇聚到主干排水沟道,排入南冲涧,工程区灌排体系完善(详见表 )。 表 工程区 主要 渠道 统计表 (南片) 工程区内现有泵站 3 座(包括排涝泵站 1 座,灌溉泵站 2 座),其中 2 座泵站运转状况良好,有 1 座泵站有一定的破损需重建(详见表 )。 表 工程区 主要 泵站 统计表 (南片) 状况 工程区主干道路有东兴路、扬爱路、新龙路、杨寿涧堤顶路、白马湖固堤路、朱桥涧固堤路、裔杨路、陈庄路、汤庄路、胡庄路,同时配套田间道、生产路、桥梁,方便生产生活。 工程区北片 工程区北片,有东兴路、扬爱路、新龙路、杨寿涧堤顶路、白马湖固堤路、朱桥涧固堤路等主干道路,路面为 宽的水泥路,使用情况良好,有 30 余条田间道与这些主干道路相连,还有生产路连接田间道方便生产人员、生产资料下田,这些道路共同构成了工程 11 区北片的交通道路体系,但道路布局错综复杂,稍显凌乱,需要对其进行 归并整理、重新布局,以完善交通道路体系。 详见表。 表 工程区 主要 道路 统计表 (北片) 工程区内连通主干道路的桥梁共有 6 座,分别为俞坝桥、南江坝桥、宏星大桥、南庄桥、吉隆桥和新龙桥(详见表 ),这些桥梁目前使用状况良好。 表 工程区 主要 桥梁 统计表 (北片) 工程区南片 工程区南片有裔杨路、陈庄路、汤庄路、胡庄路等主干道路,田间道与主干道相连,生产路连接田间道,方便下田。 工程区现有道路使用情况良好,但是需要补充田间道和生产路,使得工程区南片形成完备的田间道路体系(详见表 )。 表 工程区 主要 道路 统计表 (南片) 工程区内主要桥梁有 4 座,分别为方庄桥、花园桥、花园二桥和双力桥,这四座机耕桥均位于工程区南面的南冲涧上,目前使用情况良好(详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